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一切法都是性空唯名,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实际,那学佛就变成戏论。也就是说,如果性空唯名这样的说法能够成立的话,那学佛就变成戏论了,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空变成是戏论了。所以,性空唯名这样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接下来我们来讲,既然讲“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一切都是空,但是真的都没有吗?我们来看看龙树菩萨怎么说:“究竟道者,所谓诸法实 admin

2020-02-18

所以学佛的您,是应该信受可知可证的法,还是信受不可知的臆想之法呢?相信您一定能有智慧来抉择。 这位女众否定了佛说可知也可证的业果报系统如来藏,排除真实法如来藏以后,再来建立一个不可知也不可证、法界中实无的业果报系统,言不及义的戏论有何意义呢?假使她主张的不是戏论,假使她教导人们也跟着她亲证了业果报系统,也能证明确实是因果律的实行者,也能证明确实 admin

2020-02-18

从大乘法来讲,大乘法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一般所了解大乘的目标,一般修学佛法的目标不外乎两个:第一个就是解脱,第二个就是成佛。(大乘法的)“解脱”有些也通二乘法,二乘唯独解脱,它没有要求成佛;可是为什么要成佛?因为佛是两足尊,具足智慧的圆满、福德的圆满,所以佛是两足尊。大乘入道就是要实证于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为什么要实证如来藏呢?就是因为祂是因 admin

2020-02-18

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如果能够值遇到一个纯善的善知识,对他能够谦恭求法,那这样不论是在世间法则上,乃至出世间的法则上,都能够得到无量的利益;而菩萨在行道的过程当中,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应该要求其圆满,而要值遇纯善的善知识。在佛道上,我们要怎么样去检视呢?在《大般涅槃经》当中,佛陀有开示,如果我们看到这位善知识,他所作的事情,是自己也作到了, admin

2020-02-18

有的人会想说:学佛为什么要开这么多门?为什么不能只开一个门?有这样的问题的人,一者说,因为他是被善知识错误的引导,因为这种善知识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佛法的中央大殿到底是什么;更不要说这个善知识是可以为你施设种种的方便善巧,让你可以开启殿堂外面一层又一层的什么?八万四千个门。再者说,那就是你个人的心量短浅,所以才不愿意去面对那么多个八万四千门;所以才会 admin

2020-02-18

其内容最主要是要教育菩萨的精神,是要依于以大乘佛菩提道之四圣谛来修学佛道;也就是说,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苦集灭道,想要成就学习的,乃是佛道上极其微细的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的智慧。其内涵不只烦恼障见惑、思惑现行的断除观行,还有烦恼障所摄习气种子的观行灭除,因为此诸内涵甚深极甚深,与二乘声闻所说的四圣谛内涵不可相提并论。故事内容 admin

2020-02-18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呢?在探讨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开始学佛,成为佛弟子,应该从何入手呢?那就是应该要先归依三宝,然后才能成为正式的佛弟子。三归依的仪式很简单,要件是应该要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见证,并且传授三归依,也就是归依佛、归依佛所说法、归依住持佛法之贤圣僧和凡夫僧团;并且发起四 admin

2020-02-18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方向呢?我们应该要了解真正的佛法。何谓学佛?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佛法之前,我们来探讨一下:何谓学佛?何谓佛法?学佛就是学习成佛之道;什么是佛法?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所以很显然,我们所要学习的是成佛的方法,而不是成为阿罗汉之法,所以我们才会说:解脱道是含摄在佛菩提道里面的,也就是说,解脱道是由佛菩提道所析离出来的。佛法函盖了两个主 admin

2020-02-18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99集在家独修的要点>郭正益老师  admin

2020-02-18

如果这样子讲起来,如果我们真的一心想学佛的话,岂不是十分可惜了吗?再来,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给大家看,首先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说,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对于世间的这些情境,我们能够不执着,因此而我们不会为了这些事情,执着在比方说权势、名利的这些事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已经是世间难得的圣人或者贤人了。但是,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佛教里面佛陀所教的解脱,却远 admin

