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劫、”梵语劫簸,简言曰“劫,”就是来分别时间限度的。通常年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佛经上说劫的地方很多,其说不一:有一说,长宽八百里地的一块石头,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净居天人三年来此一坐,将此石磨尽时,名一大阿僧祗劫。按普通年数之劫有三种:一曰小劫,以八万四千年为本位,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时,再过一百年 | admin 2019-09-02 |
![]() |
) 又《景德传灯录》卷一: 【第三祖商那和修者(正宗记云:梵语商诺迦,此云自然服,以生时身自有衣也。洪觉范〈志林〉云:谓僧伽梨衣,与云岩同也。而传灯曰: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未详),摩突罗国人也,亦名舍那婆斯,姓毘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在胎六年而生。梵云商诺迦,此云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若罗汉圣人降生,则此草生于净洁之地。和修生 | 三摩地 2019-06-25 |
![]() |
什么是菩萨?在台湾、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教徒之间,彼此以“菩萨”来互相称呼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么是菩萨呢?有的人会说:这很简单啊!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那么什么是“菩提”呢?又要觉悟什么东西呢?这当然就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楚的。现在 | admin 2018-08-07 |
![]() |
手印就是修行人修行的时候,双手与手指所结的各种手势,梵语音译为母陀罗,或者单称为印;印的通俗意义,就是用木材或者金石等所刻成的图章称为印章;印也有痕迹的意思,例如脚印、手印,所以母陀罗手印,就有记号、标帜的意思;又因为盖印就表示确认,所以也有确定不变的意义,因此又称为印相,就是显示的记号,或者印契,表示印可决定不改。我们平常看到佛菩萨的图像、塑像, | admin 2018-08-04 |
![]() |
与转经轮配套的是藏密的六字大明咒,也称六字真言,咒语为“唵嘛呢叭咪吽”,这是印度的梵语读音。六字真言流传甚广,但是其真实涵义却少有人知。简略地说:“唵”一般用作咒语的起首字,相当于“啊”字,“嘛呢”就是“摩尼宝”的意思,“叭咪”就是“莲花”的意思,“吽”是成就的意 | admin 2018-07-23 |
![]() |
忉利天的天主为帝释天,又称作天帝释,由梵语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简称释提桓因,也称为释迦提婆因陀罗、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其他的名称。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几个启示和问题:第一个,不是只有人间有佛法。从故事中释提桓因知道三十三天的天众们,因为看见夜叉鬼长得丑陋难看,而且还坐在宝座上,都起了很大的瞋心以后,释提桓因依然以虔诚恭敬和谦虚的身口意行,让那个夜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此更可以看出,玄奘菩萨他不但精通佛教义理,有著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的深厚证量,而且又具备梵语的甚深造诣,并且熟悉一切外道的论典,因此他对于任何的挑战与诘问,都是无所畏惧的。这十八天中,玄奘菩萨名震西天,与会大众无不降伏,结束时,全场欢声雷动,一起赞扬玄奘是不世出的菩萨,尊称他是大乘天,小乘人尊称他为解脱天。玄奘菩萨在印度护持唯识,建立了无比功勋,成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的菩萨,梵语名为菩提萨埵,翻成中文叫作觉有情,也就是觉悟有情的众生。所以,身为菩萨一定是能够觉悟有情的人,因为他本身有能力、有智慧、有福德来庄严自己,以自己在佛法有所实证,以此来觉悟有情、来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从上面标准来看,菩萨这个名相含摄了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能够觉悟有情;第二个标准,在佛法上有所实证,并且以自己所证的来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丁福保主编的《佛学大辞典》里这样解释禅定一词: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由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禅与定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禅是禅那的简称,又译作静虑,从字面上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禅定基本知见1、什么是禅定?