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嚫”,梵语是布施的意思,“受嚫”就是受施,也就是受施的出家众赞叹施主财施(食施),并以法施回报施主,双方皆圆满成就布施到彼岸的功德。 到了后世,此〈受嚫偈〉白话成为“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本会旧版〈二时临斋仪〉也沿用了这四句偈。 然从纯陀菩萨摩诃萨行法供养的典故,可知大乘实义菩萨以 | admin 2022-06-23 |
|
〈天厨妙供〉中的梵语音译咒语 梵文音译简易罗马拼音意义 户唵hoh-om极赞、发语词苏噜sru(甘露)流出萨哩嚩sarva全部的、一切的怛他阿誐多tathagata如来怛你也他tadyatha即说咒曰、即是苏噜sru(甘露)流出娑嚩诃svaha结语词、圆满 (二)〈施食真言〉中之甘露及手印真意 ●不空译的密续《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 〈施食真言〉的出处是《 | admin 2022-06-23 |
|
)欧美鲜有真实佛教信仰流布,原因之一在于西方人对东方的语言文字及文化风俗有所隔阂,难以了解汉译经典的内涵,无法掌握佛法真义,于是其学术界大多局限于巴利语系的南传佛教和少数梵语佛教文献,并且以考古、文字训诂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少有佛法修行上的闻熏与知见,所说亦往往落于主观臆测,导致恣意评断“大乘佛法是后人编造的”、“大乘法非佛所说” | admin 2021-01-02 |
|
-------《菩萨戒浅释》什么是菩萨?在、中国等华人地区的佛教,绝大部分都是以大乘法为主,所以在佛教徒之间,彼此以菩萨来互相称呼可以说是很平常的,但是到底什么是菩萨呢?有的人会说:这很简单啊!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那么什么是菩提呢?又要觉悟什么东西呢?这当然就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楚的。我们在前面四季,几个三乘菩提系列的节目当中 | admin 2020-06-08 |
|
僧,梵语‘僧伽’,翻译为和合众。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叫做和合众。和合有两种意义:(一)理和,同证择灭理故。(二)事和,具有六种:(1)戒和同修。即对于所受的戒法,善护受持,无杂无秽,称赞不毁,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平等共同受持。由此法故,发 | admin 2020-06-08 |
|
第一个身见,梵语音译为萨迦耶见,就是以五阴我为身,又称为我见。第二边见,就是落到断见或是常见中,不然就是有增有减的执着中。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不修善道,这是佛法中最偏邪的错误见解。再来是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不管自己的看 | admin 2020-06-08 |
|
梵语的羯磨,以汉文的意思来说,就是辨事、就是辨正法事,或者是办事作法办事的一种。像在受戒之前,要先由和尚或阿阇黎行羯磨法,询问求受戒者之前是否曾经违犯了戒经中所列重戒或轻戒的罪,乃至于有无违犯逆罪。如果所犯是七逆罪,当然就遮止不许他受戒,如果只是犯了戒罪,则让他如法忏摩,就是要行忏悔法,向四位已受戒而不曾犯十重戒、戒体未失的菩萨戒子忏悔,以求灭除障 | admin 2020-06-08 |
|
第一个身见,梵语音译为萨迦耶见,就是以五阴我为身,又称为我见。第二边见,就是落到断见或是常见中,不然就是有增有减的执着中。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不修善道,这是佛法中最偏邪的错误见解。再来是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不管自己的看 | admin 2020-06-08 |
|
僧,梵语‘僧伽’,翻译为和合众。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叫做和合众。和合有两种意义:(一)理和,同证择灭理故。(二)事和,具有六种:(1)戒和同修。即对于所受的戒法,善护受持,无杂无秽,称赞不毁,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平等共同受持。由此法故,发 | admin 2020-06-08 |
|
(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二)每月十四日,四天王遣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三)每月十五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有慈教父母、恭敬三宝及尊长者,并修六度、持八戒斋者,诸天相庆,则降善福,注禄增算。如不修善持斋,唯造恶业,诸天忧戚,降以不祥,减禄除算 | admin 2020-06-08 |
|
(梵语达里鼻荼,华言消融。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五参〕,善财承教,渐次,十有二年,至住林城,参解脱长者。为说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得无碍智,乃至而于己身及诸世界,不生二想。如是妙行,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海幢比丘。〔六参〕,善财承教,至阎浮提畔利伽罗国,参海幢比丘。为说般若波罗蜜三昧光明已。乃云:如诸菩萨入智慧海,净法界境等,而 | admin 2020-06-08 |
