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首先说身有三道,身的三道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在家指邪淫,出家则是指行淫);口有四道,就是妄语、两舌、绮语和恶口;心有三业而非道,也就是贪、嗔、痴(痴就是无明的意思)。这样总共有十个法相,也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业,总共有十个。这十个恶法就是十种恶业的根本,这十个恶业则是一切众罪的源头。但这其中有三个只叫做业,而不同时叫做道,是业非道。是哪三个呢?就 三摩地

2018-07-22

众僧也是贫穷田——但是示现在家相的诸地菩萨僧除外——因为众僧都不经营事业赚钱,他们修道所需的一切物资都由众生来供应,当然不可能赚钱来回报你的供养,所以同时又是贫穷田。不过,这个贫穷田如今在台湾、大陆已经不同了!本来佛的规定是:僧众不许积聚房舍财产,也不许经商。但现在你们看凡夫众僧,台湾四大名山有多少财产?完全不同了!也有出家人经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能如此念天,当然不会下堕,这也是菩萨的基本基础嘛!所以在家菩萨要具足六念。由以上的道理,说念戒、念施、念天属于福德庄严。-----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二庄严品>第十二  (原标题: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戒浅释※目录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二)菩萨的种类(重点:退转菩萨和不退转菩萨、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22种假名菩萨和30种实义菩萨)(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二、菩萨戒简介三、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四、三种受、受持菩萨戒的心态和注意事项五、如何持菩萨戒六、菩萨戒戒相浅解七、菩萨戒释疑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在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邪淫而又破坏正法的,就是西藏密宗喇嘛们的乐空双运、大乐光明:他们所谓的无上瑜伽、吓噜葛、喜金刚、时轮金刚等等,都属于邪淫加上破坏正法,说穿了就是出家人贪在家法;假使显教法师与异性实修双身法,就成为毁破重戒,舍寿后必下无间地狱,不是下一般的地狱。虽然密宗辩称受了密宗的金刚戒以后就可以与异性合修而不算犯戒,但那个戒只是密宗编造一个假佛而人为施设的虚 三摩地

2018-07-22

不要这样分别!不管他是持戒还是破戒,他只要是僧宝,你只管供养就对了!如果有在家之人需要布施,你不管他破了五戒或没破五戒,当他有需要时,你就布施。不过这里要交代:谤法、破法者除外。因为谤法、破法者,龙天尚且要处置他,你怎可以帮助他?如果他是谤法、破法人,可是他生活饮食有所欠缺,你就救济他,但不可以说:这十万块钱帮你弘法。那你就完了,这是破法的共业。如 三摩地

2018-07-22

这部经典的菩萨戒既是为将来出家而作准备的戒法,属于声闻性质的在家戒,当然不同于梵网、地持、瑜伽、璎珞等经的尽未来际受的成佛之道菩萨戒,也不同于正统的声闻出家戒,所以就摄属别解脱戒,故名波罗提木叉戒。有时五戒也可以摄属于波罗提木叉,因为可以多分受、少分受、满分受或一分受,那叫作别别解脱。别别解脱的意思是说:单于杀业得解脱而在来世得长寿,所以单受一个不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身为菩萨道的教授师,而不为人解说在家菩萨行施的重要,他就是在耽误随学者的菩萨道修行。因为菩萨道的成就,要以福德为基础,不管是三贤位外门或内门的六度万行,或初地至十地的十度万行,都是以布施为首。乃至出家了还是要做布施:左手进来,右手出去。也要把自己证道的法传给徒弟,这也是法布施。布施是一切人行菩萨道的资粮,因为成佛必须是福慧两足的。福德资粮不够, 三摩地

2018-07-22

若以佛法布施,第一种譬如教令别人去受在家戒、出家戒、菩萨戒,或者教他出家修道,要白四羯磨。白就是说明,为什么叫四羯磨?因为羯磨有三,三羯磨都要三次,但是三羯磨之前先要禀白,所以叫作一白三羯磨,简称为白四羯磨;也就是教导他受戒、出家、修道的意思,这就是以佛法布施。第二、为了破坏众生的邪见而为众生宣说,譬如当代大师们都教导说:我们的觉知心一念不生时就是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布施给破戒者,不管是在家、出家的破戒者,你布施后,来世也得千倍之报。换句话说,如果供养他一万元,来世会得到一千万元,这生意真好做(大众都笑)。先用世俗法来说明:生意好做就可以做,稳赚不赔;因为施果如犊子随母,别人都抢不走,还可以带到未来世去。先有了正确的观念,接下来再说:要观察五阴无常,施主、受者、布施统统无常;这样正确的观察以后又得到解脱于我 三摩地

2018-07-22

在家菩萨修学佛法第一要务:布施1、为什么在家菩萨修学佛法以布施为第一要务?佛菩提道之修证,必须先修集见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须具备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无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者,即无可能;是故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始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非唯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身为菩萨道的教授师,而不为人解说在家菩萨行施的重要,他就是在耽误随学者的菩萨道修行。因为菩萨道的成就,要以福德为基础,不管是三贤位外门或内门的六度万行,或初地至十地的十度万行,都是以布施为首。乃至出家了还是要做布施:左手进来,右手出去。也要把自己证道的法传给徒弟,这也是法布施。布施是一切人行菩萨道的资粮,因为成佛必须是福慧两足的。福德资粮不够,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布施给破戒者,不管是在家、出家的破戒者,你布施后,来世也得千倍之报。换句话说,如果供养他一万元,来世会得到一千万元,这生意真好做(大众都笑)。先用世俗法来说明:生意好做就可以做,稳赚不赔;因为施果如犊子随母,别人都抢不走,还可以带到未来世去。先有了正确的观念,接下来再说:要观察五阴无常,施主、受者、布施统统无常;这样正确的观察以后又得到解脱于我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供养,来为自身的生活资财所需,所以要先通达如何的如法求财;尤其是现在家相菩萨行的人,因为外相的关系很容易和众生行四摄法,来接引众生学佛,所以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就能够接引各类的众生来学佛。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 三摩地

2018-07-22

戒到底有哪几种?我们分别以在家众及出家众来介绍。在家众受戒的种类有:三归五戒,也有八关斋戒(或者称为八关戒斋)以及菩萨戒。出家众就分为:沙弥跟沙弥尼戒,还有式叉摩尼戒,还有比丘尼戒跟比丘戒以及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在家众跟出家众都可以受戒的。那三归五戒呢?一般学佛概都很清楚,三归当然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跟戒酒 三摩地

2018-07-22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 三摩地

2018-07-22

」【说四众过戒】「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自赞毁他戒】「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戒律的种类应该大致说明,佛教的戒律可分为:出家人的戒律,以及在家人的戒律。出家人的戒律包括了比丘戒、比丘尼戒等戒;由于比丘戒、比丘尼戒是声闻戒,是一生受,而受持声闻戒,最多仅能解脱于三界生死,所以声闻人于断结证得四果,以及舍寿后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在家人的戒律包括了优婆塞戒、优婆夷戒等戒在内,这些戒都是一生受,于舍寿后戒体就消失了。此 三摩地

2018-07-22

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三摩地

2018-07-22

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是亦得名为优婆塞。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