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的人福报大,遇到了真的善知识,在一年两年之中就开悟明心,乃至见性。这样的人最忌讳的是对于了义的法生起慢心,因为得的太容易了。所以他就认为所谓了义之法,求之不得的法,也只不过是如此而已,慢心就生起来了。其实,一切修学佛法的人,想要明心乃至见性,都必须要很多劫,精勤努力去求才能得到,这不是一生、两生、十生、百生、千生的事情。就像我们一般人买奖券中奖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开悟明心之前,有一个部分修证的内容是跟二乘人是相通的,那就是断我见的部分——分证解脱果的一部分;然后菩萨主要是在般若慧上的修证去努力,而不急于在解脱果上进一步去修证。可是,这样的修证并非不进一步去解脱果,而且是最后反而胜过阿罗汉、辟支佛在解脱果上的修证的证量。这是怎么说呢?因为,菩萨努力在般若慧上的修证的同时,分分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就变成类似于我们之前在讲到一个鬼神道,鬼神的势力神通是不是比佛大的时候;谈到了谛闲法师的,他一个大所作的一样,原先修行还没有问题,可是既无断身见、不断我见,也没有证得开悟明心。那当然因为他的名声慢慢增广之后,有了供养、有了名气起了这种贪爱执着,而忘了出家人首要的职务,是要识心达本、是要来弘法利众,起了这个名利想,所以说落入了鬼道,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而论,不唯是持戒清净及犯戒的凡夫出家僧,我们四众不可以公然诃举其身口意之犯戒过失;那请问示现在家相及出家相的“胜义僧”,是不是亦不可诃举其身口意之犯戒过失呢?仁者自当举一反三、可想而知!因此不可说“僧”之身口意过失者,亦包含在家相之“僧”在内,故只要是在家人,能证初果以上,乃至开悟明心者,亦不可说其身口意上或犯戒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会称为瑜伽宗呢?因为法相唯识宗这个法义具足叙述了世出世间诸地的瑜伽师的境界,而瑜伽师其实就是禅师——禅师不是只有悟了如来藏,只得到总相智开悟明心的一个境界。瑜伽师因为悟了如来藏以后,所以因为如来藏的正理了知了以后,慢慢通达了唯识,慢慢进入了见道位的通达位;进入到见道位通达位以后,进入了初地、地地进修,地地进修的各种境界,这个就是瑜伽 | admin 2018-07-22 |
![]() |
因为这样子的缘故,一定会令般若宗堕于玄学,一定会令般若宗堕于玄学里面的一个玄思、堕于学术的一个思惟里面,会让如来藏的义学理地完全断绝掉,让众生没有办法真正的进入如来藏——开悟明心的一个境界,乃至于没有办法真正进入参禅,因为参禅的方向已经完全错误了。因为参禅的方向错误,就是导因于、就是来自于因为我们错指意识心、错指意识心的各种变相为常住心, | admin 2018-07-22 |
![]() |
如果对于般若产生误会的人,不但对于佛菩提道会产生误会,也将会对于二乘的解脱道、对于二乘菩提会产生误解;那对二乘菩提产生误解,也将无法断除我见,入二乘的见道位,更何况是进入大乘别教的见道位——开悟明心!所以,各派各宗如果想要通般若的话,想要会通般若的话,一定要证悟同于禅宗所悟的这个自心如来藏,必须要证悟自心第八识如来藏。那有人说,“其 | admin 2018-07-22 |
![]() |
所有一切佛法的修行,也就是说别教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它的最主要的一个门槛,就是禅宗开悟明心证悟如来藏的这个门,它是最主要的一个入道的关键。所以一切宗派种种法门的修行,如果能够悟得自心如来藏,那这个法门就是禅宗的法门,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个顿悟自心的历程,不知道自心是什么,就不能会通般若中观;不能通般若中观的人,就没有办法证入初地的无生法忍, | admin 2018-07-22 |
![]() |
比方说,我们就拿菩萨要开悟明心所需要的准备工作来讲,要开悟明心的时候,除了福德要具足,并且智慧要熏习正知正见之外,除了这两个之外,你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力;你如果没有定力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实际去参究。这个所需要的定力,其实就可以对应到我们说的止观的“止”这个字上面。那观呢,我们可以说,菩萨在破参明心的时候,在止的这个基础上面,去用思惟观去寻 | admin 2018-07-22 |
![]() |
