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许多的学佛人,看到了佛教的法门如此的广大浩瀚,又有许多的佛门外道法也混杂在其中,因此经常会感到彷徨畏惧,而不知道该如何依止以及简择。其实在佛法中,这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其实总共就只有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二乘解脱道以及大乘佛菩提道。二乘解脱道能够让修学者证得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从证初果的断除我见,逐步证得二果的薄贪瞋痴、三果的断五下分结,乃至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中也是这样,生死烦恼的淤泥中乃能生出佛法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以住于无为为修学佛法的方法乃至目标,就会像定性二乘无学怖畏生死、趋寂趣灭、急入涅槃,是不可能发起无上菩提,不可能成就究竟佛道的。佛法的修学,其实是不必要、也不应该逃避世俗而隐居闭关修道;唯除是先跟真善知识闻熏修学,已有了正确的知见之后,为了锻链功夫定力以求见道的阶段,应该要减少外务的攀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95集佛教崇拜鬼神吗?》正旭老师开示(原标题:佛教八部:天龙八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释、儒、道的基本差异在什么地方呢?道家其实是以老庄思想的清净无为之学为主,儒家是以孔孟的入世经世之学为主,佛法是函盖了一切世出世间法的这样子的一个修学解脱道,乃至于修学佛菩提道的一个方法。道家的老庄的清净无为之学,其实它是属于自然主义,也就是说,它其实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讲的话,它是属于自然外道,所以它清谈无为之学,就是在指说我们所有的一切法,其实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他的宿命如何,他的业报是什么,他的因缘是怎么样,他的根器是如何,往往都是完全的掌握的;也因此,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的教化,都是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这个众生作最好的安排;甚至由于完全平等的关系,佛陀也不会对哪一个众生有特别的排斥,反而是每一个众生都一视同仁的,一样都会帮助他,希望他能够在学佛的道路上能够走得很顺。所以,这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在大乘法中,菩萨修学佛菩提,要成就佛地的大菩提果,这个却不共二乘,因为菩提果的是究竟佛地;而佛菩提果之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也就是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现在学佛的人,后来终于也知道了大师们误导众生底真相了,就说:「你都跟我们乱讲,害我们悟不了深般若。」所以未来佛都会这样说:「你们这些大师们根本都在误导众生,所以害我们大家都永远只能当未来佛,始终没有办法成佛;我们因为你,只能永远都当未来佛,都不能当现在佛。」后来有个大法师终于有一天遇见了一个善知识,就问:「『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什么意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21集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是佛法吗?》孙正德老师(原标题:“一花一如来,一叶一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一)第二集《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原标题:在家菩萨对待的正确态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未来世学佛的种子一定会遇缘再起,因此会在人间继续修行菩萨道而度化众生,直至证得佛菩提果,所以是无挂碍故。菩萨因证得实相、如实了知如来藏真心永远都不住于生死之中,即不会堕于外道的断见与常见法中(注17),当然会是远离颠倒梦想,不执着于知觉性是否会断灭和消失,临终之时十分坦然,对于未来所要经历的境界都已明白,舍报时将依照自己亲身所证和所发愿力,可以往生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再说,忉利天人他们实际上都是化生,他们根本没有父母;既然没有父母,那为什么要特别对忉利天人来说这个法呢?这一点是可以这么说:忉利天人他们有的有善根,他们愿意继续来学佛,而且他们以后也可能到人间来投胎,继续来听法,所以他们一样会有父母。所以不因为他们这一生都是化生,将来就没有父母的因缘。而且忉利天人他们实际上是有一些报通;报通就是他报应所感应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头,最困难的是信心的建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意思是说要进入佛法的大海,信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华严经》里面也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信能超出众魔路,信能得入三摩地,信能成就佛菩提。也就是不论是念佛法门也好,禅定法门也好,甚至于是解脱道的修行,乃至佛菩提道的成就,在在都需要信心具足才能成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一个学佛人千万不要下地狱,而且千万不要下无间地狱。接下来再来讲须弥山的四方,须弥山的四方有东南西北四大洲:东边叫作胜身洲;我们南边叫作南赡部洲,也就是人现在住的地方,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是属于南赡部洲;还有在西边有牛贺洲;在北边有俱卢洲,我们通常叫北俱卢洲。这四个洲的名称叫作四天下。当然每个洲的旁边,各有两个中洲还有数百个小洲。那人住在四大洲,也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兜率陀天它又分内院跟外院,我们都知道弥勒菩萨是在内院说法,外院是天人享受五欲的地方;那外院的五欲呢,会让这个天人忘了学佛。在佛教里面就有一则传说,它是这样说的,我们来看看说,外院的五欲到底会怎么样令这个学佛的人忘了学佛。这个传说是这样说:有三位菩萨,一个名叫无着,一个叫作世亲,还有一个叫作师子觉。有这三位菩萨,他们志同道合发了一个愿,说他们死后都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众生长夜无明,他们不能了解什么叫做众生相,所以我们应当要让众生了解;特别是已经在修学佛法的人,要让他们了解「我相、众生相是轮回的根本」,他们了解以后才能离开众生相。可是你想要救护一切众生离开众生相,在诸家大师都说意识离念灵知就是真如的时候,都在引导众生落入众生相中的时候,都不肯改变我见邪说的时候,你还能当滥好人吗?当不了的!除非你不想救护众生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2第114集何谓五浊?》陈正源老师(原标题:何谓五利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凡是劳动鬼神办事的人,舍报时必定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死前难免胡言乱语,死后大多堕入鬼神道,因为生前喜欢鬼神五通之法的缘故;也因为他凭藉着鬼神之力而改变地震、台风,这乃是干预因果,舍报后必定会受到神的责罚,而要堕入鬼神道中,不能够再来人间学佛了。设使说他不藉着作法驱遣鬼神而能够自力消除地震、台风,那依旧是意识境界,与解脱无关;况且这样作干预因果,舍报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3第56集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吴正洁老师注:《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原标题:《金刚经》的四句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一种是发了菩提心——也就是发四宏誓愿——想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可是发心之后,当他开始修学佛法时,听到开示说:想要成佛,得要无量数劫苦行来修道,才能获得佛果。他听了,脚底凉了:那还行吗?人生已经够苦了,还要去修苦行?苦上加苦,我才不要呢!闻已生悔。虽然他仍然在佛门中继续修行佛道,可是他心中已经不太真实修证佛道了;只是应付应付,表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