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解深密经卷第五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尔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请问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如来法身。如来法身有何等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若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当知此相二因缘故。不可思议无戏论故。无所为故。而诸众生计着戏论有所为故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当名何身。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无上依经二卷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无上依经卷上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获得己利。尽诸有结其心善得解脱善得自在。善通奢摩他毗钵舍那。其名曰净命阿若憍陈如。净命马胜。净命贤胜。净命婆沙波。净命摩诃那摩。净命沤楼频蠡迦葉。净命伽耶迦葉。净命那提迦葉。净命耶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咸共嗔恚害是法师。是说法者。设复命终故名持戒自利利他。以是缘故我听国主群臣宰相诸优婆塞护说法人。若有欲得护正法者。当如是学。迦叶。如是破戒不护法者名秃居士。非持戒者得如是名。善男子。过去之世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于此拘尸那城有佛出世。号欢喜增益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世界广博严净丰乐安隐。人民炽盛无有饥渴。如安乐国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很多法师、居士们解释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其实他们误会了!《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是指已经建立真心本来自在正知见的菩萨,因为他遇到真善知识为他开导、为他建立正知见,譬如:真心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真心本来就自在;菩萨认同并接受真善知识的教导,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的正知见而去参禅。所以观自在菩萨的真实意思,就是指真善知识为菩萨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的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可是在佛门,有法师、居士们将生灭不已的意识心当作空性心,以开悟圣者自称。譬如有法师在她的书上公开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以此来误导众生。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刚才不是将生灭不已的意识心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意识心不是变成不生不灭了吗?怎么现在又说意识是生灭的?这就需要加以说明,以免误会大矣!刚才是说,将生灭不已的意识心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空性心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二个重点:凡是有法师、居士们主张真心有见闻觉知,譬如有念灵知就是真心,或者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或者断际灵知就是真心,或者真心有觉知但不取分别等等。你一定很清楚知道,这些法师、居士们说法与佛颠倒,不仅错得离谱,而且还误导众生走向常见外道中。或许有人会怀疑:这个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就是佛在经中所说的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如你们所说的如来藏。既然有所怀疑,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是如佛门有些法师、居士们主张:祂是不可知、不可证的。将佛所说真实有法的空性心变成虚相法,成为佛所说的断见外道。第二个、《心经》所谈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是为空性心藉缘所生的空相,本身是生灭不已的虚妄法。第三个、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空性心本身不生不灭,在世间上可以现前体会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存在。这两者的体性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不生不灭的法,后者是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绝非古天竺安慧法师所说的都无见分与相分。-----平实导师《识蕴真义》第八章<安慧妄言识无见分相分> (原标题:意识具足四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宗秘要》云:西域崛多法师游五台,至定襄县,见一僧结庵而坐。法师问曰:‘汝孤坐奚为?’曰:‘观静。’师曰:‘汝出谁门耶?’曰:‘神秀大师。’法师曰:‘我西域异道最下根者,不堕此见。兀然空坐,于道何益?’】(《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是知打坐求静以定其心,常处于离念灵知境界中,乃是西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有不通中观唯识者,以自己想象的中观破彼唯识,或以想象的唯识破彼中观,对此《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言:(玄奘)法师妙闲《中(论)》、《百(论)》,又善《瑜伽(师地论)》,(玄奘法师)以为圣人立教(中观、唯识),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故中观与唯识本是一整体的佛法,由于古印度应成派、自续派中观之学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者,近代以印顺法师为首的佛学学术研究者,由于未能契证赖耶本心之真如性,非但以「性空唯名」、「虚妄唯识」诽拨赖耶本心,将实有谤为虚无,甚且提出意根末那乃意识所生而名为细意识之邪论,不但违背世尊「意(根)、法为缘生意识」之圣教,也与一切现观相违。故我们也愿意藉这个机会,以现代行为科学的实验现观,来证明佛说「阿赖耶识行于诸蕴稠林之中,意〔根〕为先导,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人对于一切事物,比如肚子饿了、睡醒了、身体痒时……经由前六识的分析之后,都必须由末那识的你去作决定——是否吃饭、是否起床、是否抓痒,然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但是众生却都不知道这个事实,往往将那夜夜断灭的意识我误认为是自己,甚至连正在学佛的佛子们也如此,乃至连佛学大师的印顺法师都跟着误会了。有的学佛的人可能会认为:睡着无梦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天台宗三祖慧思法师于《随自意三昧》亦云:初心菩萨用二种识:一者转识,名为觉慧,觉了诸法,慧解无方;二者名为藏识,湛然不变,西国云阿梨耶识(阿赖耶识),此土名为佛性,亦名自性清净藏,亦名如来藏。故知,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或有人根据《入楞伽经》(十卷本)卷七中佛告大慧菩萨的一段话,大慧!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八识规矩颂》颂文唐三藏法师玄奘作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人在读了《宗门密意》之後,见到台湾南部某大法师的邪说被平实所评论,只因为崇拜名师的缘故,情执深重丶心生不满;请托杨先生要求平实不再出版《佛教之危机丶学佛之心态》二书,而不能成功,心生极度不满之愤恨心,故作种种事相上之无根诽谤。亦有名师座下之出家法师,因为其师被评而不能答覆一语,彼法师因此而心生唇亡齿寒之想,欲制止平实对彼名师之评论,是故请托彼人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大法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著,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是断我见烦恼、即是证涅槃境界者……如是邪见比比皆是,皆是错悟二乘涅槃、自认已断我见之误会者;所以者何?谓觉知心本身即是欲断我见者所应断之“我”故;觉知心不论处在何种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不论处在何等 | admin 2018-07-21 |
![]() |
正觉讲堂也鼓励大陆的学佛人通信皈依,所以应当方便与这正法道场连系,愿意在真正的正法道场,以真正开悟的法师作为引领入佛门的皈依师,虽然这是事相,可是仍然应当方便作去,不要生起慢心,以为论坛上面的师兄们好像没有直接和正觉讲堂有关,所以觉得不必特别亲近,乃至皈依,不应当如是思惟,我们又不是都有神通的人,如何知晓他人是如何地亲近远方的道场,如果不是因为导师 | admin 2018-07-21 |
![]() |
”包括这位和达赖喇嘛“世纪大对谈”的○严大法师(举示剪报)也如是说。他说:“什么是开悟?”我念给诸位听---刚才有人送我这张剪报---他先讲:“参话头,是把一句没有意义的话,不断连绵不绝的问。”请问:话头没有意义吗?他又说:“什么是开悟?就是这样问自己,问到杂念不起,妄想不生,也不罢休;然后突然间爆出智慧的火花,发 | admin 2018-07-21 |
![]() |
对此,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这就是说,大乘的表现是“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 | admin 2018-07-21 |
![]() |
又譬如,正当我们专心听闻大法师在说世间法的时候,他的观念有时候说错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离念灵知心中,虽然没有语言文字生起,但仍然能够识别大法师说错了,这正是“识别是非”的识阴所摄的识。所以,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正是识阴所摄的虚妄法。离念灵知既可以存在于清净梵行的静坐中,也能存在于离五尘的二禅等至位中,乃至某些教派双身法在贪淫之行的淫欲乐受中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