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所说的三界,就是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所说的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天,这个六道的范围,事实上,只在界里面;若只谈人天乘,一般只说到界。可是如果我们要谈到解脱,还要把六道里面的天扩大,来详细看它的内容;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天,除了天阿修罗、界天之外,事实上还有所谓色界四禅天,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 三摩地

2018-07-22

中说一般世间有情的生死相续,生的时候是随顺于业的习气而行,死的时候就随业之变而流转投生六道;临命终时暖触尚在,阿赖耶识尚未开始舍离色身时,一生所造善恶业内涵顿时显现,犹如幻灯片一般,剎那间连续闪过,死逆生顺乃妄见妄习的众生之所,此时众生的情与想二种习气,交互生起。什么是「情」?《楞严经》卷8中佛说: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心必远离,观此淫犹如火坑一般。此为贪着及广修双身法的密宗师徒,应该特别警惕的,因为藏密无上瑜伽双身法的三昧耶戒 三摩地

2018-07-22

中说一般世间有情的生死相续,生的时候是随顺于业的习气而行,死的时候就随业之变而流转投生六道;临命终时暖触尚在,阿赖耶识尚未开始舍离色身时,一生所造善恶业内涵顿时显现,犹如幻灯片一般,剎那间连续闪过,死逆生顺乃妄见妄习的众生之所,此时众生的情与想二种习气,交互生起。什么是「情」?《楞严经》卷8中佛说: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所治损害故者,谓永断除诸不善品,令诸善业离清净。此段《广论》乃是依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所说抄袭来的。有六种业道比较重,六种是:加行、串习、自性、事、所治一类、所治损害。《广论》随学者在此处就要特别注意了:一、以加行故来说——如果是贪着世间钱财,以出家身来经商而做贸易事业,就是猛利贪毒;在家信徒投入这种由出家人出资经营的赚钱事业中 三摩地

2018-07-22

长女华严,年已二十,自顾毫无他物,只有粗布两尺,供之财。痛念此生赤贫不能作福,华严仰屋悲叹,这时忽见梁上孔隙之中有乱禾一团,于是取下观察,得黄粟十粒。华严将谷磨去秕糠,想以此与粗布供养僧众,但自顾无衣,不能出门。乃于黑夜匍匐前往,以布遥掷僧房又将十粒粟米亲手置于饭桶中,心中默默祈愿:我以前世的悭贪,现在受此苦报,今于佛前,求哀忏悔,以此微薄之物供 三摩地

2018-07-22

古时印度外道很多自称证涅槃的,然而他们所称的涅槃,不出界中离语言相的离念灵知,乃至初禅等至位到四禅等至位中一念不生的境界,根本还在三界中,何来解脱呢?直到释迦牟尼佛出世弘法,才有人归依佛,闻佛开演声闻解脱道之法而真正证涅槃。所以声闻解脱道之法皆从佛出。声闻解脱道的法如此,那连证得声闻极果的阿罗汉都不知不证的佛菩提道的法,当然更是从佛出,以佛为根本 三摩地

2018-07-22

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而这个部分的法义平实导师也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当中,有开示马鸣菩萨所说的:「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 三摩地

2018-07-22

中说一般世间有情的生死相续,生的时候是随顺于业的习气而行,死的时候就随业之变而流转投生六道;临命终时暖触尚在,阿赖耶识尚未开始舍离色身时,一生所造善恶业内涵顿时显现,犹如幻灯片一般,剎那间连续闪过,死逆生顺乃妄见妄习的众生之所,此时众生的情与想二种习气,交互生起。什么是「情」?《楞严经》卷8中佛说: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三、利刀剑及刃叶林地狱等:有情出离沸屎地狱后,即陷入此中,刀刃为路,下足皮肉筋血销烂,举足复生;逃离利刀剑狱后,见有树林,前往坐在树下求清凉,才坐已,微风便起,众多叶剑从树落下,砍截肢节身体,即有黑厘狗扯肉噉食之;有情逃离刃叶林,又进入拉末梨林地狱,往上走则地上刺锋向下,往下走则刺锋向上,贯刺身体,那时又有铁嘴大鸟啄食眼睛,以上三种地狱均为刀剑苦 三摩地

