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盘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慧昙禅师刚一听完此公案,便豁然大悟,欣喜道:“佛法落吾手矣!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笑隐禅师便问道:“汝见何道理?”慧昙禅师伸出双手,说道:“不值半分钱。”笑隐禅师于是点头称是。后来有一天,慧昙禅师入室请益。刚入门,笑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雪岩禅师曾经上堂,举洞山解夏(夏季安居结束)之因缘——解夏日,洞山禅师道:“夏末秋初,兄弟或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去。”这到这里,便沉默良久,接着又道:“只如万里无寸草处,又作么生去?”石霜禅师道:“出门便是草。”大阳禅师道:“直饶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举完这则公案,雪岩禅师评唱道:“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承安二年,行秀禅师奉章宗之诏,住持大都仰山栖隐寺。栖隐寺乃先帝金世宗创。行秀禅师至后,大振玄风,北地衲僧纷纷投其门下。曹洞宗一度孤冷不振,经行秀禅师扶颓断绝,再度大放异彩。元太宗在位时,行秀禅师又奉命住中都万寿寺,不久又移住报恩寺,一时道化隆盛。此后,行秀禅师一度在燕京报恩寺附近,筑从容庵隐居,专门评唱宏智正觉禅师的《颂古百则》,后成《从容录》。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最初参礼圣安澄禅师,经常举自己在阅读《古尊宿语录》时所得之语句,向澄禅师请益。澄禅师间或对他的见地给予认可。于是,楚材居士便自以为已经开悟了。随着金辽元三代的急剧变迁,楚材居士虽然一直身居高位,但是求道之心却越来越恳切。后来他又前往参礼圣安澄禅师。当他再次谈及先前得到澄禅师认可的一些观点时,澄禅师却突然翻脸不认。楚材居士感到非常疑惑,便问澄禅师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禅即离文字之教,教即有文字之禅,觅一毫同相了不可得,复何别之有耶?净土外别有禅耶?使果有之,则佛法二字自相矛盾,安有会入圆融之理哉?......净土,心也;禅亦心也,体一而名二也。儒释不二、禅教不二、禅净不二。不仅明本禅师是这样主张的,比他早的,如明教契嵩禅师,比他晚的,如明末四大高僧,都是如此。应该说这代表了宋以后中国佛教界的一个主流意识。英宗至治三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明通禅师便安慰他道:汝负老汉棒矣!了义禅师一听,常惊诧,是跟着明通禅师重新回到山上,在西禅庵里。非于住了义禅师发誓道:我七日不证,决去!于是,了久禅师便竖起脊梁,万缘放下,精勤用功,乃至废寝忘食。夜间为了防止昏沉瞌睡,了义禅师就坐在树枝上,通宵达旦。经过这样的苦修,不到七天,了义禅师终于豁然大悟。于是他欢喜踊跃,跑进死关,参拜原妙禅师。在关口,了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久,思聪禅师来到香岩山,参加坐夏(夏季安居静修)。在这期间,他用功非常精进,单提一个无字,字昼夜不息。一天,他忽然觉得整个身心,如子的四壁突然倒塌了一般,无一法可当情。当时,正好赶上铁山琼禅师从高丽回到石霜。思聪禅师于是前往参礼,请求印证。铁山琼禅师一见思聪禅师,便问:何处人?思聪禅师道:汝州。铁山琼禅师又问:风穴祖师面目如何?思聪禅师于是将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衢州(世今浙江境内)乌石杰峰世愚禅师,大慈止岩成禅师之法嗣,俗姓余,本郡西安人。世愚禅师少时从孤岳嵩禅师出家,从事扫洒之役,受具足戒后,即辞师游方参学。世愚禅师首先参礼了古岩纯、石门刚二位禅德,涕泪悲泣,向他们请教坐禅用功之要,之后,世愚禅师便依二老之教,隐于山中,终日兀坐如枯株。当时世愚禅师才二十五岁。此后,世愚禅师又出山,先后参礼了布衲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杭州净慈逆川智顺禅师,福州天宝法枢禅师之法嗣,俗姓陈,瑞安人。智顺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遍历禅席,后投福州天宝法枢禅师座下请益。法枢禅师令他参南泉禅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之话头。智顺禅师于是谨遵师教,奋志参究,以至目不交睫。一个月之后的某一天,智顺禅师上厕所,偶然看见园子里的葫芦长得很大,吊在藤上,迎风摆动,恍然大悟,顿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元长禅师又问:“死了烧了,向何处安身立命?”时蔚禅师道:“沤生沤灭水还在,风息波平月印潭。”元长禅师道:“莫要请益受戒么?”时蔚禅师一听,便掩耳而出。第二天,时蔚禅师随众参加普请(全寺大众一起参加劳动)。见到元长禅师,时蔚禅师便从地上拈起一块圆石头,作献珠状,说道“请和尚酬价。”元长禅师道:“不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同新禅师后投清安方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同新禅师入室请益。