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是故学人应以尊师重道为首要,法上有疑义应虚心请益亲教师,不当自以为是,妄想以掷筊来作定夺,当知魔众必得其便;但若仍执意掷筊时,应前往正法道场或真正佛菩萨住持的寺庙(例如龙山寺)为之。 (九)修学正法,巩固如来法城 学人供奉三宝,最为吉祥,昼夜不离如来,学习如来因地菩萨六度万行,忍辱心决定。除了前文提示的常在自宅迴向冤亲债主及开示往生淨土正理, admin

2022-06-23

  平实导师的内心对于儒家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伦理,也是十分认同的,这在世间法中本也是理当如此的;然而谈到尊师重道,我们要说的是,尊师固然很重要,但是相对之下,法道是应该要更被重视的。平实导师在今世开悟之后,逐渐在定中看到过去世与祂师父之间的种种往事以及情谊;而平实导师今生与祂师父之间的互动,其实也不是局外人所了解的。平实导师今生在离开某禅寺之 admin

2020-07-15

  只要学人肯尊师重道,即使仅只勉强压伏习气,至少不谤大乘,如此广积福德,必可安住。又于此众生巨大共业中,实欲抓住复兴中国大乘佛法的契机,为了确实把握这难得因缘,平实导师便设法让更多学人证悟,一来壮大正法教团规模,无须再担心后继无人的窘境,二来可藉此(充足的正法人才及规模)建立教团行事典范及得以长久稳固的规矩,一举延绵正法到此后的三百年乃至一千年,甚而 admin

2020-07-12

因为在菩萨道里面,因为是要生生世世的修习,所以尊师重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和尚跟阿阇梨在我们的菩萨道上,都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大恩人;这个状况下,如果我们还对这样的恩人有所恶行的话,那这个很明显的,就是菩萨道上面的大逆不道,所以会列成七逆罪里面的其中两项。那最后一项跟五逆罪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说,五逆罪里面最后一样讲的是破和合僧;可是在菩萨的这个七 admin

2019-07-03

如果连等觉菩萨尚且不会如此作,那现在的我们,能够从根本上师得法后,再以佛法乃释迦牟尼佛所传,你不能够独占,又不是只有你能弘扬为理由,而另立门户分裂僧团,破坏正法,只为好为人师么?再以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为口号,掩饰自己贪着世间名闻利养之欲心吗?如果等觉菩萨在佛世时尚不会如此作,请问我们的修证有比等觉菩萨高吗?结论:世间法也讲尊师重道,更别谈佛门更重视 admin

2019-06-29

尊师重道的榜样:真净(宋朝真净克文禅师)和尚,有时遽唤侍者,将老和尚来(把我师父黄龙慧南禅师的遗像请过来)。侍者将南禅师真(遗像)展开,净以手加额云:不是这老和尚岂能如此?辄颦蹙(pincu)半饷却戒收之,每每如此。师(宋朝大慧宗杲禅师)每岁得时新,必先供佛及圜悟(圆悟克勤大师),然后敢尝。谓左右曰:非佛与老和尚,我安得如此? admin

2019-05-30

更何况导师初学佛受过圣严法师的教导,全都是与实证佛法相违背的,他自己参究证悟所得的如来藏,从来不是圣严法师所教、所弘扬的,究竟是什么地方欺师瞒祖了?难道恭维邪见、赞叹外道,背弃佛陀、背弃正法,才是尊师重道吗?难道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那些善于世间法、世间道理的大师们不知道吗?非也,导师动了他们的奶酪,导师是《皇帝的新装》中敢于讲真话的孩童;揭露真相断别 admin

2018-11-10

这样子不仅不是「尊师重道」反而还是「欺师灭祖」的行为;何以故?你明知师父有破坏正法的事实,却欺瞒师父不让他有机会改过向善,是为「欺师」;你明知道师父破坏正法、误导众生,你却冷漠以对、不闻不问,继续让师父破坏正法误导众生,最后佛教的未来就会断绝在你师父与你的手中,是为「灭祖」。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直言不讳的跟师父把话说清楚,希望师父能以「法身慧命为重 三摩地

2018-07-23

我说••很好!你就去学做人、去修集福德吧*●因为他不懂尊师重道,真的须要好好的学做人啊!在大乘法中的福德也不够,悭贪之心还很重,他真的需要好好的再补修福德啊!有的人则说我们同修会成立以后,我们作人怎么样的不好,所以他们说:佛法修得再好也没用,作人都作不好,所以我要停止学法,要去修集福德。意思是说我作人作得不好。那么我作人不好的话,究竟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3

“信受正法(佛陀所说的真实义),依止真善知识,尊师重道,依教奉行。”这是我去求受上品菩萨戒之行中体认最深的,也是我们修学佛菩提道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基本的心态与观念。过去我看平实导师的书,曾多次在书中看到平实导师提起“同修会曾经发生过三次法难”;当时的我,认为那是同修会的事,与我的关系不大。这次在学戒的课程中,张老师说:“平实 三摩地

