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不知真如本来已在,本来无生;真如之本来无生,非由空明觉知心修除妄想而成,乃是空明觉知之心断除三界贪着、了知自己虚妄,舍报后不复现前而受生,唯余真如因无空明觉知心之贪着而不再受生,故真如不现于三界中,不生来世空明觉知之意识,永不轮回,此名无余涅槃。今诸大师不知此理,违佛旨意而云能令佛子实证无余涅槃者,无有是处,以彼等误解无余涅槃故,未证无余涅槃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这二种名言习气的运作,又影响到有支习气与我执习气的形成,也终将又绕回来影响名言习气自身,并且影响到未来世显境名言的胜劣果报。在此限于篇幅,无法赘述。这意思主要是说:凡是落入意识境界中的人,都无法摆脱各种恶法制约的不断增强。只有远离见闻觉知的知,确实现观见闻觉知的知,正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才有可能摆脱恶法习气的制约,渐渐迈向成佛境界;这是一切大乘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通教菩萨,依照前面所说次第修学解脱之法,虽然可以出离三界,但是却发起受生愿,愿意再受来世的生死;来世虽然仍须受三界有为法的果报,但是他们所修行的法,仍然是属于无为法。因为不是为了自己要受三界的欲乐而受生,而是为了大慈悲,要救护众生出离常见、断见的缘故,而继续再受生死,这也都是属于无为法。根据《百法明门论》,将无为法分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等到出生的时候,蒙蒙眬眬还是看不清色尘,要过了几天后,渐渐才能看得清楚近的色尘相,后来能够看得远了,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广大。这时候叫你再入胎住一秒锺,你都会受不了。由于阿赖耶识所持的无明种子,使得意根作意,让阿赖耶识出生了中阴身,然后你才会起颠倒想而支入胎。入了胎以后,接下来八识心王渐渐的具足,也就是说五胜义根具足了,你就得要出生了。出生以后这八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例如说某一众生上一世为牛,这一世作马,来世成人,就已经承认该众生有常住法(第八识)的存在,依此常住法才能说该众生过去世是牛、现在世是马、未来世是人。若无常住法连结三世,则该众生的过去(牛)、现在(马)、未来(人)即成毫无关联、各自独立的个体,哪里还谈得上轮回呢?4、《中论》的宗旨中观的根本论著是《中论》,《中论》虽然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例如说某一众生上一世为牛,这一世作马,来世,就已经承认该众生有常住法(第八识)的存在,依此常住法才能说该众生过去世是牛、现在世是马、未来世是人。若无常住法连结三世,则该众生的过去(牛)、现在(马)、未来(人)即成毫无关联、各自独立的个体,哪里还谈得上轮回呢?4、《中论》的宗旨中观的根本论著是《中论》,《中论》虽然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名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这二种名言习气的运作,又影响到有支习气与我执习气的形成,也终将又绕回来影响名言习气自身,并且影响到未来世显境名言的胜劣果报。在此限于篇幅,无法赘述。这意思主要是说:凡是落入意识境界中的人,都无法摆脱各种恶法制约的不断增强。只有远离见闻觉知的知,确实现观见闻觉知的知,正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才有可能摆脱恶法习气的制约,渐渐迈向成佛境界;这是一切大乘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唯物论的思想,则认为人一切的精神活动,完全是依附于身体而存在的,因此人死了之后,所有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停止,没有所谓的「灵魂」,也没有未来世──这当然是典型的断灭论。断灭论是以物质为中心而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少数有在探讨心性的医师以外,许多西医看到头脑被以后意识就无法生起,他们就很单纯的认为意识是依头脑而存在的;他们不想探究心性,只依生物物理而认定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谓住持正法之人,必须为後世住持正法之出家丶在家菩萨考虑故;若现在接受了威胁,後世亦将有心性恶劣之人,效法如是恶行而再三丶再四威胁之;若现在建立不受威胁之风范与教风,则未来世之住持正法菩萨,即可援引此例而不受威胁也,则反将因此而使正法得以在此人间广利众生也。反之,若真有恶人在得到佛法密意後,却因所知障中见道所断之异生性尚未断尽故,由於私心不能得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说不需七、八二识而能安立生死轮回的话,那么有情的生死轮回是由何而生呢?