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般具有正确知见的学佛人,如果他纯净在法上面用功修行改善心性的人,他是比较不会发生这种情形。所以,就以日常经验而言,一般正常人如果他食用祭祀的供品,并不会有需要特别担心的情形;然而遇到自己的福德如果欠缺的人,或者自己体质比较敏感的人,或者有些人他因为喜欢境界法、喜欢鬼神法所以他常常与鬼神打交道而容易相应,这些人遇到这样的物品,他也许会有不适应的情形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种人,嘴里面讲的说我要解脱,我要学佛,然后就到处去赶场,哪里有、有拜忏、有讲经就去啊;可是听完了,拜忏完了回家,照样是妄想一大堆,照样是跟一般人一样,喜欢发脾气,喜欢贪求五欲的享受,那这样子想参禅就很难。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过去、未来十方世界内诸佛、菩萨、声闻、独觉所有功德,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就地一拜) 九、回向偈1、(回向自己或他人)弟子OOO愿以生生世世所有修集之福德与功德,回向弟子累世父母、冤亲债主,解冤释结,速得诸佛菩萨加被,皈命佛法僧,悉发无上心,早生善处,修学佛法,同证菩提。2、(回向往生者)弟子OOO愿以生生世世所有修集之福德与功德,回向OOO得 三摩地

2018-07-22

那到底是不是一定要出家才能够修学佛道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尊在经典当中是怎么开示的。基本上,出家可以分为二种:第一种身出家,第二种心出家。所谓的身出家是,上别父母、下离妻子,剃除须发、着衣持钵,受比丘或者比丘尼戒,住于道场之中而离开了世俗之家,所以称为出世俗家;而心出家呢则指的是,修清净心而远离五欲的境界。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世尊有说:如果 三摩地

2018-07-22

持咒基本上它有三个作用:第一个是修定之用,第二个是能够驱使鬼神,第三是能够修学佛法。一般来说,修定可以采用持咒的方法,所以有人可以一直持咒,口中念念有词,心中就安住在咒语上面,这样是一种修定的方法。我们会里面也有这样的方法,我们有无相念佛的方法,我们也有正觉总持咒可以作为方法。一般的咒都会以为说,咒语一定是用梵语;事实上所谓的梵语、梵文,对我们来说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梵呗作为次法之一,当然不可本末倒置,不知道要在三乘菩提法道上用心;而把梵呗,把参与梵呗拜忏消灾,误会就以为在学佛,以为在修习三乘菩提佛法,甚而误会成是佛法的全部;有了误会说:我经常来参与梵呗忏悔消灾,我就是个精进的学佛人了!这样的错误知见,普遍见于一般的初机学佛人中,他们经年到处去赶经忏、参加拜忏,多少年过去了,对于佛法的正知见还是这么样的贫 三摩地

2018-07-22

有很多初学佛的在家居士,对于在家里如何设佛坛产生很大困扰,因此藉着这个机会来说明:在家居士如何在家里设佛坛。在家里设佛坛不免牵涉到摆设方位、位置以及其他应注意事项。首先谈的是佛坛摆设的方位。在臺湾或者大陆,有很多家庭会牵涉到风水的问题,所以在家里设佛坛时,会请风水师来看,看看佛坛的方位可不可以,佛坛开光的日子吉不吉利,有没有对家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或 三摩地

2018-07-22

2、弟子○○○愿以此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修学正法、护持正法等殊胜功德回向OOO,祈请诸佛菩萨加被,病障、业障消除,与诸冤亲债主解冤释结,色身康泰,福慧增长,皈命三宝,修学佛法,发菩提心,早证菩提。3、弟子○○○愿以此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修学正法、护持正法等殊胜功德回向OOO得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莲品增上,见佛闻法,悟无 三摩地

2018-07-22

一、个人修学应知居士在家修学佛法,也应如出家人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修学目标,制定每日的功课,并从起床时的第一个念头开始,保持内心的观照,念念在佛,心心在法,自觉将日常生活佛法化,在一切行中修集福德、定力、智慧,并消除我执、我慢与性障,以早日成熟证道因缘。以下是一些修学中的善巧方便和仪轨,若能善用则可作为修道助缘。1、安置佛堂若有条件,居士可在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初学佛时烧香拜佛祈求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如何如何,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总是这样,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样还是在执著世间的福报,与佛法出世间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与我们的本体——如来藏的体性也不相应,因此在修学上就很难进步。因此,我们应该心胸宽广,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拜佛时也应心心念念在祈求佛加持自己早日消除性障、断除我见、培植福德、增强定力和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其实分宗立派对真正的佛法来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菩萨而言,应当是要依照佛的施设,依六度万行乃至是十度万行,全面地来修证佛法或者是说修学佛法。再加上说,毕竟各个宗派它主要的法义其实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刚刚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心性、环境,所以就选择了某一个宗派。当然除了自我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那就是说假如当世没有 admin

