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恶友也一样是道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行了,也一样把它当作助道之伴;没有智慧的人就想捨离烦恼,捨离烦恼就是二乘人;阿罗汉都是捨离烦恼的,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发願再度接受众生之身,捨离思惑或烦恼的人连善有之身都不想接受,何况接受恶有之身?菩萨是靠著大願与大悲心,才会再来接受人间的恶有。如果有了道种智而生到天界去,因为在天上都是看光的,若是你的光特别强、特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领略过少烦少恼,身心轻安之乐后,对烦恼现行时的热恼觉受就比较不喜欢乃至生起厌离之心。某夜,因睡姿不当,无梦自遗,更是对色身的污秽不净生起厌恶,于是心中发狠,作出一个决定:我一定努力断除五盖,争取早日发起初禅。结果后半夜做一梦:我在一很大且道路迂回泥泞的废弃厂房之中迷路,转来转去,久不能出,最后竟然进入一封闭无门的大铁罐之中。在我焦急不已地寻觅出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恶友也一样是道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行了,也一样把它当作助道之伴;没智慧的人就想要舍离烦恼,舍离烦恼就是二乘人;阿罗汉都是舍离烦恼的,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发愿再度接受众生之身,舍离思惑烦恼的人连善有之身都不想接受,何况接受恶有之身?三界有中有那些是善有?欲界天、色界天是三界的善有,无色界天则无所谓善或不善,因为住在定中都是无记性的。′菩萨连善有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许多人由于心根本不是放在这里,甚至愚痴到只想要一念不生起,因此永远无法进步,这真的是见不及此啊!你不能活用你的意识心来敏锐地观察你的许许多多的作意差别,来改变你潜藏于如来藏中的各式各样的种子,那你称什么是修行呢?难道你过去的意识心所落谢的东西就会随风而散了吗?显然只有愚痴的人才会这样想,因此你要净化你内心的种子,就是净化你如来藏帮你储存的所有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往生者刚断气时、呼吸心跳停止时候,这一生的记忆将转至第八识中,导致业的境界现行,就像播放电影片子一样,由上而下,一张张、一格格快速现前,每一张、每一格所造作的善业、恶业,或净业、不净业,皆一一呈现,无所遁形、无能脱逃。再来是进入死亡的阶段,在唯识学中称为正死位,这时第八识开始舍身,若是造诸恶业濒临死亡,在死前和正死位时,方有四大分离种种痛苦相续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菩萨不是,菩萨是依真如心的真实性、如如性、无我性的自性,去观察五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的虚妄不实,但是无妨让蕴处界继续现行,而转依于真如心的清净性来修行善业;这就是佛菩提在熏习的过程当中,知见大异二乘菩提的所在。如果能够这样做,就是在熏习你未来真修诸地圣道的种性。因为你依止善知识的教诲而观察真如心离一切障、具一切功德,而以阿赖耶识的真如法性做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原因有二:第一、人间的环境,能使如来藏中含藏的一切种子具足现前,只要是因缘已经成熟时,就容易具足现行。这是因为人间具足十八界法,而色界、无色界不具足十八界法,种子具足流注出来的因缘就比较少;而且人间的有情具足五欲八风,而欲界天的五欲八风少了很多,色界、无色界更没有五欲八风,所以天界不具足使各类种子广泛现行的环境,就无法在一切种智上面具足实证;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起信论》卷1)就是说明:凡夫之人总是用错心,总是将虚妄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以为只要制伏妄心所生起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行;甚至以为让烦恼一段时间不现行,就是开悟了。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时的首座神秀,却传给了不识几个大字的南方蛮子慧能。当时神秀半夜在墙上写了一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贤位证悟菩萨有过三分之二阿僧祇劫时间,也有过当生,如导师已经如是跨越三贤位而成为地上菩萨,因此要不要降伏烦恼,要不要续行贪染,要不要续行烦恼的现行,都是自己的事情,这要不要,虽然还是抉择觉分,可是真的不随之贪染,就是不能随顺安忍,放纵自己就是道业不进,这些只能修行人自己在悟后,好好地花上一段时日,好好地想通,当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无法想通,所以才会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瞋恨的种子,今世遇到了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瞋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瞋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业的势力若没有现行时就叫作业,现行了就叫作业力。