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才是布施的最高层次、最终目的,也就是说,转依实相心来布施时,正当布施的时候,在实相境界中没有施者、没有施物、也没有受施者,便是布施到彼岸的三轮体空——布施波罗蜜。像这样子布施才能双具功德与福德,也才能成就开悟明心乃至成就佛菩提果。如果想要求得世间福报乃至出世间果——解脱果或佛菩提果,都需要这一类次法的修集渐至圆满,也就是布施之 | admin 2018-08-13 |
![]() |
对于事相上面所行的仪轨,我们建议佛弟子对于身行放生业的时候,首先要对此众生说明归依三宝的好处,然后对众生进行三归依;但是这得要有一个前提,也就是自己的三归依戒乃是具足成就的,若是信受假藏传佛教而不曾在显教中归依者,是没有三归戒的,因为假藏传佛教是喇嘛教,他们所有的喇嘛们都不是僧宝;若是修习假藏传佛教喇嘛教双身法者,或者假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的诽谤如来 | admin 2018-08-13 |
![]() |
也就是说,菩萨因为开悟明心证得法界实相后不落两边而行于中道,并且以大悲心来修福布施;菩萨作这样的布施,虽然所布施的物品与他人相同,但是福德却会随著菩萨心的优劣而不同。譬如,舍利弗布施给佛一钵饭,而佛陀把这一钵饭布施给狗,请问这两个人谁得的福德比较多呢?答案是:佛陀布施给狗的福德比较大。虽然狗是贫穷田,但是因为佛陀是最上的功德田,所以施主的殊胜会让果 | admin 2018-08-13 |
![]() |
所以,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就依著各人的业种,以及上中下品的不同差别而对现出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果报,因此而有多采多姿、非常丰富而不同的生命情境,以及个人千变万化的际遇不同与差异。 从这一段佛陀的开示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短命报乃是与杀生的行为有著密切的关系。如果众生自己行于杀生之业而不放舍的话,或者劝导他人去行杀生之行,乃至看到他人正在行杀生业的时候 | admin 2018-08-10 |
![]() |
当七住位以上的菩萨找到自身的如来藏心之后,就能够时时现观他的体性以及作用,也能够确定他是不生不灭的,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著,不曾有一刻中断过,所以说他是实相法界,是本不生灭的涅槃彼岸境界。但是由他所出生的五蕴身却都是会世世坏灭的,而且由他所生的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现象法界,确实也都是虚妄不实而生灭无常的。能够像这样子现观的人,才能够说他的智慧 | 三摩地 2018-08-10 |
![]() |
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我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心,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中的菩萨修行,心中时时刻刻常生大乘善信,虽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而诸佛是已成之佛,勇猛的发菩提 | 三摩地 2018-08-10 |
![]() |
过去我总是没看懂印顺法师的观点,直到平实导师整体叙述后才明白问题所在,原来印顺法师说的法界实相是「灭相不灭」,是以空无作为最终,想来果然是一种断灭——国王的新衣就是无衣。没了实体,一切皆空,那般若有何本体可依而得?又有何涅槃不同于断灭可说呢?若以「灭相不灭」取代「如来藏」,本质上的断灭,会让菩萨留惑润生这件事是办不到的;一期生命结束就一切结束了,还 | 三摩地 2018-08-09 |
![]() |
】 4、《实相般若波罗蜜经》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为众生依怙相。为诸菩萨。说一切众生依怙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众生是如来藏。普贤菩萨体性遍故。】 5、《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众生悉有如来藏 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 6、《大法鼓经》卷下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复次迦叶。如有士夫。度 | admin 2018-08-09 |
![]() |
对一个已证悟明心的人来说,那就更能体会平等的真实义了;当我们自己身边刚好没有财物可以布施,也应该以欢喜心来随喜赞叹他人的布施,并且转依法界实相平等心的非境界,来现观施者、受者以及施物三者都无所得、平等平等;这样的布施波罗蜜,已非世间法的布施所能比。如果自己没有财物布施,或有财物而却舍不得布施,或看见他人布施时心中却不高兴,生起了嫉妒之心;又不相信布 | admin 2018-08-09 |
![]() |
大家想想看,别说第三转法轮的方广经典,光是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典都没办法懂得了,甚至于有人出家了六十几年,现在都要庆祝百岁寿诞了,却对般若经都严重的误会,那么一般人更是谈何容易呢?鼎鼎大名的大师——佛学导师——都误会而说第八识心以外另外有法,还说他讲的那个法才是真正的佛法;他创立新说,说有一个法性是真实存在的,那个法性是外于我们的 | admin 2018-08-09 |
