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且在婆罗门女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件事情:地狱中她要先过第一重海,这第一重是一个恶海----不好的海。如果说亡灭的人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眷属没有一个人来替他们作任何一点的佛事,来替他们植福,来替他们回向,来替他们念诵经典,来作种种有利于亡者的事情,那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业力,最后来受报了;这亡者就很痛苦地在第一重海里面辗转。所以我们应当发自己的悲心,就算 | admin 2020-02-20 |
![]() |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地藏菩萨本愿经》卷1) 这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开示:如果有亡者或 | admin 2020-02-20 |
![]() |
例如,很多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所熟悉的《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尊者就这样子开示,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 | admin 2020-02-20 |
![]() |
那么有没有哪一位如来前来供养您啊?因为您持了这个六字咒以后,理上应当是变得十分尊贵啊!可是,说一句不欺瞒众生的话,您念诵这个六字咒这么多年,而且又这么多次,到底得到了什么?可能心中是会有很多问号吧!即便说是有一些感应,可是却又与跟佛法的修证是有何相干呢?而且说,假如是真的如来来供养您,你敢接受吗?你自己的福德,是不是也要掂量一下呢?同样的道理,前面 | admin 2020-02-20 |
![]() |
结了婚有了家庭和小孩,开始有身心压力、情感压力,以及身心劳累的种种痛苦;尤其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本身没有成熟的心智,和正确教养子女的方法,往往会因教养的不当,引生孩子叛逆不容易管教的痛苦,乃至有的人还得忍受,孩子闯祸之后,收拾残局的苦;当孩子渐渐长大,自己的色身却逐渐衰败,各种疾病悄然来临,又要开始面对身不由己、作不得主的苦;乃至耄熟之际,常 | admin 2020-02-20 |
![]() |
假使有人造了恶事,在死了以后堕入到饿鬼道后,他的子女来为他追荐祈福,用他的名义来布施再回向给他,那么他是可以得到福德的回向的。但这是他死后子女才为他做的,这时候已经没办法改变他饿鬼身的正报,而只能够改变他的依报,而让他在饿鬼道中过得衣食无忧。如果在他生前,子女私下拿了他的钱,以他的名义去布施,为他偷偷的植福,也是同样的道理;他所造的恶事,子女私底下 | admin 2020-02-20 |
![]() |
再等而下之者,干脆学起了印度教性力派,说:修学男女双身乐空双运之中,来体会那个又受乐又住空的心,就是真实不坏的心。各位看看,这一些都是自己成就了身见,又跑来误导众生进入外道邪法的例子,所以佛说这些人不算是佛门的出家人。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按照世尊的交代,简择真正不落入我见的出家法师,而不应该落在个人私人的崇拜上,否则就很难与正法相应。因为现在世 | admin 2020-02-20 |
![]() |
有情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不断的从生生世世的父母来受生,所以一切有情都应该当过我的父母,所以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杀害众生来吃的话,就是在杀我的父母,也是杀我过去生在畜生道的身体。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杀害畜生的时候,应该要想方设法来救护牠们,解除牠们的苦难;并且应该要常常教化众生,为他们讲说菩萨戒,来救度众生。在《优 | admin 2020-02-20 |
![]() |
又譬如有坦特罗佛教(又名谭崔)之行者主张:在男女行淫当中,要保持的淫乐遍全身,说之为正遍知,说之为乐;再观察此乐无形无相,名之为空,能够这样成为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的报身佛。你就知道那是邪淫外道法,所说根本不是佛法,因为他们已经堕入受阴与识阴当中;就算他们自称是出家人,本质根本不是出家人,乃是在家人,更不是佛所说的法师。又譬如有人主张要保持一念不生而 | admin 2020-02-20 |
![]() |
譬如贪欲重的人,贪吃的,就让他们观察食物不净,食物生处不净;贪着男女欲的,就让他们观察淫欲不净,观察异性色身不净,九孔恶露,或者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如果是贪爱自身,而执著色身为我的,就让他们观察自身不净、无常败坏;如果是贪爱自心灵明觉了,而执著觉知心为我的人,就让他们观察自心念念无常,无常故空、空无故苦、苦故非我;如果是贪爱各种觉受的人,就让他们观 | admin 2020-02-20 |
![]() |