那我们不论要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乃至要入地,菩萨道每一个阶位都有所需要的福德!因此我们应该要努力修集六度,努力摄受众生摄受佛土,摄受众生行菩萨道,如此我们的福德才会增上!才能够慢慢自己的大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正钧老师)即便终日为三餐奔波劳苦,也不要忘记护持正法,努力培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证根本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佛教以外的人都不曾听说过阿赖耶识的名词,更不要说去实证祂、去体验祂的运作了。通常人们感觉到的心只有一个,也就是见闻觉知、能分析思考的心,称为意识。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二)克勤大师这一段开示的意思是说:自从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世尊将涅槃妙心咐嘱给金色头陀迦叶尊者之后;历经西天28祖的代代相传,一直到达摩祖师来到东土开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有缘的众生方得以闻熏修学这个可以使众生立地成佛的无上法门;这个开悟明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不论凡圣久近,只要根器相投、一念相应,便能找到自己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后次第进修,在十住位时可以眼见佛性(成就如幻观),这样十住位的修行,就称为习种性的菩萨!表示说这位菩萨虽然开悟明心(或见性)了,但是习气仍然很重,而且他要继续修学熏习的法道仍然很多,所以称为习种性。十住位之后就要修学十行位。十行位又叫作十长养,十长养就是要长养我们成为菩萨应该有的圣性,而不是长养凡夫性,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具足菩萨种性。这个十行位所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义菩萨的第一要件就是要能听受深义,深妙法义能够听受;因为一般人听了以后心里面就会害怕:听说正觉讲堂在教人家开悟明心见性,可是我不敢去啊!因为我的根器不好,哪有可能明心见性?去了可能会闹笑话,所以不敢去听。你敢来听深妙法而不退转,是初步成为实义菩萨了。第二种实义菩萨的条件是乐近善友。换句话说,就算已经离开了恶友,却说:我自己在家读经、读论就好了,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广修善业而不修禅定、不知或不求断我见,更不知或不求开悟明心,此种精勤广修十善慈济众生而不谤法之行,未来世就只能生到欲界天享福,但是当此行善的福报在来世生天享完后,剩下往世所造微小恶业种子仍然收藏于自心藏识中,因此天福享尽后就得下堕于饿鬼道或人间的畜生道中受报。又如凤山寺的《广论》班学员们,以佛法之名,努力为藏密经营赚钱之事业,以所得利润拿去资助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它的真相与秘密又如何?若确如这些密教文宣所吹嘘的神奇,为何不曾于显密文献中看到“持诵”此六字而断我见证初果,或开悟明心证真如的实例?却多半是在消灾解厄、趋吉避凶上祈求?而应验与否,却未必皆如人意?面对藏传佛教传统上习惯于唱高调、吹牛皮而无真实受用,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视这六字的内涵是“真言”或“妄语”?是“明咒&rdqu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证根本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佛教以外的人都不曾听说过阿赖耶识的名词,更不要说去实证祂、去体验祂的运作了。通常人们感觉到的心只有一个,也就是见闻觉知、能分析思考的心,称为意识。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义菩萨的第一要件就是要能听受深义,深妙法义能够听受;因为一般人听了以后心里面就会害怕:听说正觉讲堂在教人家开悟明心见性,可是我不敢去啊!因为我的根器不好,哪有可能明心见性?去了可能会闹笑话,所以不敢去听。你敢来听深妙法而不退转,是初步成为实义菩萨了。第二种实义菩萨的条件是乐近善友。换句话说,就算已经离开了恶友,却说:我自己在家读经、读论就好了,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的见道就是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阿赖耶识(如来藏识)。七住位的修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七住位的开悟证得阿赖耶识本心,是正式修学佛法的起点,此后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所证的第八识心阿赖耶识为基础的,所以,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七住位的开悟,就像一道门槛,七住位开悟见道以前的持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不过悟前不知不证,唯有大乘见道(开悟明心)时方能实证。凡夫熏闻信受。本来者,无始劫以来就在,而且是“自己就在”不是缘于他法而生,是为“不生不灭”。自性者,自由其体性永无变易。最重要的一个体性就是“能生万法”,这些体性,也是本来而有的,不变易的。所以叫“自性”。若是因缘而生的法,必无自性可言。因为因缘散坏之时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