2018-07-22

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二、多病的原因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三、丑陋的原因一者好行忿怒。二 三摩地

2018-07-22

而如果能修学佛法正知见,就懂得培植福德是不嫌多的;同时在福报兑现的时候,也有智慧知道不应当执著五境界以及造作诸恶业,这样子就不会有堕落恶趣的问题。在本故事中之婆提长者,因为曾经杀异母弟,在福报享尽而没有余福的状况之下,因此其杀异母弟的业种现行,使他堕入地狱之中。接著大家心里面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一世会出生在富贵人家广有钱财,但却无福受用 三摩地

2018-07-22

多思众食贪乐积集不割舍。不乐见善人。所见财物其心盗。乃至得其少许财物即便欣喜。常求财利乐不净食。见他资产便生妬嫉。复于他财生己有想。见他受用便生悋惜。闻说好食心生不乐。乃至巷路见遗落果及以五谷。便生贪心采取收敛。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饿鬼中终来生人间。智者能知非愚能测。外道谛听。若从阿修罗终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 三摩地

2018-07-22

有智之人,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讲记:佛陀有时为众生说一种因,有时说二种因,有时说三因、四因、五因,或者说六因、七因乃至十二因。所以“因”有许多的差别不同,如果是讲一因的话,通常是讲生因。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三世因果文说『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都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没有丝毫差错。文中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千劫』是很遥远的时候,『所作业』是自己所种的远因,远在百 三摩地

2018-07-22

97.为人爱走路,不怕险难以满足食,前生为马。98.为人脚不怕寒热,记忆力很差,前世为牛。99.为人自以为是,高声无愧,是非不分,前世为驴。100.为人贪好肉食行为大胆,前世为狮子。101.为人身高大眼,爱游野外,讨厌妻子,前世为虎。102.为人体毛长眼小,喜换住处,前世为鸟。103.为人性情返复不定,喜杀害虫,前世为野狐。104.为人勇健,淫少,不爱妻子,前世为 三摩地

2018-07-22

故今生虽隐姓埋名,专修寂灭三昧,而为愿力因及习气因所持,不得不随顺因缘而摧邪显正,此亦因果。十九、过去多劫常乐佛慧,依真善知识,依佛所说经,不曲解经意,随顺修学等为因,得今生不落断常空有二见,行于中道之果。二十、过去世多劫努力修除性障,性情和顺,观行清白,慧力增上,解一切众生心而宣说;了知诸法本净、不生不灭。三界有法由何起?因何灭?亦皆能知,而能 三摩地

2018-07-22

可见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二、业业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原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以及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 三摩地

2018-07-22

心在房室好着薄衣渴女色爱着卧具服饰香华。心多柔软能有怜愍。美于言语好修福业。意乐生天处众无难。别人好丑信任妇女。火炽盛心多悔变。喜自庄饰好观彩画。悭惜己物侥幸他财。好结亲友不喜独处。乐着所止随逐流俗。乍惊乍惧志如猕猴。所见浅近作事无虑。轻志所为趣得适意。喜啼喜哭。身体细软不堪寒苦。易阻易悦不能忍事。少得大喜少失大忧。自发伏匿。身温汗臭薄肤细发。 三摩地

2018-07-22

这时这只牛知道众人要杀它,突然跪了下来乞求不死;但是这些人已经被贪蒙蔽了良心,完全无视牛的求饶,于是把这头牛杀掉了。牛在将死之前,非常怨恨地发下了毒誓说:‘你们今天把我杀掉了,未来世我生生世世都要杀掉你们,来报这个仇!’这三十二个人杀了牛,用老妇人借他的煮食器具烹煮之后,与老妇人一起分享这些牛肉。这时候老妇人非常高兴地称赞他们说:&lsquo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