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正法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亦值彼王及国土教授师。’作如是之教,无令缺漏。】对于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佛说应该他要发起这样 admin

2020-02-19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77集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正德老师 admin

2020-02-19

所以,如果您正在修学佛法,或者是您已婚,遇到了一个人您觉得很有缘的人;您既然是已婚的身分,那就应该彼此来共同修学正法以互相砥砺,而不是落在五阴世间的习气当中;让彼此之间能够不断地在佛菩提道上增上,这样才是真正的爱护对方、利乐对方的行为。在《大智度论》里面是这样说:淫欲虽然不恼众生,但是它对心有很大的系缚。所以在声闻戒当中,淫欲戒是放在第一;如果是在 admin

2020-02-19

学佛菩提道,除了要了解财、色、名、食、睡五欲对人们系缚于三界苦海,促使有情众等永无出期外,而且也在天魔波旬的掌控中,无法脱离。其实要脱离苦海得解脱,首先应该要了解什么是真实佛法义理,这样才能成为佛教的圣弟子,才能真正脱离三界系缚之苦。那如何才能成为佛教圣弟子呢?广义来说,三乘菩提见道者皆可称为圣弟子;但更严谨的定义,二乘的圣弟子必须是已离欲界爱的 admin

2020-02-19

外道,是在讲外于佛陀教法,不信受佛陀教法,向外求法的修道者称为“外道”;乃至佛门内,也有被称为“附佛法外道”,就是在讲那些表相上修学佛法,但是本质上信受的知见其实是错误的,都不是佛陀的法教。譬如有一种外道邪见叫作“六识论”,那就是不同于佛陀八识论的法教,这些人就是属于外道的修学者。 这则典故当中,弊宿就是典型的外道 admin

2020-02-19

学佛的第一件事就是归依三宝,因为已经对佛法僧三宝起了信心,归依了之后,最重要的却是要求证悟。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我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心,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 admin

2020-02-19

这样修学佛法,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为什么要摆出一副忧愁苦脸的样子来布施呢?所以菩萨布施供养后不会心生后悔,也不会忧愁烦恼;供养时,能合掌赞叹、恭敬、尊重。又菩萨没有能力的时候,身上仅有一钱也可以来作供养;或者菩萨有能力的时候,用无量宝物来供养也可以。如果菩萨很穷的时候,仅用一条线来供养也可以;如果有能力的时候,用无量线来供养也可以。乃至用一朵花、 admin

2020-02-19

从上面对佛世尊所开示的说明,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这些附佛法的外道,是蓄意要欺骗佛法知见还不具足的学佛人,这在修行上是非常要不得的心态以及作法。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 <第05集菩萨正行的基础----认识三宝的真实义> 陆正元老师 admin

2020-02-19

有人说上师比佛珍贵,没有上师,你就不能学佛;那请问:佛是不是上师?当然是啊!那上师是不是僧?当然上师应该是僧,佛都说祂是僧了,所以三宝已经圆满具足,不必多加一宝,那是头上安头。 我们对佛所说的法要有信心,这才叫归依法。什么叫作对法的信心?譬如,证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要有信心,对开悟明心这件事也要有信心,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要有信心,对菩萨修行成 admin

2020-02-19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42集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余正伟老师 admin

2020-02-19

因为,假使佛法唯是人间佛教,则学佛人就不须以修证三乘菩提为目的,当然就不须求证三乘菩提之见道;以此缘故,三乘佛法就会趋向以修人天善之世间法为主,在实质上非但无法修除造作三恶道之烦恼,反而将佛教推往学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而不再是以世尊乃至古来禅宗祖师所教授,具备真实解脱功德之真参实证为宗旨。第二、佛教之世俗化。由于将佛教定位为人间佛教,所以除了上 admin

2020-02-18

然此三乘菩提之内涵不仅甚深微妙,更是浩瀚广大无有边际,复又错综复杂难解难证,学佛之人每每望之却步,不知从何入手。平实导师为慈悯今世、后世一切有缘之佛弟子,乃于公元2000年秋天,将佛法三乘菩提内涵之总持,以世亲菩萨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为根本架构,诵出此男女老少皆能琅琅上口之〈正觉总持咒〉,将三乘菩提之梗概以总持的方式呈现,期能以简易之文句,为诸学人建立 admin

2020-02-18

第五节识阴不能去到后世多数学佛人将实证涅槃高悬为未来无量世的目标,当代某些未断我见的大法师、大居士们,也常常自称已证得涅槃的境界;然而,涅槃的证得是以什么作为它的境界相呢?这是一切学佛人所应该知道的,否则恐皆难免犯下大妄语业。解脱道所证涅槃有二,所谓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要能灭尽对五阴十八界之执著,方能证得有余依涅槃,方能于舍寿时灭尽五阴十八界而 admin

2020-02-18

了解了这个道理并且加以实际观察思惟之后,就能确实了知识阴六识都是依他而起的虚妄法,是会间断、会坏灭的无常之法,只要能确认这个事实,并且对于根、尘、识诸法虚妄的真相能心得决定而安住,我见就断除了;我见若断,疑见及戒禁取见随之即断,这时三缚结俱断,您就是解脱道中的初果人了!如果您具有想要救度众生的悲心,不想断尽我执而于舍寿时入无余涅槃,愿意生生世世在人 admin

2020-02-18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38集涅槃的意涵>正德老师  admin

2020-02-18

能够了解这个道理以后,修学佛法才不会偏差,才不会坠入断灭见,这样修证才能实证。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54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德老师 admin

2020-02-18

他住在传法院里面,每天在那边坐禅,认为说:坐禅就是学佛的方法。那么这个师,指的是南岳怀让禅师,马祖道一后来是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座下开悟的。南岳怀让禅师知道马祖道一是法器,所以就到了传法院,问他说:大德!坐禅图什么?也就是说:大德啊!你这样每日坐禅,你的目的是要作什么呢?马祖道一就答了说:我每天坐禅就是想要作佛。也就是他的目的就是:以坐禅然后想要作佛。 admin

2020-02-18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14-015集什么是法(四、五)----内法与外法>余正伟老师 admin

2020-02-18

[2]有没有断我见,这是学佛人的基本。[3]前五识尊者大拘絺罗答曰:「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尊者大拘絺罗答说:五色根有不同的运作行为、住于不同的境界中,各都自己领受不同的境界,都是只能领受五尘中的一尘,不能同时领受其余诸根所领受的四尘。眼根,耳、鼻、舌 admin

2020-02-18

他们认为意识为不生灭之心,落入常见;以缘起性空之名相概念为实有法,认此概念为永生不灭,又落入无常生灭之法;因为缘起性空的慨念与法相是缘起法,不是本来自有的,是学佛以后才生于心中之法,是依于蕴处界而有之缘起性空。他们认意识为真,意识却是断灭之法,死亡就没了。而且活着的期间:出生到死之过程中,每晚断灭,所以又具足断见。这是密教里的黄教宗喀巴等人的应成派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