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有情众生追求自在,一定要知道说自在的意涵,就是能够不受生死系缚叫自在。那么知道了这个──能够解脱于生死系缚,就是有智慧才能够解脱。那么智慧之首呢?长养善根最重要,就是要知道三界生死的这个因,最重要就是在五蕴上面的我见我执。所以熏习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会慢慢地降伏这些恶习恶念,因为恶习恶念就是与五蕴的我见我执相应,而任性地去让这个与我见我执相应的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缘起性空是在说一切诸法的空相,也就是说,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是暂时有,不是真实有,你可以体认它现前存在,但它不是永远存在,不是永远不坏的我,所以依世间法假名为「我」,但不是有情众生真正的「我」。佛所说「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恒常不灭的,而且是无始无终、离苦离乐的,那才是真实不坏的我。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也处处说「我」。这样的「我」或说之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出离观主要在修十二因缘,为什么十二因缘法他无法成就?因为他不知道有情众生生死的根由是从何而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过程,因为会老、会死所以要修行。断灭见的人,认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他不知道生从何来?如果死了什么都没有,那下一世是怎样出生的?这表示出生有一个因,这个因就是前世的种子,出生了后有的种子。前世的觉知心不断地了知,就是不断地在执取种种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欲六尘感觉上是那么的实在,为什么在佛法中却说那是虚妄的呢?这是因为从佛法的正知见来说,三界万法都是由各种的因缘而从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根本因所出生的,因缘所生的法,就称为有为法。佛陀曾经说明:如果是随顺因缘而生的法,将来就必定会随顺因缘的散坏而灭除。所以说,凡是因缘生的有为法,都是虚妄无常的。唯有能出生万法的根本心如来藏,只有祂是本不生灭的真实法,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为人悉檀:人类等诸有情众生之根性八万四千,佛陀善观众生根器,随各人心性之差异而施设及开示各种不同之修行法门,乃是为人悉檀。四、第一义悉檀:不在一切语言文字等表面意思来论议,直接以第一义实相之理指示,令众生依之而能真实契入大乘空性心如来藏理体,悟后而得之般若中观总相智[注1]及别相智[注2]之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乃至亲证地上菩萨无生法忍之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始,是说有情众生及其生活的宇宙器世间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从无限久远的,无限长的时劫以来,就有众生存在、生活着、在六道里面轮回,除非随佛修学佛法解脱生死,否则就这样一直轮回下去。如果有初始,则初始的时候是没有因的存在的,承认初始的存在,就成为无因论了,这和一切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的事实是矛盾的。阿僧祇劫通常又称无量数劫,一个阿僧祗劫,包含了无数个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对于若干的义理会开始去检验,因此《大般若经》所说的许多体性,会想要去观行,在八识和合运作的第八识功德之外,更带一分去观察第八识的自体性,而不是随七转识的诸体性,这样去思索什么是「无我性」、「无所得性」、「不生不灭性」,这些许许多多的体性,根据悟前的知见,悟后的知见,都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记得几年前,媒体有一则报导说,有一位女士自认为长得奇丑无比,于是到法院控告她的母亲,为什么其他的兄弟姊妹都长得那么庄严,而独独把她生得如此丑陋呢?您觉得她的母亲有能力决定把她生成这个模样吗?到底是谁把我们创造成这个样子啊?难道只有父精母血、四大和合就能成就有情众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每个人出生时都应该像工厂里面的机器做出来的产品一样,因缘果报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五蕴、十二处或十八界指的都是有情众生的身心,只是法的分类粗细有别而已,总而言之,还是指众生的虚妄我。五蕴就是虚妄的众生「我」,「我」者五蕴身,「我」就是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有这个「我」中的任何一蕴、一处、一界存在,就无法成就无余涅盘,因此无余涅盘中,无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以真实无我。众生的五蕴身中,色蕴以四大──地、水、火、风组成,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受精卵」没有一个有情众生「如来藏」来执持时,这受精卵将只是一个空爆弹,反之,受精卵才会着床开始。从天界或净土来的菩萨,绝大目的是要来护持及利益众生的(有部分是为了报恩,度过去世与祂有缘的父母眷属),他们绝不是为贪图物质的享受而来,因为在人间大富豪的生活,比起天界的生活,连比都无法比,要享受留在天界即可,不用那么麻烦来人间受生。