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摘自平实导师述《禅——悟前与悟后》,有意请阅法宝者,请入:正智书香园地:)(原标题:解行证开悟的表象与实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书《禅——悟前与悟后》则是对一切发大心度众而求明心见性之有信心禅子而说。发大心之禅子为自度度他,故应修道。为修道故,应先求见道。菩萨见道即是开悟,开悟即是明心,所谓明心即明我真心、明一切有情之真心,明三世十方诸佛之真心,明心之后便能见性。明心见性则断三缚结,永不入三恶道。复于见性后求破牢关,或先深入教典学四悉檀。以四悉檀为方便,将自心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常常有人在破参前,觉得自己是开悟了,可是他脚下浮逼逼地不实在;等到后来真的参出来了,体验过了就会觉得很实在,所以当你问他:“悟前与悟后的感觉怎么样?差别在哪里?”“太实在了,很真实。”假使是听来的,虽然知道密意了,绝对不会有真实感;因为他没有体验,无法如实分清楚蕴处界与如来藏之间有什么关联,如何互动;所以他一点真实感都没有,打探 | admin 2018-07-23 |
![]() |
——摘自《禅——悟前与悟后》《禅——悟前与悟后》Chan—BeforeandAfterEnlightenmen【作者】萧平实居士述【出版日期】2010-12-1【书号】9787561450321书摘本书有次第地说明传教禅法知见及参禅应有之功夫,明心见性应具之条件并提示修证上常见之谬误及悟后起修之道。亦咐嘱之永续流传、灯灯无尽,提供一切未离隔阴之迷的再来菩萨一盏明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本文节选自平实导师第二版《禅——悟前与悟后》第二章正修行第七节第五目(原标题:劝人修福报应观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同修们如果能够有这样的正知见,又能够依着平实导师实修、实证的论书中的教示,如《禅——悟前与悟后》,建立具足的参禅所需的定力和正知见,有了定力以后,对于色、声以及触这三尘就不会开始攀缘,如此就已经能够压伏较粗重的贪欲盖;压伏了贪欲盖以后,很多瞋都是因为贪而起,没有贪就不会有瞋,那就能够压伏了瞋恚盖;也因为没有贪、瞋,再加上无相念佛的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禅——悟前与悟后》<第二章第七节第一目幻觉与幻境>(原标题:修行中常遇的境界---幻觉与魔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详见本网站《读书》栏目之《禅的悟前与悟后》。推荐请购。(原标题:如何看话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老师的《悟前与悟后》书中,曾经引述佛陀的开示,说明真悟的菩萨以及已断我见、已断三缚结的初果人,对于戒相都同样有四种不同于凡夫的看法的,那就是不取相戒、不非戒取戒、不取佛戒、不着有戒。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慧相应的功德,都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老师的《悟前与悟后》书中,曾经引述佛陀的开示,说明真悟的菩萨以及已断我见、已断三缚结的初果人,对于戒相都同样有四种不同于凡夫的看法的,那就是不取相戒、不非戒取戒、不取佛戒、不着有戒。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慧相应的功德,都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自平实导师述《禅——悟前与悟后》,有意请阅法宝者,请入:正智书香园地:)(原标题:解行证开悟的表象与实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书《禅——悟前与悟后》则是对一切发大心度众而求明心见性之有信心禅子而说。发大心之禅子为自度度他,故应修道。为修道故,应先求见道。菩萨见道即是开悟,开悟即是明心,所谓明心即明我真心、明一切有情之真心,明三世十方诸佛之真心,明心之后便能见性。明心见性则断三缚结,永不入三恶道。复于见性后求破牢关,或先深入教典学四悉檀。以四悉檀为方便,将自心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十五者无相念佛之知觉心:今时因拙著《无相念佛》一书而学会无相念佛者渐众,然有部份人于学会无相念佛时,即以无相念佛之觉知心做为自心真如,此亦错会,仍是意识心;必须进前参取自身一向远离见闻觉知之自性真如,如拙著《悟前与悟后》所示:以见闻觉知心觅取离见闻觉知之心,见闻觉知心与离见闻觉知之心一向并存,非以灭却见闻觉知心而可谓为「觅得离见闻觉知之真如」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同修们如果能够有这样的正知见,又能够依着平实导师实修、实证的论书中的教示,如《禅——悟前与悟后》,建立具足的参禅所需的定力和正知见,有了定力以后,对于色、声以及触这三尘就不会开始攀缘,如此就已经能够压伏较粗重的贪欲盖;压伏了贪欲盖以后,很多瞋都是因为贪而起,没有贪就不会有瞋,那就能够压伏了瞋恚盖;也因为没有贪、瞋,再加上无相念佛的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平实导师在《禅─悟前与悟后》下册中也有提到“修学禅定,除障为先”,平实导师在那段开示中提到了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以及消除性障五盖的重要,也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请阅详读。------2016-04-12佛法(微信公众号)(原标题:消除性障可使定力增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愿所有的菩萨皆能善待烦恼,掌握在烦恼境中走钢丝的智慧:既不厌离烦恼,断如来种;也不随顺烦恼,增长凡夫异生性——以烦恼为助道阶梯,于佛菩提道上证量次第增进,迅速成佛!------平实导师《禅—悟前与悟后》以及《优婆塞戒经讲记》(原标题:烦恼即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下内容摘录自平实导师《禅——悟前与悟后》以及《优婆塞戒经讲记》:在初禅之前我们就应该要先求见性,因为初禅以后,二禅开始全部都偏于伏断烦恼的功夫;我们知道,断除了烦恼就没有办法起念参禅,就会落入一念不生,就会落于无念之中。参禅必须要在一切的烦恼因缘之中来参究,而不是离开一切的烦恼因缘。禅就是经里讲的菩萨不断烦恼证菩提,如果一个人会修行,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因你没有办法来台北,现在没有办法再教导你了,你要等《悟前与悟后》这本书出版,同样也要看三遍之后再打电话来。我以为书很快就会出版,孰料恩师表示要再等两年。两年?那我现在要做什么?恩师回答:还是每一天忆佛、拜佛,不能间断。恩师又另外交代,因中部没有人修这个法,怕我一不小心就被其他邪法所转,所以暂时不能对其他人透露修习内容,等因缘成熟自然会有人来跟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老师的《悟前与悟后》书中,曾经引述佛陀的开示,说明真悟的菩萨以及已断我见、已断三缚结的初果人,对于戒相都同样有四种不同于凡夫的看法的,那就是不取相戒、不非戒取戒、不取佛戒、不着有戒。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慧相应的功德,都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藏十二部都是在说明去除妄想执着的道理,想要比较有全面及概要性的了解可以参考本会每本书后,由平实导师制作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以及「佛教正觉同修会修学佛道次第表」;另外平实导师著作的《禅—悟前与悟后》也有非常详细及有次第的介绍去除妄想执着的方法,建议您可以仔细阅读,或直接参加本会各地的禅净班课程,禅净班有专任亲教师教授辅导,可以让您很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