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佛说:“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做形相,令其人目自见之。”这就是表示无量清净佛——阿弥陀佛本来没有形相,但是为了度化接引临命终的人,所以化现出一个形相,那个形相并不是真的阿弥陀佛,只是用那个化现出来的形相作为接引众生的一个方便而已,那并不是阿弥陀佛真正的法身,因为法身无形无相。3、不可以废净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四中,佛有一段话说:你们在这个地方行善布施、对人有恩,修学各种功德,能够不犯我所制定的各种禁戏、能够修忍辱行,能够修学以心禅定,能够修学般若智慧,互相辗转教化,这样努力修行而斋戒一日一夜的话,胜过在无量清净佛国修一百年。请问:在极乐世界修行是不是很慢?是很慢。因为在莲花里面要住很久,花开见佛以后还不能了了分明,闻法证果需要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无量清静平等觉经里面说,有佛光芒十丈,有佛光芒百丈,有佛光芒照射千由旬,有佛光芒照射一个大千世界,有佛光芒照射无量无数的百千世界。无量寿佛的圆光,就像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银河系。无量寿佛的圆光范围是百亿个银河旋系。身旁圆光就有这么大,所以能光照无量无数世界。然后再想他的圆光里面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化佛,每一尊化佛的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佛说: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做形相,令其人目自见之。这就是表示无量清净佛——阿弥陀佛本来没有形相,但是为了度化接引临命终的人,所以化现出一个形相,那个形相并不是真的阿弥陀佛,只是用那个化现出来的形相作为接引众生的一个方便而已,那并不是阿弥陀佛真正的法身,因为法身无形无相。3、不可以废净土法门而独尊禅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起不灭,得平等法。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而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受持如来甚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等”者,平等一相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二者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二疑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何乃舍此求彼,欲生西方?经云:“心净则佛土净,欲求净土,当先净心。”何乃不求净心,而求净土?答:欲生西方者,谓是舍此而求彼。则不欲生西方者,独非舍彼而求此耶?若云彼此两无所求,是执断见矣〖断见,认为死后身心永灭的邪见〗。若云彼此两无所舍,是执常见矣〖常见,认为世间万法及自身心永恒不灭的邪见〗。《维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般平等唯心土,贵贱贤愚没两途;漆桶要教连底脱,大家齐用着工夫。机动籁鸣唯自然,不谈净土不谈禅;若于句外同相委,百八摩尼一串穿。〖据《大正藏》附本、《莲华世界诗》参校〗附:中峰禅师《净土诗》序莲池大师净土之为教大矣!昭揭于经,恢弘于论,穷微极深于诸家之疏、传、辩、议。而羽翼其间者,又从而赋之、辞之、偈颂之、诗之。诗也者,又偈颂之和声协律、委婉游扬,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天上人间元不隔,相参错,圣凡平等同圆觉(上三句说尽同居超胜)。长见宝华空际落,朝朝暮暮闻音乐。衣食自然非造作,香台阁,遍周国界常宽廓(具总、别二义)。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随有愿求无不获,何劳索,珠衣绮馔黄金宅。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非穿凿。白蕅华中胎可托,三生约,如今岂可轻抛却。听说西方无量乐,君王便是如来作。不立三光并五岳,除沟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般平等唯心土,贵贱贤愚没两途。漆桶要教连底脱,大家齐用著工夫。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期。警世茶倾三奠复三奠,一个骷髅烧未干。业识又钻皮袋去,铁人闻也骨毛寒。警世(元)石屋茅檐雨过日头红,瞬息阴晴便不同。况是死生呼吸事,黄昏难保听朝钟。劝世念佛颂(宋)无名杀业怨家渐债多,将何词理见阎罗。教君一路超生法,不如知悔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有道俗,贵贱贫富,皆须平等,不问怨亲,与佛教相应。若无此心,发露忏悔,尽形为期,死生不移。如是等人,前念回向,后念即觉。如子忆母养子不辞劳倦,不避辛苦,寻即往看。若能如是者,始大慈悲,意业清净,平等如虚空。三业六根如是等行,依戒律如法修行。所违触者,不可一一具陈。唯愿正念正回向,慈悲深信,决定至诚不退。若与言教不相应,纵令念佛,共不能救,罪亦不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真慈平等,即佛业。若心净,即香台宝树,净刹化生。心垢,则丘陵坑坎,秽土禀质。皆是等伦之果,能感增上之缘。是以离自心源,更无别体。欲得净果,但行净因。如水性趣下,火性腾上,势数如是,何足疑焉?《净土十疑论》后序陈瓘人心无常,法亦无定。心法万差,其本在此。信此则遍信,《华严》所以说十信。疑此则遍疑,智者所以说十疑。出疑入信,一入永入,不离于此,得究竟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是故言:“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回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远离嫉妒得平等心。于一切田心无优劣。亦复不见我能行施彼为受者。作是施时一切天龙鬼神阿修罗夜叉干闼婆等不能为障。唯除三种。所谓五逆。诽谤正法。毁呰圣人。此三种罪。一切圣人神力不加故有障碍。若行尸波罗蜜时。常勤精进住忍辱中。得欢喜心得随顺心。怜愍众生犹如一子亦如己身。常为一切圣人之所赞叹。常为诸天释梵四王龙神夜叉人非人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礼拜供养得 | admin 2018-07-20 |
![]() |
平等无异。自心作佛。离心无佛。乃至三世一切诸佛。亦复如是。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常见如来。亲承供养。按此。与观无量寿佛经相发。修净业者。其毋忽也。文殊师利。或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何成平等。答。唯心净土者。了心方生。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极乐佛土。故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着境祇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十疑论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及一切善心。常当守护。更要离非梵行。断恶律仪。鸡狗猪羊。慎勿畜养。畋猎渔捕。皆不应为。当知极乐国内诸上善人。良由舍弃恶缘。修行善业。获生净土。不退菩提。念佛之人。当随佛学。应以去恶取善为务焉。一云。凡修念佛之人。欲生净土。每念世间。一切无常。成必有坏。生必有死。若不亲闻佛法。则舍身受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诸佛菩萨平等光中。有有缘无缘。及缘中浅深久近之异。缘分差等。化辨从违。若或无缘。徒劳引领。此所谓法界缘起也。是故建化门中。只论系珠一义。如法华妙典。广谈宿因。先圣以四释阐明(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而必以因缘居首。由缘匪一。故教网弛张。由教无方。故恩德贯彻。由恩不可穷尽。故得消归自己。领纳家珍。故知因缘即第一义。是旨也。精研藏教。备考群宗。由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二次禅三,由于悟了,所以能听懂机锋:那么犀利、自然、贴切、灵活、现成,若纪录下来,简直就是一部现代版公案;若非宿世当大禅师,如何能如此引导?而且把一颗心系在每个同修身上,无私无我,众生平等。只有付出,不接受供养、顶礼,既不为名,亦不为利。在禅堂内忙完,又要为洗澡水锅炉有问题忙碌;没架子、谦恭、和气、耿直……,完全是大菩萨的风范。一般说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