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经过前面信、进、念、定、慧等五力的进修,心性渐渐转变,已经快要破参了,他的所说所行也如同诸佛一般;这时候虽然还没有开悟明心,但对于第一义谛妙法,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时由于心性的转变,使得他的容貌显现出如同诸佛一般的慈悲和智慧相,这时的心地都不再歪曲了,而能安住在之中,这就叫作正心住。也就是说,菩萨修行到了这个地步,在身心之中已经能够以菩萨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宗的参禅也是一样,一定要自己真参实究,加上有正确的禅法知见,就这样子突然间找到了,而且有智慧确认是正确的,是没有错误的,这时就称为开悟明心实证般若。所以,般若的难悟难证,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般若的见道,是一念相应而悟入的,不是经由思惟而渐渐增加出来的。有人依凭学术观点来理解佛法,就批评禅宗那个法都没有一个次第,一悟就说那就是了,然后禅宗的禅师就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经过前面信、进、念、定、慧等五力的进修,心性渐渐转变,已经快要破参了,他的所说所行也如同诸佛一般;这时候虽然还没有开悟明心,但对于第一义谛妙法,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时由于心性的转变,使得他的容貌显现出如同诸佛一般的慈悲和智慧相,这时的心地都不再歪曲了,而能安住在之中,这就叫作正心住。也就是说,菩萨修行到了这个地步,在身心之中已经能够以菩萨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盲目崇拜名师而被人牵着鼻子走向歧路,不懂得回到的道路来,一直走下去都是在佛法的大门外绕来绕去,不知要到何时才能断我见,想要开悟明心亲证实相,更无可能,却一直作着开悟明心的佛门大梦,那就是太可悲了。(待续)--------学佛的觉醒(连载三) (原标题:我见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公案记录了禅宗祖师参禅开悟的过程,学人可以参究公案——为何祖师这样能够悟入?话头(或公案)又分几类:第一类是有关开悟明心的话头。譬如念佛的是谁、喝茶的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等,参这一类话头,如果一念相应就开悟了。第二类是有关佛性的话头。譬如说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等等,参这些话头,若破参开悟,佛性就现前了。话头有的直接,有的间接,学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可是这里面有个道理,你若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找到如来藏而开悟明心了。一般人被喝出去以后,总是弄不清楚:临济禅师到底是什么心行?猜测不到临济义玄禅师心里是什么想法,根本就弄不清楚。可是等你破参了,你就知道:原来如此。可是在你说原来如此这四个字之前,一定要挨过很多棒、很多喝,才能够懂得为什么是如此,这时般若的智慧就出现了。因此,法归于一的时候,法就是指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经过前面信、进、念、定、慧等五力的进修,心性渐渐转变,已经快要破参了,他的所说所行也如同诸佛一般;这时候虽然还没有开悟明心,但对于第一义谛妙法,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时由于心性的转变,使得他的容貌显现出如同诸佛一般的慈悲和智慧相,这时的心地都不再歪曲了,而能安住在之中,这就叫作正心住。也就是说,菩萨修行到了这个地步,在身心之中已经能够以菩萨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有人说我见断了就是开悟明心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我见断除只是把五阴给否定掉,把意识觉知心给否定掉,并不是证得如来藏啊!怎么会是开悟明心呢?又譬如有人主张说,应该要活在当下。然而,活在当下的仍是意识觉知心,并不是第八识如来藏啊!显然的,这都是由于知见上的颠倒而产生误导众生的行为;连我见都还没有断除,更遑论要开悟明心实证如来藏了!像这样子连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明心见道乃是资粮与加行的果,乃是了因,而菩萨种性的具足乃是生因,所以菩萨种性更是重要;因为有了菩萨种性,明心见道只是迟早的事情;若没有具足见道应有的菩萨性,想要开悟明心是不可能的,纵使悟了还是会退失而谤法的;这个部分的法义,在《优婆塞戒经讲记》有多处开示,无尽灯网站那位善知识的说法是符合正理的。故在此劝请大心的菩萨,欲自己道业所需的菩萨性,当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你如果想要获得这三德,希望可以快快乐乐的学佛,那你就得要设法实证如来藏──禅宗所讲的开悟明心,也就是进入大乘的见道位中。当你进入大乘的见道位以后,你会更辛苦,但是也会更快乐;因为,进入了大乘佛法的殿堂──进入了佛家,你将会发觉:“唉呀!好多的珍宝都是要送给我的。”确实都是要给你的,你要一直不断地把它们搬回你家中;哪个家呢?你心中这个家。佛 | admin 2018-07-21 |