2018-07-22

我们接下来就当然会问到,佛教有所谓的核心义理吗?我们来看看,我们说“学佛学佛”,学佛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最起码的,我们希望要能够消除烦恼,要能够解脱生死;甚至我们说,对于大心的菩萨来讲,我们希望最终就是要和佛一样,成就无量功德,摄度无量众生。那既然学佛有这样的目的在,我们首先就要问:真的有诸佛吗?还是佛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佛呢?我们来 admin

2018-07-22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首先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道业精进否?众生易度否?现在大家所收看的节目是“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佛教正觉同修会将一些平常学佛人会感觉到有疑惑的问题,把它们收集起来,统一的为大家解说。今天所说的题目是:佛教共有多少宗派?到底佛教里面有多少个宗门的各教派呢?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有 admin

2018-07-22

般若时期中,原本的二乘人开始转变了自己的心量,陆陆续续地发起了成佛的大心,开始勇于求学佛菩提道,而不再只是满足于二乘的解脱道;所以,能够在佛的引导之下,渐渐的一位又一位的证悟了如来藏。此时所有的佛弟子一起听闻般若教法,但是各自依着自己的因缘,得到了自己的见解。譬如,大乘的菩萨知道,佛在般若经里面所说的空,就是本心、如来藏、空性;可是二乘的人听闻了之 admin

2018-07-22

学佛法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断除人我与断除法我:断除人我最主要就是要断除我见还有我执;法我的部分其实就是要断除因为意根对于诸法所产生的遍计所执性,而妄执诸法为我。所以这一部分都是因为有如来藏心,所以才会有这些法相的产生。如果要了解这些法相的话,必须要先证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才有办法进入断除人我还有法我的修行过程;也才有办法透过断除人我还有法我, admin

2018-07-22

对于修学佛法的次第,因为如实的证悟如来藏,乃至于如实的去观察如来藏所含藏的诸法,所以成佛之道已经能够了然于心;能够依着成佛之道的修证,逐渐的证悟“十真如”;证悟十真如就能够成就佛果,能够圆满佛地的究竟的一切种智。所以,证悟般若的人,如果能够入唯识宗义的话,如果是福慧双具的人,他一世就能够圆成二地了。悟了般若的人,如果能够入到唯识种智的宗门 admin

2018-07-22

要到菩萨的三地困难的是因为我们修学佛法搞错了方向,所以没有办法真正的进入佛门的修学,进入佛门修道位,乃至于能够进入初地、二地乃至三地。所以由以上我们可知,唯识宗义在佛法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不应该否定唯识真义。而唯识的宗义也应该普遍存在于各宗各派的证悟者当中,不应该偏废。而唯识函盖中道般若,也函盖了一切种智,所以不要像某些愚痴人,以言语诽谤还不 admin

2018-07-22

有所谓《释摩诃衍论》(已由导师引述诸多考证,铁口断定:《释摩诃衍论》乃是伪论,绝非龙树菩萨所造)中对《大乘起信论》之批注充满了邪见,已由导师辨正于《学佛之心态》附录四〈略说八九识并存……等之过失〉。导师所造〈关于《释摩诃衍论》作者之考证〉(见《灯影》)一文中提到:【……复次,《释摩诃衍论》中对《起信论》之批注,多有错谬之处, admin

2018-07-22

因为华严宗所摄的这些修学佛法,华严的宗旨所摄的这些修学佛菩提道的一个次第,这佛菩提道的修学次第的前提,是以一真法界的证悟为前提,所以华严宗所证的跟其他宗派所证的完全一样。所以,华严宗也不可自外于佛教诸宗诸派,也不能离于佛法二主要道。如果离开这两个主要道,就没有华严宗的宗旨可言,所以华严宗也不能离开佛法的这两个主要道。而这两个主要道——佛法 admin

2018-07-22

也就是说,透过这个禅宗悟道以后,入了佛菩提道,进入菩萨的内门六度万行,修学佛菩提果,所以这样子的一个修行是不共于二乘的。那共于二乘的解脱道的部分,这个我们后面再来说明这一部分的问题。那修学大乘应入此不二门,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也就是说,如果有心修学大乘的菩萨,应该立志要入此不二门;这个不二门指的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心。为什么叫作不二门?因为所有一切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