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都提子就说:世尊!这样子我懂了;善士啊!我懂了;世尊!今天我在世尊的面前,我誓愿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团比丘众;唯愿世尊能够接受我为在家的优婆塞,从今天开始到此生结束,世尊!我都要作您的优婆塞,能够让我的家,长夜得到利益、得到饶益、安隐快乐。佛说:善哉!善哉!就应该像这样子啊!都提子以及无量众生听到佛陀所说,都欢喜奉行。好,那么同样的道理,我 三摩地

2018-07-22

许多比丘、比丘尼们,和归依三宝的在家男子及女人们都得到三果的解脱。天龙鬼神以及世间的人民听闻到佛陀说法,都说︰善哉!他们都向佛陀顶礼,并且绕佛三匝后,才欢喜地离开。-----正觉电子报第97期《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二)第一章第二节众生轮转五道的罪福报应》张善思居士----------------------------------------注⑤过去很多劫没有佛出世,而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大乘法中,不论出家身或在家身,只要已经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了,并且证悟明心,就有资格称为胜义菩萨僧。如果出家身,既没有断三缚结,也没有证悟明心,就称为凡夫菩萨僧。如果在家身,受了菩萨戒、发了菩萨心,但是还没有断三缚结,也没有证悟明心,就称为凡夫菩萨,不能称为僧。在二乘法中,只要断了三缚结,证得初沙门果,不论是出家身或 三摩地

2018-07-22

藏密所说「喜金刚的大贪是方便大乐」,正是此贪习交计之恶习,死后必下地狱;若是在家人,生前曾大力布施而有广大福德,则死后先生魔天,然后下堕地狱。三、慢习交凌:逞口舌之快相互对恃,如同一个人的口舌相互品味,于是有水的发起,奔流不息;众生之间慢习相鼓而起,是故地狱中便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等事感应而生。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 三摩地

2018-07-22

藏密所说「喜金刚的大贪是方便大乐」,正是此贪习交计之恶习,死后必下地狱;若是在家人,生前曾大力布施而有广大福德,则死后先生魔天,然后下堕地狱。三、慢习交凌:逞口舌之快相互对恃,如同一个人的口舌相互品味,于是有水的发起,奔流不息;众生之间慢习相鼓而起,是故地狱中便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等事感应而生。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 三摩地

2018-07-22

藏密所说「喜金刚的大贪是方便大乐」,正是此贪习交计之恶习,死后必下地狱;若是在家人,生前曾大力布施而有广大福德,则死后先生魔天,然后下堕地狱。三、慢习交凌:逞口舌之快相互对恃,如同一个人的口舌相互品味,于是有水的发起,奔流不息;众生之间慢习相鼓而起,是故地狱中便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等事感应而生。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 三摩地

2018-07-22

《广论》随学者在此处就要特别注意了:一、以加行故来说——如果是贪着世间钱财,以出家身来经商而做贸易事业,就是猛利贪毒;在家信徒投入这种由出家人出资经营的赚钱事业中,即是猛利贪毒的共业。如果遇到真正宣扬的实义菩萨僧出世弘法,将会间接或直接显示他们的错悟或未悟,因此难免会危害其既得利益,p.90彼等众人则以瞋心诽谤,甚至以藏密诛法作法而欲诛杀之, 三摩地

2018-07-22

这在《梵网经》所列的七逆,就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僧以及杀圣人中,那就相当于是杀圣人;是指杀阿罗汉或杀初地以上在家、出家的胜义菩萨僧。这其中如果是杀诸地菩萨,罪就比杀阿罗汉重,因为阿罗汉舍报就入涅槃,除非他已回小向大转变成为修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否则仅此一生能利益的众生是有限的;而诸地菩萨在入地之前,就已断尽我执思惑,烦 三摩地

2018-07-22

藏密所说「喜金刚的大贪是方便大乐」,正是此贪习交计之恶习,死后必下地狱;若是在家人,生前曾大力布施而有广大福德,则死后先生魔天,然后下堕地狱。三、慢习交凌:逞口舌之快相互对恃,如同一个人的口舌相互品味,于是有水的发起,奔流不息;众生之间慢习相鼓而起,是故地狱中便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等事感应而生。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 三摩地

2018-07-22

有智慧的人,得到这些丰饶的财宝时,除了照顾自己的眷属之外,也会拿来广作有智慧的布施及救助,包括供养出家及在家修行人,或者种种德性高洁的人;并且广泛地救济度化一切有情,不会有贪爱吝惜的心念生起而觉得可惜。而因为广作布施利乐众生的结果,便种下许多福德种子,使得自己未来世也能广有资财,而继续行菩萨道。在这个故事里面叙述说:在波斯匿王时代,有一位婆提长者, 三摩地

