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十善分别是在身、口、意三方面,有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口四有: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三有:离贪、离瞋、离痴。然而五戒、十善的奉行,有时候偏重五戒,有时候单行十善,乃至两者兼有。以致其所感得的果报,只在人天之中,或生在人间享受富贵,或生在欲界天享受胜妙五欲之乐;乃至此世有禅定的修证,来世就可以生 三摩地

2018-07-22

你们应该使自己习惯于这种境界,特别是亲教师、助教、义工菩萨们,当人家找上门来骂:你们这个是邪法、外道、邪魔、大妄语。你要不要生气呢?这是应该生气也可以生气的场合,因为法既然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偏偏有人不识善恶而故意来辱骂,所以是应该起瞋也可以起瞋的;但是大家都于可瞋之处不瞋,还得要和颜悦色来告诉不能理解真义的人们。当有人匿名或化名写信来质问,又没留下 三摩地

2018-07-22

除了这个之外,经典还说: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也就是说不去说谎话,这也是每个人所要持守的。就是说我们不喜欢被人家骗嘛!那我们为什么要去骗人家呢?所以同样的,别人也不喜欢我们去骗他,所以我们就应该持守不欺骗他人的这个戒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所说的是大乘法确实可以使人成佛,那一定要有一个使人成佛的基础啊!那一定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口 三摩地

2018-07-22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以称为性罪;而持守不犯这四种性罪,那么就称为性戒。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戒法,都是一定要持守这四个基本重戒的。而饮酒呢,基本上是没有性罪;但是因为喝了酒之 三摩地

2018-07-22

口四业主要指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绮语)。首先介绍不妄语,不妄语的原则就是如实而说,如果说话不如实、不确定而说,都是妄语。对于所见、所闻、所觉、所知,要说给别人听以前,一定要先了解来龙去脉以后才能够说,不然就是妄语。所以对某一句话或某一件事情没有确定完全了知而先为人说明了,那也是妄语。比如说,有人以暗示的方法,使人猜疑他已经开悟了,但是他自己并 三摩地

2018-07-22

首先说身有三道,身的三道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在家指邪淫,出家则是指行淫);口有四道,就是妄语、两舌、绮语和恶口;心有三业而非道,也就是贪、嗔、痴(痴就是无明的意思)。这样总共有十个法相,也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业,总共有十个。这十个恶法就是十种恶业的根本,这十个恶业则是一切众罪的源头。但这其中有三个只叫做业,而不同时叫做道,是业非道。是哪三个呢?就 三摩地

2018-07-22

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是身恶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这四种是语恶业,贪欲、嗔恚、邪见这三种是意恶业。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绮语、无欲、无嗔、正见。以身口意去造作杀生等,离杀生等,就是善业恶业。3护持十善业道的范例初学佛的 三摩地

2018-07-22

诽谤或恶意中伤等妄语的受等流果:说妄语的果报,会常常被别人欺骗,被别人毁谤。有时候,有些人实在没有犯罪,但却受到毁谤和诬告,这些都是前生妄语的业力所带来的恶果。21.离间语的因果:常常两舌的人,所受的果报就是眷属不和,亲友互相争斗怨恨,四周的人无法和谐相处。 (原标题:21种口业对应的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的人乘主要就是要能够持守五戒——也就是要能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这是佛教的持守五戒,可以保得人身,这就是佛教的人乘。我们首先来看看,佛教因为持守第一个不杀生戒,所以佛教基本上是不吃众生肉。只要开始修行,就是不吃众生肉,改吃素食,乃至我们在祭祀的时候,我们也都不用众生的肉来祭祀。可是我们来反观其他的宗教,几乎都没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6说: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 三摩地

2018-07-22

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 三摩地

2018-07-22

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崄谷。株杌槎菜。(9)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七者绮语业故。感生外报。令草木稠林。枝条棘刺。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九者以嗔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鲜少。以是十业。得外恶报。(10)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的人乘主要就是要能够持守五戒----也就是要能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这是佛教的持守五戒,可以保得人身,这就是佛教的人乘。我们首先来看看,佛教因为持守第一个不杀生戒,所以佛教基本上是不吃众生肉。只要开始修行,就是不吃众生肉,改吃素食,乃至我们在祭祀的时候,我们也都不用众生的肉来祭祀。可是我们来反观其他的宗教,几乎都没有其他的宗 三摩地

2018-07-22

不论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喝酒,这些都应该自己好好的简择,然后甚至在临终的时候能够忏悔,能够以十声佛号这样来好好地诵念,这样一样可以未来在极乐净土中,可以检视自己的业,可以清楚的消除自己的业,然后对于众生所应当给予的,不论是恩与怨,都可以以无量无边的菩萨行来究竟利益。所以,自己要成为真正的修行者,了解真实法,这才是佛法中的真正的消业。好,我们今 三摩地

2018-07-22

 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思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 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人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 三摩地

2018-07-22

除了五逆之外,还有十恶;如果触犯了严重的十恶(杀生,窃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心,嗔恨,愚痴),也会堕到地狱。因为如来藏会依于这样的恶业,成就众生不由自主的掉到地狱里。譬如:有人非常暴烈,相应的就是火,会下堕到猛火地狱!有人非常冷酷,就会跟寒冰地狱相应,以此类推。这是如来藏会根据众生的心行和这个业行,让所造作者出生到相对应的六道里去。饿 三摩地

2018-07-22

总之世间上有非常多科学证据可以证明有三世轮回,很多人铁齿不相信世间有鬼,到后来自己也经验到灵异事件了才相信;在我们所知的历史之中,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乃至过去不可数无量无量劫之前,许多过去佛也都已经开示过了,而佛绝不妄语,佛是如实语者,在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观察的时候,就不应该一味的否定因果轮回的正理,因此我们不妨先保持宁可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以莲宗的祖师举例子来给大家说,无非就是因为这些祖师们各个都是出家修行、修行有成的僧众,他们所持的戒法里面,有一条严格的戒就叫做“妄语戒”--不可以说妄语,否则的话就必下地狱。所以在这些出家僧众来讲,他们见到什么才能说什么,有什么样的境界才能说什么样的境界。那么举这些人的例子来的话,应该最能够取信于大众。我们再来看看,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 三摩地

2018-07-22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