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现在很多的法师大德,不明白这个道理,每天虽然努力的摄心打坐,用功修行;可是初禅始终不发起,就是因为不了解证初禅是依断欲界爱,而不求自得的。如果只是让自己每天一直保持在常寂常照的境界当中,(不断欲界五欲的贪爱)初禅永不现起。然而(一般人)就算是发起了初禅,也只是凡夫一个;因为声闻果位的判定首先就要以断我见作为先决的条件。初禅发起的时候,就是离开了欲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问何故此八说名世法。答世间有情所随顺故名为世法。世间有情若遇利等四法其心则高。若遭无利等四法其心则下。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欢。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戚。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染故生喜。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憎故生忧。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爱。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恚。故此八种名为世法。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是如来大师?就是世间唯一的大师,能够传述真正大师所说的法的话,那叫作法师。比如说:我们今天来看看世间的出家众,许多人对于这个道理并不究竟知,他们东怀疑、西怀疑就觉得说佛应该没有怎样,佛应该没有……等,他们不相信佛是无上的。什么叫无上呢?无上叫作一切究竟了知,一切究竟了知所以叫作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有这个正觉就代表说,佛一切的所知、应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你看那位法师,张口是我和什么什么人(肯定是名人,政府)怎样如何。那么就可以和这一条对对,自见分晓。)复次善男子。未来恶世。初发心菩萨造作诸杂旃陀罗行。谓刹利旃陀罗。婆罗门旃陀罗。大臣旃陀罗。大将军旃陀罗。毗舍旃陀罗。首陀罗旃陀罗。此恶比丘恃怙国王及大臣力。自言智慧自恃财宝行于布施。轻戏毁辱诸善比丘斗诤恼乱。法说非法非法说法。舍正经律颠倒义论。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近代法师聪明伶俐,尤其佛学院林立,加以宝岛富庶,多发心供养出家僧众,礼敬三宝,学佛之人更广披海内外。然反于此者,则是有些出家人于佛智,不生信受;宁可信乎学术界之异说,互相引非义以为义,谬圣义而以为当然,于修证付之阙如,于诸经典不能通达,无能晓窥如来意旨,徒以口舌论义而为盛事;若真能说然不能行处,则无可怪哉;以佛法修证,非是一生可期,如何可以娑婆恶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后来怀疑为何要念佛?问了个学禅的法师,他不喜欢念佛,对我例嘴一笑、走了,让我莫明其妙。后来找了念佛法门的书来读,才知道是为了求生极乐世界;心想他不错,有个地方可去,心就笃定下来,也发愿往生极乐。当时也不知净土三经是什么?问了人,才知是《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才知道念佛不只是四个字、六个字这么简单。读了净土三经,知道弥陀世尊的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譬如:有的人到道场去,赞助一百万,赞助一千万,然后心中常常记住这件事情;就希望每次去时,法师都要奉茶。不但要奉茶还要奉好茶。去了就希望法师请他坐,不但请坐,还要请上坐。这就是执著布施的福德,心中就取相分别,执著于这种人我之间的分别,心想:“你这个道场是靠我来护持也!所以你对我要尊重一点儿。”这个就是情执深重,这种取相分别的人想要求出离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临终时皆有瑞应,皆得往生。良由诸人……蒙远公开导、及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获此益。此系最初结社之人,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蒙其法化而修净业、得三昧而登莲邦者,何可胜数。”又慧远法师文钞附编载:&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据慧远法师文钞排印流通序载:“……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远)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诸人等、于临终时皆有瑞应,皆得往生。良由诸人……蒙远公开导、及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获此益。此系最初结社之人,若终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内,蒙其法化而修净业、得三昧而登莲邦者,何可胜数。”又慧远法师文钞附编载:&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他不知道神跟佛的差别,即使他是学者、教授乃至出家的僧侣法师照样是迷信,这样对于佛陀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他没有正信,所以我们说迷信是层次最低的。我们接下来要说仰信。仰信就是说,对于我们不知道的道理,可是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去否定它。因为我们相信佛陀是有智慧的,所以佛陀祂不会欺骗我们,所以我们相信确实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阶段就叫做仰信,因为我们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譬如有个乞丐前来乞食,似乎快要饿死的样子,你刚好在寺庙中,就自己匆匆忙忙跑进厨房,没有征得常住法师同意,就添了饭、装了菜去供养那乞丐,就成为侵吞三宝物而行施,属于侵损招提僧物,来世果报很严重的。即使是常住法师想要布施给那乞丐,也得要先向常住主事者告白,因为这是众所共物。若是来不及征求同意,最好是把自己该有的饭菜用来布施;或是以自己的钱财赎得这一碗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节录)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云何菩萨施恩报恩方便善巧。谓诸菩萨先于有情。随力多少施作恩惠。或施所须或济厄难。或除恐怖或会所爱。或离非爱。或疗病苦令得安乐。彼诸有情深知恩惠欲报德者。菩萨尔时劝令修善以受报恩。告言。汝等非余世财来相酬遗为大报恩。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 | admin 2018-07-20 |
![]() |
譬如有个乞丐前来乞食,似乎快要饿死的样子,你刚好在寺庙中,就自己匆匆忙忙跑进厨房,没有征得常住法师同意,就添了饭、装了菜去供养那乞丐,就成为侵吞三宝物而行施,属于侵损招提僧物,来世果报很严重的。即使是常住法师想要布施给那乞丐,也得要先向常住主事者告白,因为这是众所共物。若是来不及征求同意,最好是把自己该有的饭菜用来布施;或是以自己的钱财赎得这一碗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竟--------------------------------------------------------佛说盂兰盆经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8集念佛的人见到瑞相的时候该怎么办?>正伟法师(原标题:念佛人见到瑞相该怎么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8集念佛的人见到瑞相的时候该怎么办?》正伟法师(原标题:学佛的人见到瑞相的时候该怎么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中让我们知道求生极乐上品上生乃是非常的殊胜,因此我们劝请大心的念佛人,应该让自己的菩萨种性能够具足的发起,并且在功夫定力上面能够用功得力,修集自己道业上的种种次法资粮,此世能够具足,让自己能够在此世因为遇到的因缘而使得念佛的层次增进,这样才不枉此生!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5集上品上生》正伟法师(原标题:上品上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譬如来讲,我们的至诚心要恭敬佛菩萨,还要合掌叉手,合掌叉手(正伟法师同时示范合掌、叉手的手势动作),甚至要胡跪。稽首就是要鞠躬。问讯,现在菩萨都把问讯弄错了,我们来看经典讲问讯是什么?诸佛世界的菩萨来娑婆世界,问释迦牟尼佛,就问佛说:我是某某佛的菩萨,来礼见释迦世尊,请问世尊‘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色身康健否?众生易度否?’这个才是标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7集上品中生(二)上品下生(一)》正伟法师-----《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8集上品下生(二)中品三生》正伟法师(原标题:上品下生)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