若想要离开恶业力,就从这里下手;身口意行修正了以后,心性的习惯被改变了,业就开始转变。由此道理,说业可以是定业,也可以是不定业,而不定业能变成定业,定业也能转变成不定业。……。所以证悟之后得要转依如来藏的自性清净湼槃,使觉知心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来安住,然后来转变意识和意根以往的惯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瞋恨的种子,今世遇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靠平常就熏习相关正确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瞋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至于如何对治瞋恚,这里简单说明如下。首先,我们要观察到瞋心的过患,从而可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能够生起般若空理的这种妙理的智慧以后,自然能够转依,转依也能够忏悔自己这些烦恼的现行所造的这些罪业,同时能够真实地去灭除这些烦恼。一方面忏悔这些所曾经造作的身、口、意的恶业,一方面能够让自己来修除自己这些我见、我执的烦恼,而转依般若实相心的真如无我,而再去利益众生。所以能够灭一切的重罪,就好像说大风能够吹猛火,把这个无量的草木能够快速烧掉一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法门无量誓愿学,要成佛不只是要断烦恼,断烦恼只是免于分段生死轮回而已!要断烦恼障——要断烦恼障的现行,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的无学圣者,也就是阿罗汉,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独觉、或是缘觉,也都作得到。然而要能够如实地断所知障,也就是相应变易生死的这一个所知障,或者又叫作无始无明,或者又叫作法我执,那就必定一定要能够成佛的时候证得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能够生起般若空理的这种妙理的智慧以后,自然能够转依,转依也能够忏悔自己这些烦恼的现行所造的这些罪业,同时能够真实地去灭除这些烦恼。一方面忏悔这些所曾经造作的身、口、意的恶业,一方面能够让自己来修除自己这些我见、我执的烦恼,而转依般若实相心的真如无我,而再去利益众生。所以能够灭一切的重罪,就好像说大风能够吹猛火,把这个无量的草木能够快速烧掉一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证悟菩萨他知道,这样实相忏悔得以清净以后,可是于未来世他还是会与这些恶业因缘来遇到现行;自己因为此世已经实践实相忏悔,依止于如来藏成功转依的功德力显发,藉着这个缘来成就佛道自利利他的增上行。因为这个恶业种子在未来世现行的时候,也是一个逆增上缘的缘起;菩萨藉这个现行的机会,能够转变染恶种子成为善净种子,对于一切的顺逆境界,都可以成就佛事。因为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仅如此,菩萨行者还以这样的恶业因缘的现行当作缘起,努力的改往修来,以此因缘当成未来世行菩萨道时度众生的逆增上缘。菩萨就是以这样的智慧方便善巧,来转变这些逆增上缘,成为自己未来世弘法度众佛事的缘起。因为在菩萨道五十二位的修行过程当中,自己还没有达到二地满心以前,都会因为烦恼习气没有断除,乃至因为自己不小心犯过失,因此会毁犯许多小小戒;这对于还在因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上常常说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从事相上来说,一般学佛人早晚课时诵经回向,属于熏习的成分比较多,熏习成种以后,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增长福德因缘,因为在读诵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思惟其中的法义,而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义而不是甚解去思惟的话,又能依经所说而如实履践,也能够在此世减少恶因缘的现行,增加善因缘的发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能够生起般若空理的这种妙理的智慧以后,自然能够转依,转依也能够忏悔自己这些烦恼的现行所造的这些罪业,同时能够真实地去灭除这些烦恼。一方面忏悔这些所曾经造作的身、口、意的恶业,一方面能够让自己来修除自己这些我见、我执的烦恼,而转依般若实相心的真如无我,而再去利益众生。所以能够灭一切的重罪,就好像说大风能够吹猛火,把这个无量的草木能够快速烧掉一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业障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机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初始学佛的时候,处处产生障碍,这就是业障。应该如何忏悔业障呢?在探讨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个佛教史上鼎鼎有名人物的故事,这位鼎鼎有名的菩萨就是《百法明门论》的论主世亲菩萨,又被称为天亲菩萨。世亲菩萨于佛灭度后九百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