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各位菩萨修学佛法,想要寻觅真善知识,应先在佛前发菩萨清净大愿,才能与善知识的悲心相应,如此才能有因缘能够亲遇真善知识,亲遇后才容易得善知识的摄受;另外,发菩萨清净大愿之后,还要亲自在佛前祈求值遇大乘了义究竟正法的因缘早日成熟。以下提供正觉同修会学员发愿文供您参考:(胡跪叉手唱念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 | admin 2020-02-18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75集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样呢?>正德老师主讲 | admin 2020-02-18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75集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样呢?>正德老师主讲 | admin 2020-02-18 |
![]() |
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是一种情绪,可是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对于烦恼的认知正确吗?既然学佛要了脱生死,那么佛法对于了生死的看法是什么呢?学佛要消除烦恼,佛法对于消除烦恼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摩诃般若波罗密!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密呢?我们简单的讲,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智慧,那波罗密呢?就是到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说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要让自己有实相的智慧。我们来看《法华经》当中有这样一段经文:【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二〉这个就是大 | admin 2020-02-18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75集佛教有没有说三魂七魄,灵魂不灭吗?>余正文老师 | admin 2020-02-18 |
![]() |
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佛法既然这样重要,才不会被生盲者的大法师所误导,那我们应如何来简择分别谁才是我们学法应当依止的真正大善知识?我们要依下面佛陀的经论有几个层面来作探讨: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正知见,那就是名师不一定就是明师。意思说,有大名声、有广大道场徒众,为大众所追逐尊崇的法师,不是具有光明胜妙智能的真正大善知识。大众要依止佛陀开示的四不依的法理来作简 | admin 2020-02-18 |
![]() |
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的体性如实而修学,不但证得了二乘无学阿罗汉果,也证得了大乘无学佛菩提果,而究竟圆满佛道。并且还在众生得度因缘成熟的时候,不断教导有缘众生,让这些众生也都可以在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当中来步步升进,最终也能像佛陀一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佛法可以说是一切世间 | admin 2020-02-18 |
![]() |
问后学刚学佛法,之前是一贯道,虽然知道明心见性很好,但不知明心见性的定义是什么?请为后学释疑,谢谢!答明心与见性,在平实老师著作中多有述及(如《正法眼藏》、《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平实书笺》、《宗通与说通》、《禅----悟前与悟后》等书),读者可以自行请阅。今略答如下: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真实心、实相心,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hel | admin 2020-02-18 |
![]() |
】(《瑜伽师地论》卷30)我们从这一段论文就能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修学佛法的历程当中所修学的处所,如果是有善知识在住持摄受,以及种种有智慧的同见同行修习者共同在修清净的梵行,依止在这一个有善知识的处所修学佛法,如果能够在这样的处所修学,对于法义尚未完全知晓的部分,善知识能够正确地为他们开晓经论中的真实内涵与修行次第;对于初学者,也能深入浅出地为他 | admin 2020-02-18 |
![]() |
例如,在遍地假名善知识的误导之下,现在的学佛人常常以为人只有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以为把六个识消灭,或者是好好地管带住,让六识不起妄念,就说是见道了、是成就了。然而,世尊在前面的经文中告诉我们,先有本识出生六根与六尘,根、尘相触才会有六识的出生;六识心,祂只是六根与六尘后来出生的产品罢了,不论六识存在与否,先前的六根与六尘是早于六识 | admin 2020-02-18 |
![]() |
自古以来,一般的初机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法轮言简意赅的《阿含经》,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解释,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解、误会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五蕴寂灭、六识寂灭,所以就成了一切都无的断灭空,最后以为五蕴十八界的一切法都只有缘起而性空。许多假名的善知识误解了《稻秆经》中所说的: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然后大言不惭地 | admin 2020-02-18 |
![]() |
自古以来一般初机的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法轮《阿含经》这个系列的经典,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注解,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会--误解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要五蕴寂灭、六识寂灭,以为那就是成就了一切都没有的断灭空。所以自古以来,如果没有真实证得解脱果证的善知识来为我们教授,学人非常容易就落入了断灭的见解,这样子一来就会成为佛所 | admin 2020-02-18 |
![]() |
佛法教人布施是要大家脱离贫穷,生活无虞就能安心学佛;当众生善根增长的时候,社会祥和就会国泰民安。一千多年前雪峰禅师教百姓种茶养家,可以说眼光独到,学子从那边取得乌龙茶种,种在鹿谷冻顶之后,茶农也遍地开花。真正的佛法是在利益众生,古代禅师用30年盖一间寺庙,让有钱的出钱盖庙作功德,没钱的挑砖赚钱养家,如此利益众生30年;所以说,佛法让众生平安、健康、有钱 | admin 2020-02-18 |
![]() |
修学佛法有两条路:一条解脱道,一条佛菩提道。解脱道就是要解脱生死,有的人以为学佛就是要解脱生死,这是没错,但真正的佛法不是只有讲解脱生死而已,还有成佛的问题,成佛才是学佛的主要目的。有的人以为能够解脱生死就是学佛完毕,纵观元朝到现在,六百年来的佛教只剩下解脱道,而且还是不知道要断我见的错误解脱道,这也是佛教衰微的原因。会有这种衰微是因为没有大善知识 | admin 2020-02-18 |
![]() |
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要有方向、要有方法,方向、方法都搞不清楚的人,学了老半天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在学佛。方向就是您学佛的目的,方法就是怎样达到目的;您想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目的,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请问您去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在那边享福吗?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跟一神教的生天也没两样了;是要成就佛道,这才是学佛的目的。而想要成 | admin 2020-02-18 |
![]() |
证初果是修学佛法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想要离开三界生死轮回的烦恼,所以要修出离观。二乘人所说的出离观就是简略的十二因缘观,这是世俗谛中的现观。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的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三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三缚结,然后 | admin 2020-02-18 |
![]() |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样的人在学佛?佛教是古老的宗教,可是在今天也是被误解最多的宗教。许多穿着西装笔挺的高级知识分子,想要在佛前拿香跟着对拜,勉强可以;可是叫他五体投地对佛磕头顶礼,这就有点为难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认为拜佛是落伍的事,是老人家已经与世无争最后的归宿,要我这个青年菁英不努力追求富贵钱财而去拜佛,未免太消极了;讲白一点,学佛是失去社会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说一般的学佛人,在刚学佛的时候,以大部分的状况来说,大家都是希望,我来学佛了之后,我们都希望透过佛菩萨帮我们,希望能够指点迷津,或者希望佛菩萨能够指导看如何能够让生意作得更好,或者能够让小孩更听话,或者能够让自己运途更顺遂……。甚至也有许多人,在学佛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地谈到说要求富贵或求什么的,可是他却非常重视佛有没有来给他摩顶 | admin 2020-02-18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37集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余正文老师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