![]() |
又如果「生灭灭已」之寂灭是真、是无生,那么过去世所生之阴界入灭了以后也有寂灭相,应该过去世就已经证得无生了,为何还有此世之出生及老死?又如果过去世所生之阴界入灭了以后之寂灭是真,是实相,那么实相便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相貌,然而生灭之法才有三世之相貌,无生之法从来就无三世相貌。例如有过去世生了又灭之阴界入,也有现在世所生之阴界入,将于舍报时坏灭, | admin 2018-08-08 |
![]()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 | admin 2018-08-07 |
![]() |
无论是六道凡夫众生,还是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等四种圣人的根本心,都同样是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的,因为是真如实相的缘故。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当六祖证悟明心的时候,不禁连续说了五个“何期”来赞叹如来藏。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大师法 | admin 2018-08-07 |
![]() |
但是佛法就只有这些吗?为什么我们学了一世就只知道这些?为什么我们参禅十几年还是读不懂公案、读不懂经典?二乘声闻、缘觉都已断了见、思惑烦恼,证得了二乘菩提,成为二乘圣人了,为什么还不是大乘法中的开悟圣者?虽不是凡夫了,为何还是被佛陀说是愚于实相的愚人?二乘无学因佛开示涅槃有本际,入涅槃以后非是断灭,虽知而不能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故名为愚。那些二乘圣 | admin 2018-08-07 |
![]() |
凡是没有悟、悟错了,而表示他已经证悟的人,他所说的法一定会落人断见或常见的一边,不可能是中道实相。虽然嘴里说他的法是中道,其实只是断见或常见,不离边见;这样在误说佛法、误导佛子;表面上看来,他说的法是对,其实似是而非,误导佛子走上了歧途;有悲心的人,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今世后世佛子被导入歧途?我们应将其摧破,以免这种邪见不断误导众生,势力愈来愈大。等到 | 三摩地 2018-08-06 |
![]() |
因为有了这个解脱的法,有了这个实相的法之后,才能够叫做“归依佛”。 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一天--他化自在天,这个他化自在天的天王他就叫天魔。那为什么他会是天魔呢?因为他有欲界爱,所以他会用他的欲界爱,希望一切众生都是他的眷属,他要把他系缚在欲界里面。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 | admin 2018-08-06 |
![]() |
此外,念佛应当从有相到无相,由权宜入实相。是故念佛人应当了知念佛有三种:一、念化身佛:即佛说阿弥陀经所载持名念佛。若得持名念佛三昧,感应时即见阿弥陀佛化身。二、念报身佛:即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修法。若得观想念佛三昧成就,便见阿弥陀佛报身庄严相好,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乃至极乐世界之依报庄严。三、念法身佛: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 | admin 2018-08-06 |
![]() |
那么如来藏是什么呢?祂是实相心,法界万法都从祂而生,如来藏是真实心,每一个有情都拥有一个这样的实相心。我们人类五色根也是由祂而生,五色根不是妈妈生的;你们这些妈妈们,有没有人认为“儿子是我生的”呢?没有喔!从此以后不能这样讲喔!世俗人可以这样讲,但你来到正觉讲堂以后就不能这样讲了!因为你只是提供那个环境,让他可以在你肚子 | admin 2018-08-05 |
![]() |
倘若说因为发了菩提心,亲近了善友、善知识,修学如来藏正法,亲证了自心如来藏,发起了般若实相智慧,能够观照到这个自心如来,祂的法相永远是本来解脱、本来的永远是无我的这样的来生出万法来运行,也不落于三界有的系缚中,也不落于一切无的这个空法中,那么在三世之中都无所得。因为这个如来藏法性与所生诸法的性相都是如如;因为如来藏自己本身是真如无我,归属于祂自己的 | admin 2018-08-05 |
![]() |
因为如来正法是依据法界实相而开演出来的,有不可攻破、不可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为根基;我们如果依照如来正法修行,就能够保证一步一步地往前进。如来正法是可以重复验证其真实性与可成就性的,也符合亲证者的现量与比量;因此外道以种种方式都不能找出如来正法的一丝错误,因此也不可能毁坏如来正法。在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所造的《灯影》一书中,有开示关于古代圣玄奘菩萨 | admin 2018-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