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86集冤冤相报何时了>游正光老师 (原标题:冤冤相报何时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题一、我在年轻未婚的时候,由于当时还没有学佛,因为女朋友怀孕,于是两人决定堕胎,但是事后心中一直很不安,因为听说会有婚姻不顺、重病、短命之果报。几年前,自己也离婚了,前妻身体非常不好,自己知道做错了事,果报现前,虽然每天对拿掉的胎儿忏悔、回向,并且吃素,但是心中仍然很不安,又害怕会障碍学佛,想藉此亲身经历来警惕世人,并恳请正觉菩萨能够慈悲开示补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79集将佛经、咒语印于纸上烧给祖先、亡灵如法吗?》余正文老师 (原标题:焚烧纸钱能够度脱亡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久,有位学佛人到我家讲了好多佛法,还有无相念佛。当晚我按照他的讲法试著拜下去,感触甚深。从此我开始看《无相念佛》,后来又有《禅——悟前与悟后》感到写得真好,应该是我值得去深究与探讨的东西。在此真心的感谢平实导师和当时讲法的大善知识。奇遇仙缘,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得的亲身体验,想起来真为那些迷途未返的人担心;如今有多少人一头栽进去,再也无法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外面一般的道场,他们无法断除我见,他们的禅定,说实在的,也没有证得;但是他却将修定的方法当作是学佛,所以他们很容易遇到鬼神魔的干扰。而鬼神魔来的时候,他往往化现作佛菩萨的或阿罗汉的形象,这样的来干扰学佛人,让学佛人被误导而走入岔路,走入他们所预设的邪见道路上面。而这些受到鬼神魔的干扰的人,又喜欢境界的人,死了以后就成爲鬼神的眷属了。成爲鬼神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许有人会怀疑:佛菩萨为什么要用逆境来度人呢?其实这是因为,众生处在顺境的时候总是容易放纵自己在声色五欲之中,想要他们修学佛道是很困难的,这种人往往要遭遇到逆境,才能对往昔的行为产生忏悔之心,而生起进修佛道的心愿。所以,我们要了解,佛菩萨回应众生的祈求,并不一定是随众生的欲求来满足众生现在的求愿。例如,佛陀在《菩萨地持经》当中的〈四摄品〉有如此解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依这五根为基础,继续进修后面五信位的功德。如果没有修习这十信位功德的人,就是还没有发起菩萨种性的人。譬如二乘无学圣者们回入大乘别教以后,仍然要具足这十信位的功德,将来才能悟入诸佛的所知与所见;这是因为二乘无学法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遇到初次前来学佛的众生,不论对方是男众与女众、在家或出家,佛陀都先为他们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然后才进一步教导他们离开和得解脱;不仅我们的本师释迦世尊是这样子度众生,甚至十方过去诸佛、现在诸佛也都是如此的教导众生。如《增壹阿含经》卷13〈23地主品〉:时,王将四十亿众,男女围绕,便诣灯光如来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及四十亿众,各共礼足,在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也就是福德和智慧要修集,以达到四宏誓愿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快乐解脱,帮助自己和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以及福德和智慧都能增上。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的或消极的,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好像民间一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试着想想看:若不是为了能够这样利乐众生,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那么广大的福德?乃至是可以函盖三千大千世界呢?所以从一般修福德的方式与目的,一直到这样子来修福德的方式,这要一般的众生,是如何能够了解以及信受呢?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章正钧老师 &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好像民间一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试着想想看:若不是为了能够这样利乐众生,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那么广大的福德?乃至是可以函盖三千大千世界呢?所以从一般修福德的方式与目的,一直到这样子来修福德的方式,这要一般的众生,是如何能够了解以及信受呢?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章正钧老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一集我们就要跟大家介绍七种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却仍然可以获得广大的果报!一般的学佛人都知道布施可以获得富裕的果报,例如《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但是布施一定都需要有财物吗?其实佛陀有教导我们很多布施的方法,甚至有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仍然可以获得大果报的。例如《杂宝藏经》中的七种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这样的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想要求明心见性,却不需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吧!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于苛求父母,或者父母的钱财,像这样的人,说是要来学佛,求明心见性,想要求解脱,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的事啊!因为人伦的基础尚且都无法作好,何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出家以后修学佛法来教导众生,于众生有恩,所以是报恩田;众生在僧宝身上种福田,是在报恩田中种福田。众僧也都或多或少有其功德,从未得暖法的凡夫僧,到已得暖法乃至已得四向、五果,甚至菩萨僧与究竟佛地(因为诸佛也摄属僧数),所以在声闻僧与菩萨僧身上种福田,都是在功德田中种福田。众僧也是贫穷田——但是示现在家相的诸地菩萨僧除外——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维摩诘经讲记》开篇提到:修学佛法应有明确之初期目标,然后应有到达此一目标之方法,以及完成初期目标后进修之次第;此方法与次第,必须是明确可行者;如是学佛,方能有成,不致浪掷一世宝贵之生命时间与精神、钱财,空修一世佛法。在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这才有了修学佛菩提道中菩萨的一切施时不生忧悔,也当然就会有见众恶事而能堪忍了。知道菩萨能够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的道理之后,再进一步来思惟,我虽然知道了这样的道理,而且也能够在心中生起了意乐,希望可以成办这样的功德,可是毕竟是没有办法立刻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啊!那到底有没有善巧方便,可以让我们快速达成这个目标呢?熏习佛法之后了解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法施则为说法时如理、不颠倒,并劝进众生修学佛法。财施及无畏施能令众生此世安稳,法施则令众生来世得利。布施就其遮止恶业面向而言,虽无施舍财物之表面作为,但从除恶的角度来说,若能行人天善法(五戒十善)亦名布施。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言:不杀不瞋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一世修学佛法,不断布施种福田,死时就不必哭哭啼啼,因为死后就是开始收割福田的果实了,就以此世所种的福田为依,当然可以快快乐乐的离开此世;所以念施、行施的缘故,使人舍报时心无罣碍,绝对不耽心堕落二恶道中,也是将要去到下一世收取此世财施、法施、无畏施的果实了。念施的人可以有此善报来成就世世的道粮,当然要念施。为什么要念天呢?人之所以生天,必有大福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受菩萨戒就是要避免菩萨下堕到三恶道去,能够生生世世都在人间修学佛法、弘扬。菩萨戒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生在人间让你弘扬,或修学佛法不会得到人间恶报。生为人而得人间恶报,譬如说生活困苦让你没有道粮,然后你就没有办法修学佛法;或是生了以后,很年轻就往生了;或生在边地听不到佛法;这些都是生为人得到人间的恶报。那么受持菩萨戒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是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说话时也不可以讲无义语,对大乘法中的学佛人来说,所说不及第一义,就是无义语。如果菩萨常常都能像这样,从清净身口意,到远离两舌及无义语,有这种法相的人,就是能供养戒波罗蜜的人。〖“善男子!若人能净身口意业,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瞋心,终不恶报。若来悔谢及时受之,见众生时心常欢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赞叹忍果,诃责瞋恚,说瞋果报多有苦毒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