难道是由虚空而生吗?假使是从虚空中可以无因而出生的话,那么应该我们努力修行净业,未来世也无法获得净行的果报。因为我们未来世,仍将由虚空中无因而再出生无明,也应该他人造作恶行,未来世也不会获得恶报;因为他人来世受生之无明,是由虚空所出生的缘故,而不是由他人的如来藏所含藏的恶业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初住菩萨经由财布施(资助印行善知识的书籍)来含摄法布施,这个内容意义非常深远!因为只有法布施可以让有情建立佛法正知正见,能够让有情知道如何是生死之苦,怎么样能够断除生死之苦而脱离三界!可是财布施的未来世果报只能在欲界中领受,在欲界中只能够脱离贫穷!而只有法布施能让有情断除无明(能够断除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来修学解脱道,来修学佛菩提道!可是财布施 | admin 2018-07-21 |
![]() |
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以得解脱;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断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谓意识法。”此段经文特别强调。对于意识及其相应法,都不想要再出生了,就是断除生死根本的人。如同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使得多罗树的生机永断,不可能再出生枝叶了!专修解脱道的比丘们,若能将六根、六尘、六识的触受,认清是虚妄无常的;并 | admin 2018-07-21 |
![]() |
声闻人就是执著有自相:今生已证知我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见闻觉知没有自相,害怕隔阴之迷而被来世的自相所缚。声闻人又执著有自共相:我有五蕴、十八界、十二处见闻觉知的自相,别人和我一样有这样的自相,害怕被来世的自共相所缚;声闻人执著来世自共相---想要远离它;所以要取涅桨。菩萨却证知这些都是唯心所现---自己的如来藏所显现;所以他不需要取涅槃,他走向成佛之道 | admin 2018-07-21 |
![]() |
这也告诉我们,意识是今世五根发育完成以后才出现的,不是本来而有,所以祂无法来往三世,无法从过去世来到今世,也无法从今世来到未来世;祂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能来往三世,是常住法,不是生灭法”,你就知道那是满口的荒唐言。如果出自于出家人口里,那是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未来的果报非常严重。理证的部分。医学已证明, | admin 2018-07-21 |
![]() |
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缘成熟,得以一念相应的慧心所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后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也知道祂从无始劫以来没有生死,所以才有你过去、现在、未来世五阴的生死,当你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无生的体性,根本没有生死可言;既然没有生死可言,还会有生死疲劳出现吗?根本没有嘛!这是因为你已经转依了祂,而说没有生死可言 | admin 2018-07-21 |
![]() |
如果我把无明灭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现;心的行灭了就不会再去投胎;不去投胎名色就灭了,当然也就不会有来世的色身以及六识的出现了;此灭故彼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这样的道理就叫作“缘起性空”。这十二有支统统是因缘而有,并不是本来就有,都是由于众缘所成,所以才会有这十二有支的现行,也因此才会有众生的轮回生死。当他这样如实现观以 | admin 2018-07-21 |
![]() |
李元松先生说:针对禅师们这种“言过其实”的说法,印顺法师曾给予批评,大意是:“禅师们太过于强调修证了,以致无法了解大乘佛教的精神,菩萨道的本意是人乘的菩萨行,以五戒十善的凡夫身来力行菩萨道,相信以此‘上求下化’的发心,未来世必能再转生为人继续修行。一个佛弟子应该有此信心,并在此安心。”印顺法师以这样的话劝勉学佛人,当然 | admin 2018-07-21 |
![]() |
“诸贤!如何是正语呢?是说圣弟子们想到苦正是苦的时候,也知道熏习就是熏习、息灭就是息灭;想到息灭的方法是息灭的方法时,此时或者观察原本所作的身口意行,或者学着回想以前的种种身口意行,或者看见了种种身口意行引生的未来世灾患,或者看见了涅槃中止息一切苦,或者没有执着的想念所观察的以前身口意行、所以获得善净心的解脱时,于这中间,除了觉悟解脱之后口中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