2018-07-23

”那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有这个愿,当你发愿往生极乐,得八地以后,或者得初地以后,你还想回来说第一义法度众生的话,释迦牟尼佛看你因缘具足了,他也会帮助你不离极乐而在这里度众,释迦世尊有这个愿嘛!7、尊师重道方能禅净圆融最后我们要说,修学禅净圆融、禅净双修的法门,必须尊师重道。诸位来到十方禅林学法,传法的师父也是倾囊相授;但是诸位来到这里,一定要尊师 admin

2018-07-21

”那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有这个愿,当你发愿往生极乐,得八地以后,或者得初地以后,你还想回来说第一义法度众生的话,释迦牟尼佛看你因缘具足了,他也会帮助你不离极乐而在这里度众,释迦世尊有这个愿嘛!7、尊师重道方能禅净圆融最后我们要说,修学禅净圆融、禅净双修的法门,必须尊师重道。诸位来到十方禅林学法,传法的师父也是倾囊相授;但是诸位来到这里,一定要尊师 三摩地

2018-07-20

目录一、前言1二、禅略说1(一)什么是禅?1(二)禅应如何修行2(三)禅悟的实质4(四)关于禅的简略辩证51、禅不同于禅定52、做主的一念心非禅63、能知能觉的妄心不是真心64、呼吸不是真心65、虚空不是真心66、入定的能看的心不是真心67、无所不在的能量不是真心78、永远不变异的心不是真心79、感觉或见闻觉知性不是见性7(五)学般若禅须知71、必须要修集福德资粮72、必须修 三摩地

2018-07-20

尊师重道,尚如此之诚。故得学成德立,玫生前没后,令人景仰之不已。至于弈秋之诲弈也,唯专心致志者胜。痀偻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观之,学无大小,皆当以诚敬为主。而况如来于往昔劫中,欲令众生,同成觉道。以无缘种,莫由得度。因兹普现色身,垂形六道。种种方便,随机利物。千门具启,一道同归。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 三摩地

2018-07-20

2.尊师重道,护持奉事,坚定信仰,不疑不退。3.护持同修会之持续发展,不遗余力。4.弘护,尽未来际。以上列述,内外照应。凡所作为,回向净土。际纷争不已、扰扰不安之世,亦足所以安心,亦所以立命矣!此我三年来,来学共修之心得,既未深造,是无高论。此其间,莫大之感受,厥为导师悲智洪深度众之风范,戒行皎洁,定若泰山,宗通说通,智慧如海。《诗经──小雅》云: 三摩地

2018-07-20

发愿尽形寿追随萧导师门下学习,终不自满;尊师重道,克尽职责;以师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护持,上报佛恩、师恩;恳祈韦陀菩萨作证帮忙。发愿现身说法,将过去轻慢在家胜义菩萨僧之行径,广传有缘的出家同道,令其舍弃慢心,进入正觉之门学习;并视其机缘,护持引导,令其回小向大、发起菩萨种性,共同成就佛法大业;恳祈韦陀菩萨作证帮忙。在外道知见流毒弥漫,邪说横行的 三摩地

2018-07-20

尊师重道,不可起慢心……。”感恩平实导师开示的方便施设,才能次第的增长定力,逐渐具足破参的条件;“还要感恩亲教师的摄受教导,为守护众生而隐覆密意,使众生在因缘成熟之际得以开悟。”主三和尚的这一席话,让明了荷担如来家业的任重道远,然而就在锻炼砥励的过程中,才能成就菩萨道,进而迈进成佛之道。四、结语饮水思源永归命,得法常念 三摩地

2018-07-20

然于真悟之人而言,悟后仍作是语者,则有大过,是故,洞山禅师对其太长老加以喝斥,不留情面;学人不可因此便言洞山为傲慢、为“不尊师重道”也,此斥能令其太长老增进般若智慧故;若是世谛流布,亦能增益后世已悟之人故──假使后世真悟者能参究亲知其中缘由。且道:洞山禅师之太长老云“过在动用”,有何过失?便致晚辈洞山之喝斥?若有真悟之人问著,平 三摩地

2018-07-20

惠明将军因卢行者而开悟之后,即认卢行者为师;为尊师重道故,避开惠能大师名讳,改名道明禅师,不复名为惠明。星云所说此一段语,虽非正说,然而亦有正理:“慧(惠)明在六祖惠能言下觉悟,但如果没在弘忍大师门下多年,可能不会有今日的觉悟?木有本,水有源,当下的一刻,原来是从历史时间中得来的。”正可提示那些忘恩负义、欺师灭祖之学人:“木有本、水 三摩地

2018-07-20

此是一切真悟者之亲眼所见,现观一切贵贱众生之真实心平等平等,尚且不分三界六道众生高下,何须更分出家在家之贵贱?在家众尊重出家众之弘法任务,出家众尊重在家众之护持,如是互相尊重,佛教方能得兴;非单由出家众能兴佛法也!亦非单由在家众能兴佛法也!若出家众中无有,当由在家众身负住持之任务,当由在家众将传回出家众中;出家众既由在家众证得,不应翻来排挤传与之在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2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