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日常早晚功课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稱三拜)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忏悔文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开口向佛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弟子○○○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 三摩地

2018-07-23

行者若是为人父母,忆念留学外国或移外之子时,亦只是时时一念牵挂,心中并未不停地唱念子名字。若是年青男,所谓窈窕淑,君子好逑,浸浴在爱河之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夜怀思,无暂时息;彼时亦未曾在心中不停地唱念对方之名字,而只是不停地想念他、忆念他。乃至忆到入神之时,浑然忘我,也忘了外在的世界和声音。此一忆念想念之法,即是念佛圆通章之主要精义。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很多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所熟悉的《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尊者就这样子开示,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 三摩地

2018-07-23

道即别有举洞山,大纛早擎!奉命进语,兀自不宁,何处有心情?圣严师父要知遮个心情么?平实且呈法身影,且将眼来聆:法鼓山雨逢清明,朱栏莫凭!举步殿坪,身住眸凝:众仕娉婷。3、雪峰古镜生死两头俱茫茫,未遭戳,自难知;出家多年尽将葛藤织。镇日相逢不曾识,腊四十,更何之?夜梦世尊责愚痴,晨颜冷,枕已湿;悔恨难言,独苦谁相知?何如独上短松岗?明月夜,攀低枝!4 三摩地

2018-07-23

阿难尊者来到瓜田,看见田里有一位子在看守,于是阿难上前向子化缘,希望得到瓜子解渴。当阿难一说完,那位子便拒绝阿难的请求,并恶言恶语的要阿难赶快离开。阿难回去向佛禀白后,佛反而叫迦叶尊者去化缘。当时,迦叶在佛旁听到阿难化缘不成的消息,也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把握;但是佛陀吩咐了,不得不去化缘。当迦叶来到瓜田时,子一看见迦叶,很高兴的站起来,向尊者 三摩地

2018-07-23

众都结跏趺坐?觉澈跏趺坐乃佛及佛盘腿而坐之独有姿势,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之一。「趺」是脚背;「跏」是「加」字之别写,只用于此词,意即把物品置放于高位或将之架起,例如「加冕」「加冠」。结加趺坐或加趺而坐:即盘腿坐时,把左右两趺架起,置于右左大腿之上。佛教典籍对加趺坐推崇备至〔注一〕,固知其功德殊胜也,无奈身难堪任久坐之故,虽是人天所共慕,亦不免乎诤谤 三摩地

2018-07-23

《十诵律》卷四十〈第六诵明杂法之五〉:․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中前着衣持钵行乞食,食后以尼师檀着左肩上,入安陀林中,大坐(即:跏趺而坐)一树下,时有蛇来入根中。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大坐,若大坐突吉罗,若展一脚坐不犯。』(突吉罗:又作独柯多,意译为轻垢、小过,乃犯戒所得轻罪之称谓。唐法砺《四分律疏》卷六谓:突吉罗者,为防患于未然故。)․佛在舍卫国 三摩地

2018-07-23

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眄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说,菩萨不会和众起淫欲心;或者你又觉得太严格了,但你会发现有些法与你的戒行是有关的,有些法的表面上看似和戒行无关,而最后你就知道这些都是菩萨的持戒,以心性戒作为自己的标准。甘愿做菩萨(十)——安住善作意第二种如来说法叮咛的体例,就是像是《华严经》说的,在你入圣位之前,在你入地品之前,一定会讲一个东西,不管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三摩地

2018-07-23

于三界中存在,而得到乐趣,就是他认为的娱乐,那他的娱乐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个你就真的不用去体会啦,你不用去品尝啦,你无始以来就已经都受用过了,这五尘的种种味道,男的种种乐趣,你过去生的意识都已经受用过了,你轮回的历史上都已经俱足如是的贪染,因此现在你要开始能够出入诸法,这辈子的意识心要开始学习、继续熏习如何走向自在,学习转一切诸法,而不是像是过去生 三摩地

2018-07-23

由度人出家。唯有五百岁。由世尊制比丘尼行八敬法。还得千年。问。千年已。为都灭耶。答。不都灭。于千年中得三达智。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总得一万年。初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岁学而不得道。于一万岁后。一切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袈裟法服而已。沩山老人说。‘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沩山老人 三摩地