2020-02-18

涅槃的法义之中,包含有这个二乘声闻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包含了大乘菩萨所实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这是一般学佛人往往弄不清楚的地方。大乘法所讲的解脱境界,那是二乘圣人所无法思议的境界,因为他们都无法去思惟、无法去想象、无法去议论。那么我们就以二乘的涅槃来说,假使有凡夫外道不承认有第八识住胎识能够出生名色,那就一定会变成断灭法, admin

2020-02-18

】(《别译杂阿含经》卷4)经上如来开示说,当如来遇到想修学佛法的众生,不论对方是在家或者是出家、或是三士夫,如来都先为他们说次法;也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凡是想要修证二乘涅槃甚至大乘诸法实相的人,必须先了解布施的因果论、持戒的因果论、修十善业及禅定的因果论;就这样了知布施、持戒的因果,再听闻熏习十善业得受生欲界天,听闻熏习四禅、四空定,得生于色 admin

2020-02-18

如是因,如是果,是对没有修行的一切众生而说;对于在佛道中修行的学佛人,则应该说:因果不离因缘。因为一切世间的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灭,众生业力所感的因,加上众缘和合的缘,而成就了今日的世界;当缘散坏时,一切的现象也就随之变化。因此每一个众生因果报偿的过程中,也都不离一切的缘,所谓缘起缘灭,说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凡事都是不离缘起之法,所以称 admin

2020-02-18

再来说,如果佛法是不可知不可证,那么还要发菩提心来学佛作什么呢?尤其是必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地修学,才能成就大乘佛菩提。所以菩萨以比量来观察诸佛如来,过去的诸佛如来、未来的诸佛如来都和自己一样,一直都有这种人间的色身,在受种种的苦恼。但是进一步深细观察:这个人间色身,虽然一生又一生----生、住、异、灭,但它的背后确实存有一个永远常住 admin

2020-02-18

也许有人说:我学佛是为了解脱。什么是解脱呢?《法华经》卷2佛言: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意思是说,只要离开虚妄法,就叫作得解脱。可是有的人错会解脱的真实义,误以为只要把眷属的贪爱、名声的贪爱、利养的贪爱都放下就是解脱,或误以为只要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是解脱。但是如果那样就叫作解脱的话,佛来人间之前,有的外道已经证得未到地定,有的外道已经证得初禅、二禅, admin

2020-02-18

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要积极寻找正法道场,来依止于善知识的教导,这样在修学佛法上面才能有最大的利益;而这也是菩萨普遍的愿望,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值佛,及得到善知识在大乘正法的教导。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9、40集如何一门深入?>正钧老师《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43集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正国老师 admin

2020-02-18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57集八敬法是否不民主呢?>张正圜老师  admin

2020-02-18

如果说对于如来藏中一切种子了知的,那只有佛陀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1集佛陀是创世主吗?>正伟老师主讲 admin

2020-02-18

因为你认定修学佛法的目标以后,真正肯相信这一个法门,然后随着善知识的开示,一句佛号念到底,你从口念心听、心念心听,定力逐渐的增长,信心因而更加坚定,乃至于可以进展到不念而自念,或者甚至于自己在梦中看到自己在念佛,心中当然是一定十分高兴以及笃定。可是,你为什么能够观察到念阿弥陀佛的念头是丛闹呢?因为你已经察觉,那样是有语言文字。因为你那个时候的心境, admin

2020-02-18

而持戒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戒不能持好,那么佛法的修证就没有保障,就很难得到应修、应证法的证量;而且除了持戒之外,如果能够再好好惠施众生以及多熏闻正知见的话,那就逐渐可与解脱法相应。这里面,布施本身除了利乐众生、累积福德之外,也可以让行者经由布施而逐渐远离对于种种法的执著性,因此本身是与解脱相应的;而持戒本身,除了与解脱相应之外,能够持戒不犯众生,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