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祂是把这个佛位,预记说未来世会有弥勒菩萨,于未来的增劫的时候成就佛道!这表示说未来等到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把佛位传给弥勒菩萨。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阿罗汉他们的修证的境界,它是不等于佛陀的,而且是跟佛陀的修证境界差异是非常大的,因为前面的四乘,都只是佛菩提乘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说我们要知道三乘的关系,它们彼此的位阶,就是从人乘一直到佛菩提 admin

2018-07-21

第二叫作“异熟识”,这是指凡夫异生、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一切菩萨,不论分段生死已经断除或者尚未断除,都还有善、不善业的异熟种子存在,能够引生未来世的异熟果报。因此,二乘无学圣人虽然断了分段生死,但却仍然不离变易生死;他们因为害怕分段生死的痛苦,所以在舍报时就取无余涅槃。而菩萨阿罗汉或八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虽然断了分段生死却不畏分段生死,以广 admin

2018-07-21

而且这个信是功德不坏种,表示它可以因为如来藏的执持可以让我们的信能够带到未来世,乃至可以生长菩提树。因为我们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之后,就是开始具有般若的智慧,那就是有菩提的智慧。-----《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6-07集三资粮之信(愿)>正礼老师主讲(原标题:修学佛道“信”很重要!--三资粮之“信”资粮) 三摩地

2018-07-21

第四种人如同教中专门行善而求生天堂的们,他们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到佛教而信受了,就会修学天乘的善法,在持五戒以外,更进一步修行十善业道,心中回向来世生于欲界天中,但是却不可能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能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声闻种姓的自了汉,第二种是缘觉种姓的自了汉,第三种人则是可以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种姓。凡是出家以后只想自己赶快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寺院 三摩地

2018-07-21

又二乘圣人一向愚于此如来藏,一向有法执而不知,执一切外法真实有故;求离生死苦,故厌五阴、断思惑,令如来藏不再出生未来世的自己,灰身泯智,欲取涅槃故。若阿罗汉不回心大乘,无菩萨种性,佛亦不为其开示如来藏妙法;是故,如来藏妙法非每一众生皆能堪受,唯有心性调柔、无慢心、能断我见、有智能、有悲愿之实义菩萨,方能堪受。缘此,传法之人若不能善观因缘;不能熟知佛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再从第二个现象来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能不能到未来世去?如果说祂能到未来世去,那么你一定是从过去的意识、从过去的觉知心转到这一世来,那么你为什么在出生的时候,你并不清楚、你对世间法完全不清楚,然后呢还要去熏习,熏习了这么多年,然后你的智慧慢慢地增加呢?再来说,如果你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从过去世来,那么你想想看:你为什么不记得过去世的任 三摩地

2018-07-21

然而克勤大师所说悟后进修已过牢关而证得自心如来本来自住之涅槃境界之慧解脱者,虽有能力于舍报以后入无余涅槃,但是亲证自心如来者乃是菩萨,菩萨以大悲愿故留一分思惑未断,以润未来世之受生而自利利他,然而却可以随众生之缘或者之缘而随处受生,具有随处受生而不欣不厌之自在力,乃是大乘慧解脱、有能力入涅槃而不入无余涅槃之菩萨殊胜行;但假如此慧解脱菩萨舍报时进入无 三摩地

2018-07-21

此世曾在本会被印证为悟的师兄弟,若丧失信心,不敢再承担,只要能坚持重戒(不谤三宝、不泄露密意亏损如来、不破和合僧等),过失并不大,未来世仍然有再悟入的机会。毕竟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只要有长远心,无论因缘深浅,到最后还是会悟入甚深佛法,得到佛法最究竟的义理。 (原标题:如何悟得深、悟得真) 三摩地

2018-07-21

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讲记(前略)......再来观察:诸佛都很清楚知道:一一众生都是单纯的为了一个烦恼而无量世中受大苦恼。诸位想一想: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断的生死苦恼,无量世的生死就是众生最大的苦恼,而众生会受这些大苦恼,都是为了一个烦恼:我见。单单只为了一个我见烦恼,所以在无量生死中受大苦恼。四种 三摩地

2018-07-21

正死位过后,中阴身生起时,意识才会在中阴身中生起,业风就开始吹袭:造恶业、谤法、毁法、大妄语者,即有恶风显现恶境;造善业、弘法、、说真实语者,即有可爱之来生境界相现起,由此而受来世可厌或可爱异熟果报,都是随其往昔及今生所造种种善恶业,而在六道中妄生妄死。由上可知,意识心在死亡时会渐渐消失,断灭不存之时才能进入正死位中,但是在正死位中的心却只是意根与 三摩地

