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其它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功德非常的大,能够对治业障所生的一切烦恼。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善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 | admin 2020-06-08 |
|
![]() |
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其它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功德非常的大,能够对治业障所生的一切烦恼。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善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 | admin 2020-02-21 |
![]() |
经常我会用对治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往往是先入了境界,再反观到自己种种心行,总是事后不断检讨再检讨,虽习气有淡薄些,但觉得进展缓慢,老是慢半拍,甚至慢了好几拍,也感到很累,因为一堆烦恼习气似乎永远也对治不完。有时,我会用删去法----忽略、不理会、转移注意力,虽烦恼会减少,习气也较易压伏,但我老觉得对慧力开展似乎不大。后来,上课听老师说这较偏定法 | admin 2020-02-21 |
![]() |
《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也就是说,实义菩萨以法布施,使得弟子众得到利益与安乐,并且要随时教导与教诫。四摄法中的爱语,最殊胜的就是应时说法,让弟子众乐于听闻受持,如说而行发起功德受用。所以随时教诫就是应时说法,应时说法就是爱语;要随着弟子起贪结、或起瞋结 | admin 2020-02-20 |
![]() |
人有业障就是贪嗔痴所至,因有贪嗔痴才产生无明,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对治法就是放下,但是放下不是逃避,逃避也不是放下,而是承担,这个承担就是对治。我们知道戒定慧是三无漏学,而贪嗔痴是三毒,我们观察众生就是有三毒,有贪有嗔有痴。戒定慧是圣人的果德,叫做三无漏学,就是说他无漏于三界的系缚与烦恼,所以说我们修行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要理,就是要教我们达 | admin 2020-02-18 |
![]() |
”“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瞻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其有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善知利根、中根、钝根——教钝根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纯淑;利根之人, | 三摩地 2019-07-20 |
![]() |
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功德非常的大,能够对治业障所生的一切烦恼。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也就是说,实义菩萨以法布施,使得众得到利益与安乐,并且要随时教导与教诫。四摄法中的爱语,最殊胜的就是应时说法,让众乐于听闻受持,如说而行发起功德受用。所以随时教诫就是应时说法,应时说法就是爱语;要随着起贪结、或起瞋结、起痴结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功德非常的大,能够对治业障所生的一切烦恼。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善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实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功德非常的大,能够对治业障所生的一切烦恼。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正觉电子报》第五期〈毕业感言〉中,曾略述末学修学佛法之心路历程,及在历缘对境中之对治法、修定法,到后来之自心现量等方法之尝试与体验。之后有师兄姐反应说看不太懂,总想找时间再说明一番,却一拖就是许久,实在惭愧。今仅针对上篇文章再作阐述,并加上最近之体验,希望能划下较完整之句点。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具知见与定力后,就可逐渐观行到自身七转识之粗重烦恼(微细之烦恼乃至随眠,待日久功深才能反观到)而生起忏悔心、反省心,想要汰除心中之贪瞋痴等染污种子,这是每位学人开始想要面对自我、修正自我(以前看不到,或不愿意看自我之染污)之必经阶段,却也是最辛苦之时期,因为这是意识我和末那我两种力量之交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也就是说,实义菩萨以法布施,使得众得到利益与安乐,并且要随时教导与教诫。四摄法中的爱语,最殊胜的就是应时说法,让众乐于听闻受持,如说而行发起功德受用。所以随时教诫就是应时说法,应时说法就是爱语;要随着起贪结、或起瞋结、起痴结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瞻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其有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善知利根、中根、钝根——教钝根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纯淑;利根之人,令得解脱。若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菩萨知彼对治法。烦恼染相心下损。善知诸法损。弥勒。是名菩萨善知诸法下。弥勒。云何菩萨善知巧方便。弥勒。若菩萨观察解脱胜处一切入。弥勒。是名菩萨善知巧方便。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知如是修行菩萨行者。能得菩萨最胜妙果。弥勒。过去一切菩萨亦如是。未来一切菩萨亦如是。现在一切菩萨亦如是。修行菩萨行得菩萨妙果。弥勒菩萨言。世尊。如来常说无余涅槃界中。一切受灭尽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