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世间有山河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种种的现象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而这众说纷纭里面,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是要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相信这个议题也是家都非常有兴趣的,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知见。首先我们来看 admin

2020-02-21

例如在世间法上,工厂制造各种产品,如果能够确实遵循由许多专家所共同制定出来的法规或作业准则,那就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相对地,我们在购买产品时,家也会留意这个产品是否符合某种法规或认证标章,如果吻合,那消费者就能够相信其质量而放心购买。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各种戒法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给修学者种种的限制,反而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成就的。了解这个基本的道理 admin

2020-02-21

关于有情众生舍寿时的过程,在弥勒菩萨所著作的《瑜伽师地论》卷1中,有开示有情众生是如何舍寿的,其意是说:当生命将结束时,造恶业的人先从头部开始生起冷触,也就是阿赖耶识从头部先开始舍离,慢慢地往下舍离,而使冷触到达心脏处。阿赖耶识舍尽头部时,意识已经消失;在舍离头部的整个过程之中,死者是住在恶业所造成的恐怖境界逼迫之中,这时死者的心会非常混乱。舍离 admin

2020-02-21

家都知道在地区,要进入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专联考分发制度。专联考的分发规则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考试的成绩,而另外一个就是选填志愿。当某一位考生,他要申请学校科系的时候,如果他的考试成绩非常高,他可以选择的学校就非常多,从排名最好的学、清华学、交通学、成功学等国立学,乃至其次的许许多多的私立学,都可以随其志愿选择,所有的学校都非 admin

2020-02-21

我们今天要来继续为家解说马鸣菩萨在论中说: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乘起信论》卷1)论中的这句话,我们想要引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所说的来举证,一方面举证,一方面作为解释。经中说到: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 admin

2020-02-21

所说的世间有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五阴世间又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包括了人、天、鬼道、畜生道、阿修罗、地狱道等三界六道有情;器世间指的就是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地等处所,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天。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 admin

2020-02-21

只是不知善恶境界现前时,是依照什么顺序?是按从小到所造善恶像录像带一样依次回放,还是按生前善恶哪个业力,与六道中那一道相应时就去投生?又假设此人念佛求生净土,依照极恶之人十念必生的弥陀愿,是否可以判断:念佛之净业于此人生前所造之恶业?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转变地狱报为净土受生报?答随业飘流受生者,有三种缘因而生变化:一为随业,二为随重,三为随念 admin

2020-02-21

多数的人是这样的想法。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追问:那么,生而为人,为什么会生而不平等呢?小儿时期的个性,有的小朋友顽劣、有的小朋友温驯,长成后,资质发展,不肖贤良,个个的发展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更常有的现象是:有人是含着银汤匙出世,享乐一生;有人是贫穷出生,艰苦一生;又有人是豪富出世,中年破败;更多人是贫困出生,晚年有成;做奸犯科者,竟然得果善 admin

2020-02-21

因为这是诸佛世间出世间的智慧,只有菩萨们追随世尊修学以后才能确实理解。而文殊师利菩萨游戏三界中,早就惯于演戏,所以就配合着世尊的教命,带着央掘魔罗前往十方世界,向释迦世尊化现的诸佛请问这个道理,其实世尊早在初见央掘魔罗时,就已经向他示现了实际的境界,所以说输汝慧剑税。但是央掘魔罗当时被无明所迷惑,不知不见,还继续向佛要求。这是证悟的利智菩萨们所知 admin

2020-02-21

佛在《楞伽经》曾开示:法身有七种性自性,其中一种就是种性自性,祂能摄取地水火风四而造一切有情种种的色身。也就是说,如果有情有因缘能够入胎而诞生于人间,就会藉着自己往昔所造的业种、无明,以及今世的父精、母血等四为缘而诞生于人间。虽然诞生于人间,但随着往昔所造的种种业而有种种不同的果报在承受,因此在人的世间里,就会示现有男人与女人、身高长与短、体 admin