2018-07-22

’这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再次告诉圣女说:‘你等供养仪式完毕以后,早点回家中,在家中净室里,端正坐好,排除一切杂念,专门思虑、忆念我的名号,到一定的时刻之后(由定生慧),即可知道你母亲所生的去处了。’这时,婆罗门女在礼佛之后,马上回到自己的家中,端端正正坐好,以忆念自己母亲的依恋心情,转向恭敬地、清净(无杂念)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 三摩地

2018-07-22

十三、过去世常赞叹三宝,等视出家在家菩萨僧,于彼所说而不扰乱,有犹豫者悉开导之,亦不混淆他人习学为因,得今生超出横难、值遇真善知识之果。十四、过去世于善知识无谄无慢、奉侍恭敬、言语柔顺、常受言教为因,得今生值遇真善知识,因而见道之果。十五、过去世常求正义经典、读诵不倦,求真善知识,闻说能解,能佐贤圣正见之行为因,得今生具足无碍辩心要总持之果。十六、 三摩地

2018-07-22

许多比丘、比丘尼们,和归依三宝的在家男子及女人们都得到三果的解脱。天龙鬼神以及世间的人民听闻到佛陀说法,都说︰善哉!他们都向佛陀顶礼,并且绕佛三匝后,才欢喜地离开。8-----正觉电子报第97期《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二)第一章第二节众生轮转五道的罪福报应》张善思居士----------------------------------------注5过去很多劫没有佛出世,而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三种邪见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有一种出家修行的沙门和在家修行的婆罗门他们主张:人今生所受一切苦乐,纯粹是由于前世所造业因来决定的。第二种修行人则主张:这一切都是大自在天的意旨所决定的。另外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则说:这一切都是随着机运无因自然而有。佛陀就告诉们:我遇见了主张或宣说这些见解的沙门和婆罗门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是否真的信受他们主张的看法?他们如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如果受持三归依戒就会有三十六位神保佑!如果又受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那又会有二十五位神保佑!(每一戒有五位神!)而一般人没受三归依和受五戒,如果福德又修不够的话就容易被鬼神干扰!所以应该要受五戒修十善,如此才会有比较多善神护佑!那如果一般人被鬼神干扰该怎么办呢?好在可以持诵《正觉总持咒》!持大悲咒或《正觉总持咒》时都会有很多善 三摩地

2018-07-22

有的菩萨即使证悟了,他以前就很喜欢在家诵经,而且诵经时是召请一切有缘众生来,那召请一切有缘众生来就是会来很多鬼道众生,而且他诵的不是净土经,加上又召请一堆众生来!结果来了一大堆鬼道众生!(他们因为想被超渡但又没往生净土或投胎,因此都没离开!必须诵念金刚经或《往生咒》等净土经让他们往生净土)!所以有些众生就去干扰他的家人,使他们家诸事不顺、常发生意外, 三摩地

2018-07-22

下面是世尊解梦:第一,两个满瓶相互往来,气不往中间的空瓶,预示着未来世有钱富贵之人相互给予交往,却不管贫穷困难者;第二,梦见马嘴巴也吃,也在吃,预示着未来世那些官僚阶层,既拿着国家的俸禄,又收刮平民百姓,贪得无厌;第三,小树生花,预示未来世的人民多贪淫欲,不到三十岁,就开始生白发;第四,小树结果,预示未来世的女人不知羞耻,年纪很小就生育,小小年纪就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遇到初次前来学佛的众生,不论对方是男众与女众、在家或出家,佛陀都先为他们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然后才进一步教导他们离开和得解脱;不仅我们的本师释迦世尊是这样子度众生,甚至十方过去诸佛、现在诸佛也都是如此的教导众生。如《增壹阿含经》卷13〈23地主品〉:时,王将四十亿众,男女围绕,便诣灯光如来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及四十亿众,各共礼足,在一 三摩地

2018-07-22

其实刚才说福报有大小的差异不同,譬如说,也许某乙就说:唉呀!你看啊!某甲就是有修啦,所以你看,他今世的福报才会这么好啊!也许言谈之中,又对某甲露出了一分羡慕或者是忌妒的眼神,某乙所谓的福报好与不好、或者是大或小,世间法之中,可以从哪里显现出来呢?我们不妨先把范围缩小在人世间的善法之中的福报,来谈谈这件事,假如某甲平常在家中,不管是作什么事,家人都是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说:我们应该要常常以柔和恭敬的眼神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的恶眼来观视他们,像这样的布施就叫作眼施。能这样作的话,舍寿后再次受身的时候,就会得到清净眼的果报;而未来成佛时,也会因此得到天眼以及佛眼,这就是第一种眼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这是说:对于父母、师长、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我们不应该用皱眉嫌恶的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