|
![]() |
波罗蜜是梵语的音译,它的意思是到解脱的彼岸;因为众生有六道轮回之苦,因此藉由修行,希望由痛苦的此岸而达到解脱的彼岸。对声闻法来说,要完全断除烦恼----就是要断尽我见与我执,才能说他已经解脱于此岸的烦恼;而断我见也算是方便的到彼岸,虽然只是声闻初果,但是因为初果人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为阿罗汉,所以断我见是分证解脱,阿罗汉是满证解脱;上面所说的,属于 | admin 2020-02-20 |
![]() |
地狱,梵语名叫作那落迦。在那里具足了许多苦,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忍受的,所以没有一个众生会喜欢去到地狱,可是因为业报的关系,也就不得不到那里去受苦。。依据《长阿含经》卷19的记载,一共有八大地狱,那就是:想地狱、黑绳地狱、堆压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以及无间地狱。在每一个地狱各有十六个小地狱,小地狱各个纵广五百由旬。所谓一由旬的 | admin 2020-02-20 |
![]() |
地狱,梵语名叫作那落迦。在那里具足了许多苦,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忍受的,所以没有一个众生会喜欢去到地狱,可是因为业报的关系,也就不得不到那里去受苦。依据《长阿含经》卷19的记载,地狱是位于四大洲的外围。也就是娑婆世界有须弥山,须弥山有四大部洲围绕着,四大部洲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并且有大海水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在大海水当中有大金刚山,也就是所谓的大铁围山, | admin 2020-02-20 |
![]() |
总共有一千乘一千乘一千,就十的九次方,就是十亿;十亿是中文,如果是梵语的话会称为百亿,就是百亿个天下。那这意思跟憍陈如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当然有啊!譬如说你要随佛度化在这个娑婆世界,你总要现起这样的意生身,让佛能够方便示现于其它的世间,说我摄受的弟子,第一得度就是憍陈如。如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你要现十亿个意生身。那请问这要几地的菩萨才能够办得到呢?如果这样推理,逻 | admin 2020-02-19 |
![]() |
在上上次的讲次里面〔编案:第2集〕,我们有谈到说,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谈到字入门陀罗尼,就是透过梵语的四十二个根本字〔编案:《大智度论》的开示乃是针对陀罗尼来说这些字音是根本,故此四十二根本字音,不必然与现今学界对梵文字母的研究看法完全一致。〕,来把佛教的义理摄持进去;所以用单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陀罗尼,就代表了一种的佛教的义理。那么从 | admin 2020-02-19 |
![]() |
《大智度论》里面有说,从阿开始到最后的荼,当时的梵语体系有四十二个字是根本的字母〔编案:《大智度论》乃是针对陀罗尼而说这些字音是根本,因此这四十二字音不必然与现今学界所普遍认定的梵文字母一致。以下谈到四十二字之根本时,亦依《大智度论》之原意而说。〕,从这四十二个根本字,可以组合成当时的梵语〔编案:陀罗尼〕。这种的陀罗尼,就是用这四十二个根本字,来把 | admin 2020-02-19 |
![]() |
手印就是修行人修行的时候,双手与手指所结的各种手势,梵语音译为母陀罗,或者单称为印;印的通俗意义,就是用木材或者金石等所刻成的图章称为印章;印也有痕迹的意思,例如脚印、手印,所以母陀罗手印,就有记号、标帜的意思;又因为盖印就表示确认,所以也有确定不变的意义,因此又称为印相,就是显示的记号,或者印契,表示印可决定不改。我们平常看到佛菩萨的图像、塑像, | admin 2020-02-19 |
![]() |
那么如何持咒才是如理如法的呢?这里为您搜集了许多持咒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并一一做了解答,希望能帮助您了解通过持咒而通往佛法智慧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咒语一定是梵语吗?一般的咒都会以为说,咒语一定是用梵语;事实上所谓的梵语、梵文,对我们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音声,可是事实上对于印度人来说它是可以理解的文字;所以说所谓 | admin 2020-02-19 |
众生,梵语称为补特伽罗;《瑜伽师地论》解释说:“补特伽罗者,谓能数数往取诸趣,无厌足故。”(《瑜伽师地论》卷83)是指能够辗转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也就是六趣—中轮回,而受众多生死无有止息的,就是众生。佛法中又称众生为有情,是说他拥有情性、情爱;如无著菩萨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中说:&ldquo | admin 2020-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