2020-02-21

既然家都不会生,可是小孩还是这样生,所以这样小孩叫作有缘而生,但是绝对不是父母生的啦!所以靠父母是生不出来的啊!你说小孩自己靠自己生出来的,好!那请问:谁没有当过小孩的人请举手,没有啊!家都当过小孩,请问:你也当过胎儿啊!请问你在胎儿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怎么生吗?细胞这两个字,你听都还没听过啊!不管它用英文叫作CELL,或是我们说的,里面的内涵DNA、R admin

2020-02-21

为了使家能够比较容易了解,我们先要知道,众生在出生到下一世之前,都要经过一个中间的阶段,叫作中阴身或称中有。除了往生无色界与无间地狱,不需要经过中阴身之外,出生到其他的地方,皆需要经过中阴身的阶段。有情处在中阴身时,他就会在这个阶段等待出生的因缘,因此在中阴身这个阶段并不属于鬼道。鬼道是已经离开中阴身阶段,而出生到六道之一的鬼道了。所以中阴身与鬼 admin

2020-02-21

今天要跟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1的记载。佛在舍卫国时,作了这样的开示:恭敬德高望重的老人,会有利益!从老人那里,可以了解到不曾听闻过的事情而增广见闻;并且可以有好的名称而声名远播,这是有智慧的人,所恭敬赞叹的事情。众比丘听了佛的开示,请问佛说:我们常常听闻世尊恭敬赞叹父母,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佛告诉众比丘说:不但今天,我在 admin

2020-02-21

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父亲于子女有慈恩,母亲于子女有悲恩。母亲的悲恩,纵然佛住世一劫,说也说不完。《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开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乘本生心地 admin

2020-02-21

今天要跟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2的记载。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梵天王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梵天王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忉利天主帝释(也就是玉皇帝)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忉利天主帝释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一切天神常住在家里护佑家人,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生养教育的恩情非常深重,从怀胎十月,到生产乳哺、把屎把尿,供给生活上的种种所需,以及教养长成人,时时刻刻都挂念着儿女,不曾片刻舍离,真是如影随形。就像《游子吟》诗中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说那小草能够报答春天的光晖呢?以这样的道理来譬喻说:子女微薄的孝心怎能够报答如春阳般伟的母爱呢?佛在《本事经》卷4开示说:父 admin

2020-02-21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跟儒家有点不一样,就是说儒家他只是为亲贤遮覆,可是遮覆之后他不去更正他。可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不是这样子,我们也要一样要为亲贤讳、要遮覆他们,可是我们不是要让他无知,而是我们要提供正确的讯息,来让我们的师长也能够知道正确的道理是什么,我们这样才是对于师长的真正尊敬跟帮助。所以我们说孝养父母、还有侍奉师长,我们对于对我们有恩的父母跟师长 admin

2020-02-21

因为它比较复杂、它是比较深奥的,所以我们在这一系列的节目里面,没有办法详细为各位解说,可是在我们同修会中有开设禅净班,可以为各位从最基本的一直介绍到最后参禅,所以说希望家有因缘可以来跟我们一起共修,这样子就可以具足了理行。那我们说事行就是要真正来身体力行,这个部分我们又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叫做功夫----就是说我们要如何来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这个 admin

2020-02-21

一般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致可以分成四类:第一、传统权威式。在传统的家庭里面,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管教孩子比较严格,但是严中有爱,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比较乖巧、柔顺、有礼貌,可是也比较拘束,缺乏思考、批判、创造的能力。如果过于严厉,甚至会使孩子产生恐惧、退缩、胆怯[qiè]、悲观、神经质等,不良的心理影响,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叛 admin

2020-02-21

但是以杀父和杀母两罪来比较,那么杀母重于杀父,因为通常母亲是与子女最为亲近的人,从辛苦怀胎十月,子女出生后还要早晚哺乳,推干就湿细心照料,所以母亲对子女的恩德特别重。佛教经典中也有记载,就是阿阇世王受到提婆达多的教唆,自立为王后,便将父亲频婆娑罗王,幽禁在王宫地窖中,并削去了频婆娑罗王的脚底,让他不能走路,并且不给他饮食,要让他饿死在地牢中。这时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