2018-07-23

心中每每思念着:我如今头髮都已经斑白了,能为正法做事底时间实在也不太多了;然而佛教内诸多法师们至今仍然顽抗正理而继续住在愚痴底见解中,这种红色魔焰与气氛,还要等待多久以后才能消弭?我心中怎能不忧郁呢!(註:赤氛,谓藏传「佛教」乐空双运的喇嘛与信徒性交双身法魔焰与气氛。)菩萨道讴歌,盼除沈疴;我常思念,转侧难捨;愿您世世相伴,叵奈胎昧隔。语译:我常 admin

2018-07-23

有所谓“五甘露”者,则尿、屎、骨髓、男精、血也。更有“五肉”者,则狗肉、牛、马、象及人肉也。以此等为供品而求本尊之呵护,亦可异矣。这些话在藏密确有其事,并写在书中。“五甘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就是说有功德成就的密教行者,其粪、尿有檀香气,称为“大香”“小香”;死后天葬之其“脑髓”被保存; admin

2018-07-23

忙中有序诸法庄严无相念佛正好摄心就这么一上一下的折腾,走入九楼才发觉众座位竟已坐满,被挡驾的众菩萨们只好再次转上十楼,或是分途至五楼、二楼。笔者侥倖跻身所剩无多的男众座位,礼佛之后穿上海青,入座调身调息并静观现场状况。佛龛前方的坛场已经布置妥当,香花庄严鱼磬俨然,东西两单人潮满满,四众弟子庠序入坐;讲堂里面的前后方各有银幕展开,可投影法会仪轨文 admin

2018-07-23

我说不吃肉是因为因果,因为能出现在你身边的,都是往昔,上辈子上上辈子上上上辈子……所有和你因缘深厚的人,因为各自因缘不同,可能有的去到了畜生道,最后成了你面前的各种荤食,你吃的肉有你上辈子的父母爱人子此生的报身,想象一下,你吃着你最爱的人的尸体,你还吃的下吗?可是,亲爱的你们,有几个听的进去我说这些呢?万一一个不小心,你们不小心说了一 admin

2018-07-23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法师撰(净土宗11祖)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qǐsǎng,屈膝以额触地礼拜〗,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 admin

2018-07-23

时韬光坚白鸟窠曰:“宫使未尝娶,亦不畜侍。禅师若不拯接,谁其度之。”鸟窠即与披剃具戒。   师常卯斋昼夜精进。诵大乘经而习安般三昧。寻固辞游方。鸟窠以布毛示之悟旨。时谓布侍者。鸟窠章叙讫。暨鸟窠归寂垂二十载。武宗废其寺。师与众僧礼辞灵塔而迈。莫知其终 (原标题: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admin

2018-07-23

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玄奘菩萨,在印度曲城的会上,以《制恶见论》的钜论,降伏五印度所有大乘、二乘、婆罗门教等等学人,精英中的精英,完成了旷世的创举;以强大的威势扫荡一切恶见,令一切支持意识心恒常,或强行施设一行相不明的细意识为恒常的六识论者,咸皆杜口!玄奘菩萨在天竺,如是宣演了义中的究竟了义法,以第八识如来藏为中心的真唯识量,矗立了如来高耸而无可 三摩地

2018-07-23

玄奘菩萨作的这部《制恶见论》,深受五印度共主戒日王的推崇,这位笃信佛法的戒日王便别开生面在曲城召开为时十八天的会,礼请玄奘菩萨担任论主,邀请了十八个邻国的国王、大臣与会,加上来自五印度共一万多位出类拔萃的修道学人,云集大乘、二乘、外道最顶尖的精英,共聚一堂辩论佛法根本大意。当时戒日王三次邀请诽谤大乘法的般若毱多前来,他一听论主是玄奘菩萨,又端详了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过了一年以后,他突然间遇见了一个他喜欢的生,这时候他就开始在设想说:我怎么跟她交往,我怎么跟她交往以后,她能成为我的老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开始慢慢出现了;也就是说,因为它的重要性出现以后,他对于太太往生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开始降低。也就是说,亲人往生的这个事情,因为重要性降低,所以就慢慢的他就淡忘了;这个淡忘其实也是因为它的重要性降低而已,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