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这个意根,就是处处作主思量的你;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 admin

2018-11-14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著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著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admin

2018-08-21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著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著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admin

2018-08-07

换句话说,就是把您的色身与见闻觉知心和处处作主的心灭除了,剩下来的是本来就在、从来都不曾出生也不曾灭过的第八识,祂离见闻觉知,从来不返观自己,也不会思量任何一法。所以灭掉色身和觉知心、思量心以后,只剩下祂的时候,不会去投胎而藉色身再生起见闻觉知心、思量心,这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涅槃境界,就叫作出三界生死。所以想要出离三界生死的痛苦,只有二条路,一者 admin

2018-08-07

八个兄弟共一胎指的是八个识(同在一起);一个伶俐一个呆,伶俐的指末那识,祂处处作主;一个呆指第八识,祂本身离见闻觉知,不与六尘相应(不分别六尘境界);五个门前作买卖讲的是前五识,祂对现前的境界做分别;一个家里把帐开指的就是意识,因为祂有思惟、分析、归纳、整理的体性啊!由于祖师悟了,发现有八个识;他也现前观察这个法身第八识分明显现,所以有一首偈说地非 三摩地

2018-07-23

接下来要谈意,意就是意根,也是唯识学所讲的末那识;祂的体性是恒审思量,祂处处作主,没有不作主的时候;祂虽然无始劫与第八识在一起,可是祂仍是可断之法,为什么呢?当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之后,这个意根也会断灭啊!接下来是第八识。第八识叫作阿梨耶识(阿赖耶识),祂的体性是恒,但祂是无覆无记性的──恒而不审,祂本身就是离见闻觉知啊!而且前七识都是从第八识出生。那 三摩地

2018-07-23

八识心王及其体性如下:(1)眼识:能见;(2)耳识:能闻;(3)鼻识:能嗅;(4)舌识:能尝;(5)身识:能触;(6)第六识意识:能详细分别善恶、美丑、冷热、利弊等相对的境界;(7)第七识末那识: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具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但不作主,处处作主的是末那识,但末那识的分别能力极差,一般要借助意识具体分析后再来决定如何行动。这前七识—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些业种都是由自心如来藏所执持,并不是处处作主的意根所能执持或者予以弃舍的。有情众生于三界之中受尽一生所应受之苦乐果报以后,又由如来藏执藏这一世所造善恶业种,而转生到下一世继续随业受报。假使有人因为无法忍受这一世之苦报,想要解脱痛苦而提前者,在身坏命终以后,这一世所未受尽之苦报,仍然必须于未来世因缘成熟时继续承受,没有办法逃避;在这当中,如果往世所修之善业大 三摩地

2018-07-23

亦如惟觉法师兴建超大型寺院,并于全台普设精舍,常年举办禅七共修,然竟完全不解佛法二主要道,错解大乘佛菩提道及解脱道同于常见外道修定之法,坚决主张清楚明白之意识心性为佛性,坚决主张处处作主之意根为真如心,如是常年累月误导众生同堕大妄语业中;又贩售纳骨塔,为众生作死亡超度经忏…等;时日既久,众生辄以为修定、令心无念而能作主之修行寺院,为众生作命终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着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着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三摩地

2018-07-23

通常大部分的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的意识心,把意识心的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的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所以又把我见叫作身见,因为这个意识心,我们会认为祂好像是我们永恒的身体,所以叫身见。因此,想要证入圣果的第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能够断我见、身见。能够断我见就能够证得声闻的初果,这也是所有佛法的基础,是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共同法。 三摩地

2018-07-23

彼等诸师传授禅法,谓可实证解脱,然观彼诸大师,悉以空明觉知心为真,教人消除烦恼,保持一念不生,并须时时保持清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要能处处作主。此则违背涅槃正理。此诸大师过在不明二乘无我空相、不明真如阿赖耶识,错认空明觉知之意识心为真如,又复未曾眼见佛性,不明真如佛性之实相,误认空明觉知心中无妄想妄念即是涅槃,教人舍报时以此心住于无妄想妄念之中 三摩地

2018-07-23

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著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著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这个意根,就是处处作主思量的你;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 三摩地

2018-07-23

概略而言,四加行是菩萨于大乘佛菩提道见道,证悟明心前所需要完成的修证,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的一切名---我们的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妄;再去证验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处处作主的心--这个自性也是虚妄;然后再从名、义、自性这三个法里面,将它们的差别性去加以详细的了知,亲证能取心、所取境都是无常空相,我见就断了--再也不会去认 三摩地

2018-07-23

(二)第七识(称为末那或意根)是恒审思量;祂遍缘一切法,因为恒时于其所缘诸法思量该取该舍、该作不作,所以祂是六尘万法中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之心。祂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出生却不自知,反执第八识为自内我,将第八识据为己有。由不肯承认自己虚妄故,由遍计(贪著)诸法故,恒令第八识流注自身之种子而使意根自己不断的从第八识出生,而能于三界中现行不断,吾人之五阴亦因此 三摩地

2018-07-23

正因为见道者是证得不作主的心,转依于不作主的实相而消灭了执着,所以有功德,有不作主的功德时才能自己处处作主;不断我见的人却一心想要处处作主,有了这种处处作主的贪着时,在中阴法界时就作不了主,所以阿含中说“佛法背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证得无为法以后,一切都随缘而不再有所执着时,当你起了悲愿,决定要为众生做事时,别人就得让你,你才能为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借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我,这是因我见而沦堕三界、不能出离生死苦的原因;这种导致生死轮转的我见也就是见浊的缘由。因为有这种见浊,就会被觉知心意识的觉受所系缚,被觉受所系缚的原因则是因为众生有虚明妄想,认定能受苦乐的觉知心是迥无色法的空性心;这就是虚明妄想的见浊。你们看藏密不都是主张意识觉 三摩地

2018-07-23

而这种常见有很多种外相,举例来说:有一种是什么执持空明觉知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思惟妄想的灵知心,来作为常住不灭者;还有一种是执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那这已经又落在意识,又加上末那的执持了);乃至还有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分别的明觉心,把祂当作常住不灭者(这可能是因为打坐而不起语言文字妄想,他就误会说,这 三摩地

2018-07-23

通常大部分的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的意识心,把意识心的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的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所以又把我见叫作身见,因为这个意识心,我们会认为祂好像是我们永恒的身体,所以叫身见。因此,想要证入圣果的第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能够断我见、身见。能够断我见就能够证得声闻的初果,这也是所有佛法的基础,是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共同法。 三摩地

2018-07-23

欲永灭六识身者,当灭我见;灭我见已,当灭意根所有处处作主之心性,我执始断。意根之我执灭尽已,死后不再入胎而灭六识,意根随之永远不再现起,最微细之行蕴即告灭尽,即入无余涅盘。行蕴者,谓身根之种种行为,所谓表色及无表色,皆是行蕴;亦谓识蕴之种种心行,皆是行蕴。人类皆有身根,不坏之身根即名有根身;有根身在人间之存在,必有行来去止、坐卧睡眠及饮食、大小便利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49条/8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