所以要感召天界或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如我们在自然界所看到的,种子种了下去以后,它就会自动生芽、会自动成长、会自动开花结果、果实会自动会熟,这些都是因为共业有情众生的真心中,同有这个种子--功能差别,这个种子,会感应而生出了无情生的植物,也会感应而使得无情生有这一些运作,所以它就会变成那样。如果那一些植物与果实,不按照这一个规则运作,世界就没有办法让有情生命存在;所以植物的生长,以及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什么又是五欲呢?在佛法里面,五欲有两种说法,较为广泛而全面的说法,指的是众生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色、声、香、味、触等这五尘境界;而这一切有情众生所见到的五尘境界,其实并不是色身之外的五尘境,而是由五扶尘根摄取了外五尘的讯号,透过神经传导到五胜义根大脑中,而由如来藏把这些电化学讯号,转变成为好像身外的五尘境一般,其实都只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如果只有在现象界上,教们去观蕴处界无常、苦、空、无我,又会落入诸法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无,舍报后皆空;一切法灭尽之后,有情众生也就消失了,而三世因果也就不能成立,又会落入外道无因无果断灭见中。所以世尊不会只教导们去观蕴处界当中非有我、诸法当中无我,也同时会教说,在诸法无常、苦、空、无我背后,亦非无我,也不全然是无我,背后还有另外一个真我。众生身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什么又是五欲呢?在佛法里面,五欲有两种说法,较为广泛而全面的说法,指的是众生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色、声、香、味、触等这五尘境界;而这一切有情众生所见到的五尘境界,其实并不是色身之外的五尘境,而是由五扶尘根摄取了外五尘的讯号,透过神经传导到五胜义根大脑中,而由如来藏把这些电化学讯号,转变成为好像身外的五尘境一般,其实都只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应当要知道,一切有情众生莫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乃至蝼蚁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如果去断除有情众生的生命,则不仅有违菩萨的大悲心,也会与这些众生结下无比的怨仇,生生世世互相杀戮、互相欺凌,无有了期。所以,菩萨不仅应该要断除杀心,更应该要效法世尊在过去无量生行菩萨道的时候,为了救护众生而舍身喂虎、舍身救鸽等种种伟大的行谊,这才是菩萨所当为、菩萨所应为啊!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所以对于有情众生中,若要能得到大威仪、得敬重,必须要于诸众生心无嫉妒;看见他人得利益时,心生欢喜;看见他人失利,起了怜愍心;对于他人有好名誉时,心生欣悦;见其失名誉时,助怀忧恼;因为如此调柔心性,继而于修学道业,发菩提心,造佛形像,敬奉布施宝盖;对于自己父母亲敬奉侍,对于贤圣善知识的善教导恭敬奉迎;常劝人弃舍少威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三世的因果,因为它不是同一个有情众生的物质身体,而是会递延到下一世去的;所以就因为这样子,贯穿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因果不是物质的身体,而是贯穿三世的这个心体。但是贯穿三世的这个心,并不是意识心,而是称为阿赖耶识、第八识、真心、本心;在这个真心如来藏当中,含藏了有情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所累积的种种善业、恶业、无记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当我们受快乐或痛苦的果报时,如来藏只是执行者,祂完全是无我性,依照我们的业而出生我们未来的果报;我们的身心与果报都是从祂而来的,祂是有情众生的身心本源,因此如来藏又称为自心如来。但众生或外道没办法觉悟到此自心如来在哪里,因此就猜想说有个造物主存在,那就是因为不了解实相而自己猜想创造出来的想法。而我们都可以发现我们自己的身体和意识心是无常的,在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我们倒是谈到说,世间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像无因论者一样,只要过完一生就不去管他,那世间也有许多人,在追寻着、在探问着:到底这个世间,有没有第一因存在?有没有其中的因果运作存在?有一派的论点会觉得,宇宙间存在一个独立自在而运作的所谓的业果报系统,也就是这个系统它掌管了世间所有的有情众生一切所做的事情。那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所有做的一切事情),都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曾经有开示说:从无始以来,每位有情众生过去都有无量生,也都曾经修到四禅天去,所以几乎每位有情也都曾经有过宿命通、天眼通。只是因为一念无明、无始无明还没有打破,不知道应该要修善去恶,所以后来又从天界沦堕到了人间,甚至堕于三涂恶道当中。因为隔阴之迷的关系,所以绝大部分的人,到今生都已经忘记了三世因果的正理。但是,如果是善根较为深厚的人,虽然今生不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