2018-07-21

六识既是藉众缘而生,所以是所生法,故名妄心;妄心者没有真实的体性,不能单独存在,要依五色根而生起;但是五色根不能去到未来世,所以意识当然无法去到未来世,由此可知意识心只能存在一世,所以说意识是妄心;前五识也与意识有同一自性,所以也都只有一世,不能去到下一世,所以也都是虚妄心,所以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的六识心都是虚妄心。第七识是末那识, 三摩地

2018-07-21

224,b5-8)本师释迦牟尼佛于初发心时,已经能够以此发心之真诚,劝化无量无边数都数不清的众生也同样发起菩萨心,在法界中,真是石破惊天的菩萨!大众我们自己扪心自问,尚有一分自得于心者,以为猜对机锋真是如何如何,尽情地在那里想来想去,快乐不能自己的人,您根本种性不就,人我见解浓厚,连菩萨的发心都无法相比,这样要说自己是七住菩萨,般若现观在前,却是连一个人也 三摩地

2018-07-21

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以得解脱;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断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谓意识法。”此段经文特别强调。对于意识及其相应法,都不想要再出生了,就是断除生死根本的人。如同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使得多罗树的生机永断,不可能再出生枝叶了!专修解脱道的比丘们,若能将六根、六尘、六识的触受,认清是虚妄无常的;并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一世悟了,来世若无宿命通,因为隔阴之迷,而忘失这一世所悟的见地,故来世仍需参禅方能开悟,但要较往世没有悟过的人要容易得多。五、已悟者切勿明说宗门密义有“大师”谓“说自己已经开悟的人,他就没有悟。”这种错误的说法误导了许多学禅的人,使人不敢去亲近一个真正开悟的人。《六祖坛经》、《永嘉证道歌》、《景德传灯录》、《指月录》记载的诸多 三摩地

2018-07-21

不知道意识自己还能不能存在,也不知道意识去到未来世会怎么样?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意识去不了未来世。可是当你证实意识只有一世——这个觉知心去不了未来世——你一旦证实了,只好认命。不认命,还能怎么样?事实就是这样,只好认命了。认命了,到舍报时间到了,该走了,就认命走了,那就走得没有罣碍:又不是断灭,还有意根的我带着如来藏自内我到未来世 三摩地

2018-07-21

来世尊亦复如是。彼法无我离诸一切分别之相。智能巧便说名如来藏。或说无我。或说实际及涅盘等。种种名字章句示现。如彼陶师作种种器。是故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说有我相。大慧。我说如来藏者。为诸外道执着于我。摄取彼故说如来藏。令彼外道离于神我妄想见心执着之处。入三解脱门。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慧。以是义故。诸佛如来应正遍知说如来藏。是故我说有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日本净土真宗即以一子地配于初欢喜地,作为信心之现益(此世之利益),或兼作为当益(未来世利益)。此外,世亲菩萨《净土论》一书中载及教化地,意指菩萨教化场所,或解为菩萨之阶位;若解作阶位,则相当于第八地以上。(原标题:菩萨阶位) 三摩地

2018-07-21

意思是说,四行位的菩萨能够了知,十方世界及一切有情都是从如来藏心中出生以及存在,现在世如此,过去以及未来世也都如此。所谓三世平等与十方通达,三世是纵观,十方是横观,也就是不管是纵向的或是横向的,都同样能够平等现观:十方三世无非都是这个如来藏。菩萨自从进入第四行位开始,就不会再计较弘法环境的好坏了,不论生到哪里都可以广行菩萨道,当然对于十方虚空就不必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因此而舍命,也跟西天的提婆菩萨一样,佛教史上也记一笔;虽然名已经跟我无关,但是未来世的功德不可限量。所以决定照原计划出版。第一版送完了,第二版立刻再印,我就这样决定;如果我们当时没有这样走下来,月溪法师的邪法还会继续广大的流传,还会继续对抗我们所弘扬的,今天世尊的了义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你们看现在讲唯识如来藏的人不是多起来了吗?为什么呢?就是因 三摩地

2018-07-21

到了三地满心后,他可以取证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因为凡是菩萨有四禅八定时,他只要见道,就可以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三地菩萨要修学四禅八定,加修四无量心、五神通,修学满足,这时由于他在很早以前,一个无量数劫前(七住位)他就已经证得断我见、断见惑的功德了,他这时有能力可以取证无余依涅盘,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因为志不在此;为什么呢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