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2这里所说的四力:一、悔过力者:由于往昔所造诸恶业习气种子无量无数,存于阿赖耶识中,此恶业习气种子随时都可能会现行,所以我们要破坏它,不要让它现行;又往昔曾经于诸亲友作过很多伤害之事,成为怨亲债主,这些怨亲债主都会成为修学时的障碍;因此修学佛法时要用各种忏法真诚忏悔,如大悲忏、三时系念、八十八佛忏、水忏、梁皇忏等等方法忏悔。二、对治力者:要经常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行者应该生生世世以无量的善法来利乐有情,来救护众生,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乃至可以度众生进入正法之中修学才对啊,菩萨怎么反而可以违背戒律,而把邪淫这种恶法加在众生身上,造成众生欲求出离,却反增系缚呢?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头,由于男女混杂,物欲横流,传统的道德观念淡薄,又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众生非常容易违犯邪淫罪而无法自拔,导致因邪淫而产生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前诸经所说善恶业果决定的道理,学佛的人能够信受不疑,即是于佛法中生起了世俗道理的正见(胜义正见即无我理)。得了这一正见,学佛就有了稳固的基础,知道掌握自己的业行,而断恶修善,乃至转染成净,园证无上的佛果、菩提。这也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净化的命运。2明辨善恶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法里有明确的界定,而这个善恶的界定可能不同于世俗的认知。也即世俗认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也许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因为方便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简略而说:佛教的人天乘跟其他宗教是类似的,可是当我们对于佛教的三乘菩提,有一些粗略的认识之后,我们对于佛教的人天乘是不是跟其他宗教的生天之法,这种天道是不是一样呢?我们就要进一步来分析。因为如果说,我们没有仔细来分析的话,我们常常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法义,所以我们就要来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外缘很重要,从佛的这-段开示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有人遭遇到福田,譬如遇到辟支佛、阿罗汉、证悟菩萨,因为起一念善心而丰盛的供养他一斋,这就是遭遇大福田,因布施而得大福德,以前曾造的大恶业比起这个大福德来,相形之下就变小了;由于这个布施的福德比原来所造的恶业更大,所以一定会先往生欲界天享福;若他发愿不生天,回向在人间修学佛法,未来世在人间的福报将会很大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一点,学佛的人就要特别小心了,在尚未弄清楚真实佛法之前,「邪魔外道」这句话是不能随便跟随他人乱指控的,万一被指控的人是真实义菩萨,所说的法是真实法,而您骂他是邪魔外道,就是「成极尤重」的大恶业。不幸的是,这是藏密与信徒们常常在犯的大恶业。p.92尤其相似佛法易与众生相应,反而真实义唯与人数较少的有智者相应。一般众生不懂菩萨摧邪显正救护众生之善举,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况是善根福德有一定基础的佛教徒! 4,平实导师亦如是说:业的种子不能从慧的观行中断除,业的种子要在现行受报之后才能消除;不过,学佛或者证道的人受报时有一个好处——重罪轻报。比如过去世你如果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而这一世你已经学佛或者证道了,刚好这个过去世曾被你亏欠的人来向你学法,他就算知道过去世被你辜负,这一世也不会要你全部偿还的,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也许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因为方便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简略而说:佛教的人天乘跟其他宗教是类似的,可是当我们对于佛教的三乘菩提,有一些粗略的认识之后,我们对于佛教的人天乘是不是跟其他宗教的生天之法,这种天道是不是一样呢?我们就要进一步来分析。因为如果说,我们没有仔细来分析的话,我们常常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法义,所以我们就要来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应当了解是“我为什么要造作这个业?”而不是想要透过其他的方式,尽快地把自己业消除,以为我可以免除种种的苦,然后可以不要负担众生的这些生死的业果,这样想法就会偏向于二乘,或是凡夫人想的,只是想透过一些简单的方式,然后来作身心不乐触的免除,却不想要尽更多的力量,来修学佛法。所以,即使是大修行人、小修行人,都一样不能转易凡夫的不可爱的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往往会这样,特别是初学佛者往往会这样,所以会有很多差别;所以也有方便中品,他筹钱漫不经心;可是正在供养时非常的恭敬,正是专着供养,这是根本上品;可是成已的第二天想一想又后悔了:成已下品。所以会有很多差别,有人则是方便下、根本上、成已中。所以善业道的根本、方便、成已三件事情又各有三品差别,引生出来的未来世异熟果报就会千差万别;因为三品中又各自分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来介绍业是怎么来的呢?常常有人修学佛法时不断地埋怨自己,老是说自己的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讲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呢,但是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有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有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了也使不上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常有人修学佛法时不断的怨责自己,老是说自己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但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也使不上力,这叫作业障。业障有往世的,也有今世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业障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机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初始学佛的时候,处处产生障碍,这就是业障。而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这五盖原则上不与所知障相应,因为所知障是属于迷理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何有些人在于群众中,会没有威势而被人欺负或瞧不起呢?以上是这样教导我们:排在第一位,就是于诸众生起嫉妒心;过去无量劫来,心起嫉妒与众结怨,来世果报当然得到众生对于自己不被尊重的果报,于群众得不到敬重;也因见他人得利,心生恼热;见他人失利,见猎心喜;于他人好名誉起嫉恶心;若见别人失去名誉,心起大忻悦;如是习气相继熏染,故而在修行道业当然易起杂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03集三界六道与解脱果>正礼老师 (原标题:出生在三界六道的业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修学佛法的智慧——所破除的无明的程度——以及所累积的福业、净业、恶业等等的差别不同,心中所含藏的种子就会有种种不同,因此呢,众生心究竟比较适合当什么,譬如比较适合当畜生,那下辈子就出生到畜生道去;比较适合当人,那下辈子就出生到人间来;比较适合生天,那下辈子就生到天上去。所以说三界境界的出现和存在,都是以心为自性的。------《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希望大家,如果我们学佛的话,一定要力求将来能够找到了这个心;找到了这个心之后,才是真正能够掌握因缘果报的开始。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8集佛教的因果观>正纬老师 (原标题:为什么所作业经过百劫之后还继续存在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也就是说,我们过去世如果造了恶因的话,那么在现在世我们如果努力行善的话,甚至努力学佛的话,是有机会能够扭转主要的业因;乃至于说,到最后因为这个助缘的力量很大,使得整个的业因都有了巨幅的转变,那就是会变成重罪轻报的状况。所以,佛教所谓的因缘果报,特别是因跟缘的这个看法、这个说法,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完全承认三世的关系——三世之间的连结,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也就是说,我们过去世如果造了恶因的话,那么在现在世我们如果努力行善的话,甚至努力学佛的话,是有机会能够扭转主要的业因;乃至于说,到最后因为这个助缘的力量很大,使得整个的业因都有了巨幅的转变,那就是会变成重罪轻报的状况。所以,佛教所谓的因缘果报,特别是因跟缘的这个看法、这个说法,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完全承认三世的关系——三世之间的连结,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往世的五阴造了人天善业,应该往生欲界天受报;可是因为你发了愿,愿意留在人间继续修学佛法、利乐众生,所以不受天报,过去行五戒十善所应得的欲界天身的果报,时节因缘就不成熟,所以报器的欲界天身因这个因缘就不成熟、不具足,往世的天业就不受报。所以业缘纵使成熟了,来世想要受报也得要待时与待器。好,那么这个业呢,再讲得详细一点,它会成为一种势力,成为一种我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