所谓欲界,是说这一界的有情,各分为男女两性,有男女欲,所以名为欲界世间。欲界之上名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四禅之上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及初地圣人舍报往生之住处,在五不还天当中舍报时,便可以出离三界。四禅以下共有十三天,必须证得初禅到四禅而不退失的人,舍报以后才能往生。如果不见道而修断五下分结者,仍然不能往生到五不还 | admin 2020-02-20 |
![]() |
比如说:畜养妇女,生儿育女;或者比丘与比丘尼相互来交淫;或者毁犯众戒,还接受佛子的信施;或者没有实际的德行,却贪爱信众的四事供养,来当作私人的财物;或者出家不是为了修道,只为了增长世间的贪欲;或者还没有证果,却常诈称自己有阿罗汉或者是其他的果证。佛陀说:如果造作这些无量的地狱因缘,在舍命之后,都会堕入地狱之中。当然,在上述所有的地狱业当中,以否定或 | admin 2020-02-20 |
![]() |
在佛世的时候,有一个很贫穷的女子,名字叫作难陀,因为生活非常的贫穷困苦,所以常常三餐不继,无法饱餐一顿。有一天,她看到许多人点灯供养世尊,她也想要点灯供养,可是身上没有钱,所以难陀就出外行乞,希望以行乞所得的微少钱财来供养世尊。可是,她行乞了许多天之后,才只得到一文钱,所以没有办法多买灯油来供养世尊。幸运的是,油店的老板知道她的情况,非常的怜悯她, | admin 2020-02-20 |
![]() |
例如,佛陀曾经在《贤愚经》卷3以及《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提到:在二阿僧祇又九十一劫之前,当世尊还是初地菩萨的时候,当时身为王女牟尼,就曾经被宝藏如来授记,将会在二阿僧祇又九十一劫之后成佛,名号为释迦文佛。佛陀又曾经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8当中提到:祂在一个无量数劫之前燃灯佛的时候,那时佛陀已经是八地菩萨,燃灯佛当时授记释迦牟尼将会在一个阿僧袛劫之后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中国的轮回转世的例子,这个事件刊登在2002年的《东方女性》杂志上。这是说有一个叫作唐江山的男孩,他从三岁开始就不断讲述自己前世的故事,甚至还不学自通的说起前世的家乡方言。后来,家人拗不过孩子的恳求,带着他到了他前世的家。孩子不但认出前世的亲人,而且他所描述当年的情况完全符合事实。这个事情震惊了两家以及邻里。像这样的故事,古人深信不 | admin 2020-02-20 |
![]() |
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法会,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业也都不顺利?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感应呢?我这么虔诚的信佛,佛菩萨为什么都不保祐我呢?这真是让我想退道心啊!那 | admin 2020-02-20 |
![]() |
有情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不断的从生生世世的父母来受生,所以一切有情都应该当过我的父母,所以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杀害众生来吃的话,就是在杀我的父母,也是杀我过去生在畜生道的身体。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杀害畜生的时候,应该要想方设法来救护牠们,解除牠们的苦难,并且应该要常常教化众生,为他们讲说菩萨戒,来救度众生。另外, | admin 2020-02-20 |
![]() |
这个放在这里面,最主要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优婆塞戒,优婆塞戒是为了出家而准备的,当然出家的时候男众就需要具足男根,女众就需要是具足女根,不可以说有阴阳人混在僧团里面。所以优婆塞戒既然是为了出家而作准备的,所以当我们谈优婆塞戒的戒体的时候,当然如果一旦有哪一个时节因缘使然,使得说这个人突然变成了阴阳人,这个时候这个人的戒体也就失去了。第三个条件是舍寿命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为什么会是尊贵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30中,佛就已经这么开示了: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独觉菩提,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若教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则令世间佛眼不断,所以者何?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 | admin 2020-02-19 |
![]() |
譬如《佛藏经》〈净戒品第五之一〉说:舍利弗!譬如黄门非男非女,破戒比丘亦复如是,不名在家,不名出家,命终之后直入地狱。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而实无有大鸟之用,其身臭秽但乐闇冥。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复如是,既不入于布萨自恣,亦复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如烧尸残木不复中用。如是比丘无有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