丁福保主编的《佛学大辞典》里这样解释禅定一词: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由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禅与定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禅是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1、佛法中精进的定义精进一词,是梵语毗梨耶(Virya)的意译,有时也译为勤,意为勤修佛法,即毫不懈怠地修善止恶利益众生,是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五力中的进根与进力,也是大乘佛法菩萨六度大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中的一度,更是唯识百法明门中善十一心所法(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中的一法。2、五根五力中的精进通常所说的五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是忍辱?梵语羼提Ks!a%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也叫六度,就是六种到彼岸的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经过布施除贪,持戒而心不躁动,忍辱而能够精进,加上修学禅定的法门,而产生禅定的功夫。一.世间人最重的就是面子!可是佛教却让人忍辱,这其中的道理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怎么样让小乘人发菩提心?即使是古时候阿含所记载,阿含就是阿笈摩;阿笈摩如果是根据梵语的原来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从师父这样传过来的这种道理,这种阿笈摩又叫阿含,所以阿含的原义是这样。所以其他的宗教,也可以用叫阿含。这个在目前的这种,是可以看得到,包含你去搜寻维基百科,也可以知道说阿含,它要问你,你问的是哪一种阿含?是佛教阿含?还是其他宗教的阿含?那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忉利天的天主为帝释天,又称作天帝释,由梵语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简称释提桓因,也称为释迦提婆因陀罗、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其他的名称。(原标题:夜叉鬼的分类) | admin 2018-07-23 |
![]() |
菩萨是印度的梵语,具足说菩提萨埵,中华译为觉有情,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理。那末、怎样叫做自觉觉他呢?菩萨自己觉悟人生,从无始来到于如今,它是没有生死相,没有烦恼相,没有男女相,并及没有山河草木、森罗万像等差别相,如心经上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至于无智亦无得,就是这个道理。你我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是菩萨?在台湾、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之间,彼此以菩萨来互相称呼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么是菩萨呢?有的人会说:这很简单啊!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那么什么是菩提呢?又要觉悟什么东西呢?这当然就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楚的。现在我们再来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菩提。严格来说,应该是能够让人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印度,梵语把婆罗门在家的这些出家人,叫作迦罗越;到了后来演变成为,不管是不是信佛教,只要是住在家里——居家之士,就被叫作居士。在中文里面,居士这个字本来是指学有专精,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佛教传入以后,居士这个称呼就变成了专门指修行很好的在家佛,才有这个资格被叫作居士;譬如说在维摩诘经里面,维摩大士就被尊称为维摩居士。譬如说在《维摩诘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俱舍宗乃是梵语里面阿毘达磨俱舍音译翻译过来的。因为这个宗所修的四谛、八正道跟十二因缘,都只是限于二乘法里面,都只证二乘菩提而已,不跟佛菩提果有关系,所以是属于小乘宗。第六说净土宗。一般修学净土宗的,以净土的三经、五经为依据又方便又加上一论,然后合称五经一论等等。净土宗以前曾经有大德出世,以方便来接引学人亲证自心净土,这个才是广义的净土宗;可是越到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四)如同有人会说阿坻耶语,也就是上古时代的梵语。这个阿坻耶语呢,是上古时代人所说的话,现在今日已经没有人使用这种语言了。但是因为世间的人代代相传,次第相续的传下来了,所以还是有少数人会讲这种阿坻耶语。有智慧的人可以说:现在的人说阿坻耶语,这是阿坻耶语,也可以说这不是阿坻耶语。因为就现世而言,已经没有人使用阿坻耶语了,这种语言只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六度法之中的第六度叫作智慧到彼岸,这个智慧两个字,是随着世俗法而从梵语的般若翻译而得;然而,其实般若的意涵,是较世俗的智慧二字要来得更加宽广的。就好像常常会听到人家称赞说:某甲是很聪明的;也就是说,是在称赞某甲是很行的。而这种世间的智慧可以是有很多方面,这表示说,其实世间的智慧就已经有很多层次。譬如说:有时候说某甲的数学是很棒;有时候说某甲的手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