清安禅师问道:“欲穷千里,一步为初。如何是最初一步?”同新禅师便叉手进前。清安禅师道:“争奈脚跟不点地何!”同新禅师一听,便拂袖而出。后礼谒大明暠(gao)禅师。在大明禅师的杖拂之下,同新禅师虽多有资发,然心中疑滞犹未能尽。于是他又重新回到清方禅师座下。再经过清安禅师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际明悟禅师悟道因缘东普无际明悟禅师,金陵天界古拙俊禅师之法嗣,俗姓莫,四川安岳通贤镇人。明悟禅师二十岁出家,一度专习禅定,后住楼山。明悟禅师曾经参礼过清菩萨。清菩萨为他举赵州无字公案,明悟禅师一听,当下有省。从此以后,他便靠定这个“无”字,如一座须弥山相似,行住坐卧,常在定中。一日,明悟禅师正在坐禅,忽然间,光明洞照,身心俱忘,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慧旵禅师行脚至安溪古道山,见峰峦秀拔,嘉木葱茏,遂生卓庵终老之志。在这里,慧旵禅师影不出山,一住就是三十载。尽管慧旵禅师一直想韬光养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道誉却日渐隆盛。禅林尊宿都争趋座下,亲近请益。不多久,慧旵禅师卓庵之处不知不觉间便建成了一个很大的丛林。大明宣德年间,皇上特赐“东明禅寺”之额,并令度僧,以奉香火。一时门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楚山绍琦禅师悟道因缘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投子楚山幻叟荆璧绍琦禅师,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雷,四川唐安人。绍琦禅师自幼不凡,不好世乐,动止谨慎,寡于言笑。九岁丧父,遂从玄极通和尚出家学禅。玄极和尚初见绍琦禅师,知是法器,心中默而器之,经常相语终日。每次谈到修行的关要处,绍琦禅师总是跪着请益,以示求法之诚。但是他太过于聪明,知见很重,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善坚禅师偶然阅读《圆觉经》,至“身心俱幻”这一句时,疑情大起,自言自语道:“离此身心,谁当其幻?目前景物,非我之留,死去生来,安可息也?”宣德乙卯年(1435),善坚禅师来到贵州拥萝山,不久又从此入蜀隐修,胁不至席者数年。这样,善坚禅师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前后时间长达十余年,最后终于有所契入。明英宗正统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普慈禅师问:“上座何处来?”行脚僧道:“安溪。”普慈禅师又问:“安溪有人么?”行脚僧道:“虚白和尚(慧旵禅师)说法不异高峰。”普慈禅师道:“是谁?”行脚僧道:“宝藏(苏州宝藏持禅师)。”普慈禅师道:“有甚言句?”行脚僧于是举虚白和尚室中勘验学人之法语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毒峰本善禅师悟道因缘杭州天真毒峰本善禅师,金陵大冈月溪澄禅师之法嗣,俗姓吴,祖籍安徽凤阳,其父宦游于广东雷阳,因而生师。本善禅师十七岁出家,初投源明和尚座下参学。一日,源明和尚为他举赵州无字公案。本善禅师一听,当下便有所领解。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见处,告诉了源明和尚。源明和尚听了,非常惊诧,说道:“我二十年看个无字,如蚊子上铁牛。子才学做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谷禅师进一步问:“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汝向甚么处安身立命?”净澄禅师道:“云消山岳露,日出海天青。”云谷禅师确知他已经彻旨,遂予印可。大明天顺改元(1457),净澄禅师回到山西清凉山,不久道声远播。代藩(据守五台一带的藩王)曾邀请净澄禅师入内掖,感得光明烛照内外。藩王大喜,便命人在华严谷,特地创建寺院,名曰“普济&rd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一年,雪光禅师来到灵峰参加夏季安居。其间,雪光禅师曾闻僧举严阳尊者参赵州之公案,便向寂照禅师请益。[严阳尊者参赵州之公案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洪州新兴严阳尊者,初参赵州和尚,问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和尚道:“放下著。”严阳尊者道:“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赵州和尚道:“放不下,担取去。”严阳尊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松庭子严禅师悟道因缘南阳万安松庭子严禅师,邓州香岩淳拙文才禅师之法嗣,俗姓樊,河南缑氏县人。子严禅师幼时体弱多病,父母怕他夭折,便许愿送他出家。子严禅师九岁时投少林寺霁云禅师座下落发,十八岁受具足戒。子严禅师聪慧好学,通内外典,能诗善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当地的硕士鸿儒皆乐与交游,无不以法器期之。子严禅师曾经参礼过江月照、息庵让二禅德,皆有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