![]() |
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心的位阶了,明心就是开悟明心。我们要强调佛陀这个开悟明心,是最后身菩萨的开悟明心,这个所悟的境界绝对不是我们在菩萨位阶里面,七住位的开悟明心的那种开悟明心。实际上那个开悟明心是属于大彻大悟、完全了悟的那个状况!当祂开悟明心的时候,这个时候祂就会发起大圆镜智,并且同时会具足上品的妙观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心的位阶了,明心就是开悟明心。我们要强调佛陀这个开悟明心,是最后身菩萨的开悟明心,这个所悟的境界绝对不是我们在菩萨位阶里面,七住位的开悟明心的那种开悟明心。实际上那个开悟明心是属于大彻大悟、完全了悟的那个状况!当祂开悟明心的时候,这个时候祂就会发起大圆镜智,并且同时会具足上品的妙观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是用手按地,用手按地之后接下来就等于是到了明心的位阶了,明心就是开悟明心。我们要强调佛陀这个开悟明心,是最后身菩萨的开悟明心,这个所悟的境界绝对不是我们在菩萨位阶里面,七住位的开悟明心的那种开悟明心。实际上那个开悟明心是属于大彻大悟、完全了悟的那个状况!当祂开悟明心的时候,这个时候祂就会发起大圆镜智,并且同时会具足上品的妙观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其意识即转生下品妙观察智,意根转生下品平等性智,仅六、七二识转识成智,而且是下品转,进入八地时方能中品转。最后身菩萨于菩提树下明心时,第八识转生大圆镜智,六、七二识转生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复于夜后分,睹见明星而眼见佛性,前五识转生成所作智。故三身四智须至佛地才能,并不是第一次明心见性时就具足了,祖师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即禅宗之破初参——开悟明心。此是大乘般若之无生忍,能忍知觉心外别有如来藏心之本来无生、未来无灭,故名大乘般若之无生忍,依此忍故,能忍色身之我为无常苦空无我,能忍有念及无念觉知心之我为生灭变异、为假我,能忍“受想行觉”等知觉性为假合幻有,如是名为大乘般若之法智忍,依此忍故而生法智,名为大乘人无我智。然此唯是法智,仅知如来 | admin 2018-07-21 |
![]() |
如来藏虽然具有空性,大乘的行者却又可以通过参禅的方法触证到它的存在,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在禅宗里叫开悟明心。开悟明心后,观察所悟的自心真如(阿赖耶识),观察它的性相体用等就能产生般若智慧,此般若智慧有三种层次:a、总相智,就是七住菩萨的开悟明心,找到自己的真如。知道了真如是什么、以及它的体性,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称之为大乘真见道。b、别相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你如果想要获得这三德,希望可以快快乐乐的学佛,那你就得要设法实证如来藏──禅宗所讲的开悟明心,也就是进入大乘的见道位中。当你进入大乘的见道位以后,你会更辛苦,但是也会更快乐;因为,进入了大乘佛法的殿堂──进入了佛家,你将会发觉:唉呀!好多的珍宝都是要送给我的。确实都是要给你的,你要一直不断地把它们搬回你家中;哪个家呢?你心中这个家。佛都不吝惜,都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意思是说,菩萨在七住位时开悟明心亲证实相,打破了无始无明,但是由于无始无明还没有究竟的断尽,所以有苦集;但对于实相心如来藏却是已知已证,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入的去修证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法,所以说菩萨也有苦集圣谛。各位菩萨,在说过苦圣谛与苦集圣谛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苦灭圣谛。《大乘义章》卷十八云: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宗通又名自宗通;大乘佛子修学佛法,若已满足信心,具备福德资粮者,当以大乘见道为第一要务;大乘见道即是禅宗之开悟明心。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宗通之初步入门,然犹名为习种性菩萨,虽得证悟而有见地,仍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依八识论为前提,大乘佛菩提道的修习,此世多能开悟明心;二道皆可实证。3.依六识论为前提而修行者,声闻解脱道的修习,尽劫亦不能断我见、不能实证初果,永被三缚结所系;依六识论修习佛菩提道(参究禅宗以求证悟般若),必堕意识境界中,永劫不能实证如来藏,无法证得第八识的真如法性,不能生起实相般若智慧。所有六识论者精进修习佛法,皆必偏差而枉修一世。二、必须重视方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