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这个戒要很多方面都注意到,口业上不能说太多的妄语,不能说太多的绮语,不能说太多的不如实语,不能未悟言悟,所以说悟这件事情就很谨慎,如果说今天别人给你随便引导,事实上不是真的开悟,那你就不能随便讲说开悟了,对开悟这件事情尤其重要,将来除了说导师正式指派来的人,任何人来告诉你,要约你见面,你们可以拒绝,不要跟他们见面,因为很多人,现在很多人都是藉由 三摩地

2018-07-22

说到这里,我们就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佛说的八关斋戒呢?《增壹阿含经》卷38:【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八关斋法?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倡伎乐、香华涂身。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佛在经中为我们开示:八关斋戒的内容就是受持了以下这八个法。第一个就是不杀生、第二个是不偷盗、第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五戒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首先我们要说不杀。因为我们人间的人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要和乐相处,不应该互相杀害,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们一见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见面就要打架,为什么?要争地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间里面,很多人也都是依于这个而在争夺啊,可是争夺之后就会 三摩地

2018-07-22

供养师长是说:从你初学佛,他就一直教导你正知见,纵使他没办法帮你开悟,至少接引你入了佛门,至少给你正确的观念,也没有害你大妄语,也没有害你破坏正法,这样的师长很难得,难道不应该供养他们吗?如果不是有这些师长,你能遇到帮你证悟的和上吗?正因为有这样的师长告诉你:“离念灵知是不对的,意识境界是错误的,应当离开意识境界。但是你想要开悟,我帮不上忙, 三摩地

2018-07-22

这就是说,施无畏有广义、狭义的不同,那你要怎么去做呢?可以思惟一下: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善于保护他们的名誉、眷属、财物等,大家就会认定你是施无畏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四戒,都正好是无畏的布施,功德、福德果报都无量无边。不饮酒戒也一样,如果能受持不杀盗淫妄四种戒,而又不酗酒,永远都不会烂醉如泥而导致误犯戒律,众生对他会更放心,因为他一定不会喝酒乱 三摩地

2018-07-22

4、妄语戒不妄语戒相,妄语即虚妄不实的语言,自己意识不错乱,意欲欺诳他人,对于能够了解语言意义的一人或多人,说自己得了禅定神通等功德,或说证得预流果等,这叫妄说上人法。即超过普通人的常识以上的法。只要听人了解自己所说的意义,不管其信与不信,即犯了妄语戒的本罪,这里面包括他人以如上所说的事来向自己询问,而自己用语言答认,或现相默认等,都是大妄语的本罪 三摩地

2018-07-22

五戒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首先我们要说不杀。因为我们人间的人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要和乐相处,不应该互相杀害,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们一见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见面就要打架,为什么?要争地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间里面,很多人也都是依于这个而在争夺啊,可是争夺之后就会产生 三摩地

2018-07-22

不杀生是仁、不窃盗是义、不邪淫为守礼、不妄语是可信者,饮酒者满口酒话,人多不信,常常败事,故不饮酒的人是智者。【(中略)‘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五戒就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首先我们要说不杀。因为我们人间的人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要和乐相处,不应该互相杀害,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它们一见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见面就要打架,为什么?要争地盘。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这个世间里面,很多人也都是依于这个而在争夺啊,可是争夺之后就会 三摩地

2018-07-22

1总说受戒功德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其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诸酒五种戒法。如《大宝各经》八十二卷《随长者会》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应受善戒,所谓五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辩意长子经》说:“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一者慈心,不杀群生,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三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口交,是属 三摩地

2018-07-22

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所谓五戒为不杀、不盗、不淫(在家为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种称之为性戒,后一种称为遮戒。性戒与我们之本性相关,遮戒为遮止我们不去犯戒。酒能乱性,酒戒仅有佛教才有,是为了防止我们不犯之重戒。五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与五常相关,五常是人间的根本,所谓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仁、不窃盗是义、不邪淫为守礼、不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三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口交,是属 三摩地

2018-07-22

不与取、淫泆、妄语、十不善行,亦复如是。皆由爱心,造斯诸恶。——《出曜经卷四》★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四十二章经》★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四十二章经》★断欲无求,当得宿命。——《四十二章经》★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md 三摩地

2018-07-22

和合男女作大妄语。饮酒歌颂作淫境界。或复偷盗一切宝器。庄严虫聚为心王所使。眼根恶狗偷啖臭秽。八者贪淫之人。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铁聚。直当陷堕。破灭梵行必堕地狱。九者贪淫之人。身坏命终如掷贝珠顷。必定当堕赤铜地狱。赤铜地狱纵广正等七千由旬。如铜花林下有铁床。床上复有百千由旬热铜八楞柱。柱端有镜。镜中自然有诸女像或作男形。淫人爱念动诸情根同时火起。铜花 三摩地

2018-07-22

不杀生是仁、不窃盗是义、不邪淫为守礼、不妄语是可信者,饮酒者满口酒话,人多不信,常常败事,故不饮酒的人是智者。 一、不守五戒(造作五种恶业)的因果【(中略)‘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 三摩地

2018-07-22

一、大众依序站立(礼佛三拜)二、发露忏悔所犯重戒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是否有故犯菩萨十重戒,杀人、偷盗、邪淫、大妄语、酤(gū)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故嗔、谤三宝者?"(三度询问,若犯者,令其当众发露及忏悔)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若有覆藏之过失,或者知悉他人有覆藏之过失,乃至故犯菩萨十重戒,未发露忏悔,而仍参与诵戒者,应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理智而放逸,就有可能与眷属以外的第三者发生邪淫,假如事情发生以后又覆藏、妄语,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另外一种情况是说,饮酒以后又是过失伤人或杀人,譬如说现在的这个酒驾车祸,就有可能因为这样子,而 三摩地

2018-07-22

目录一、什么是八关斋戒?二、受持八关斋戒的目的三、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四、如何如法受持?一、什么是八关斋戒?《受十善戒经》卷1〈1十恶业品〉:「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熏衣;八者,不过中食。应如是受持。」「不杀 三摩地

2018-07-22

此外,菩萨善戒经亦列举: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自赞毁他、不悭惜财法、不嗔受悔、不谤乱等八种。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举出: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饮酒等八者。诸经中举出多种有关持守八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均谓,受持者于命终后必生于欲界六天,不堕三途八难;优婆塞戒经卷五之八戒斋品亦云,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