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智顗大师提出的这个止观,使得我们后人有现行的这个止观的名相可以去依止,让我们在修习智慧的过程上面,能够按照这样的过程,一路一路的修行上来;所以这个是智顗大师极大的功德。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整个再来检视天台宗,所谓立天台宗的这件事情来讲,我们可以看到,从我们一开始讲的所谓的五时,也就是把这个唯识列在般若之后的判教——五时判教,以及所谓八教 | admin 2018-07-22  | 
| 
 | 
再者,我们知道三界万法皆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因此说证悟者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后,现前观察如来藏不生不灭与三界诸法生生灭灭,因此知道此罪性亦是由如来藏所藏种子的现行,因此从如来藏来观,知道「罪性本空,从缘幻有,了不可得,没有真实不坏之自体性故。」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现象都显示是往世的种子现行所致,才能做到他人无法成功的事,这就显示人类及众生都是有前世熏习的。但是头脑只能存在一世,而且一生熏习的种子都只存在头脑中,死后才会转入第八识心体中而带到未来世去;假使意识的存在完全是依头脑而有,而前世的头脑并未来到今生,前世所熏习的种种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也就不可能带到今生来了!那么前面所说的种种生来就异于常人的特殊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大种是藏识所藏四大种之种子所发之现行,非物质自身固有之性质与作用。四大种遍于一切所造色,又为一切所造色之所依,故佛教将宇宙器世间、有情的色身等也称为四大所造色。佛教发现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为极微。极微旧译邻虚尘,物质的长短、方圆、大小等即是极微积聚所呈现的状态。极微不可再分,若再分下去就是“无”,就是“虚空”了。极微的“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这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个大乘的出世间不同于二乘解脱道的出世间,因为二乘的解脱道,只是将五阴世间出生的烦恼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再于三界中出生现行,仅存涅槃本际如来藏住于本来解脱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寂灭状态中。因此说二乘解脱道法,没有世出世间的功德可以发起。世出世间的殊胜功德,一定是依止于不偏三界空、不偏三界有的般若中道才能够引发出来。因为出世间,指的就是我们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个受持戒行的人,他对于这一件事情——也就是口业的现行,他会起作意而忍于随顺语业起行的一个习惯,谨慎自己口业的起行。...当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它可能说出来后会有不好的后果,所以不想说它,这样的话,我们宁可很简单地跟人家说:这件事我不想提,这件事我不想说。也不要去撒谎、也不要去打妄语。所以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忍的德,这一个妄语戒也就能够受持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大种是藏识所藏四大种之种子所发之现行,非物质自身固有之性质与作用。四大种遍于一切所造色,又为一切所造色之所依,故佛教将宇宙器世间、有情的色身等也称为四大所造色。佛教发现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为极微。极微旧译邻虚尘,物质的长短、方圆、大小等即是极微积聚所呈现的状态。极微不可再分,若再分下去就是无,就是虚空了。极微的大小,如《俱舍论》卷十二载:谓七极微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除了脑死病患本身有捐赠意愿外,还要取得两位捐赠者家属书面同意,专业的医疗人员才能够进行器官的摘取和移植手术。因此,倘若在脑死发生之前,人们能够对死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就能做好万全之交代和准备,让自己得以坦然面对死亡的来临,并且欣然接受割取器官或组织之事实;则这种连色身器官也能布施的大无畏精神,必定会使得我们的佛道进程得以快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个大乘的出世间不同于二乘解脱道的出世间,因为二乘的解脱道,只是将五阴世间出生的烦恼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再于三界中出生现行,仅存涅槃本际如来藏住于本来解脱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寂灭状态中。因此说二乘解脱道法,没有世出世间的功德可以发起。世出世间的殊胜功德,一定是依止于不偏三界空、不偏三界有的般若中道才能够引发出来。因为出世间,指的就是我们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力者,如《四法经》所说的四力:第一,是悔过力者,由于往昔所造诸恶业习气种子无量无数,存于阿赖耶识中,此恶业习气种子随时都可能会现行,使众生造恶业,所以我们要破坏它,不要让它现行。又往昔曾经于诸亲友作过很多伤害的事,成为冤亲债主,这些冤亲债主都会成为修学时的障碍,因此修学佛法时,要用各种忏法真诚忏悔,如大悲忏、三时系念、八十八佛忏、水忏、梁皇忏等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罗汉道的意思就是:自己想要了脱自己的生死而已,那这样的法就不称为佛法;因为一旦舍报入无余涅槃,不在三界出生任何五阴身,不在三界现行,就没有所谓成佛的法门可以继续修学了,也就没有办法将成佛的法门来传扬,弘传给一切想要学佛的人,所以无法行自利利他之行。所以,菩萨藏,讲的就是如来藏。菩萨藏的意思就是说,这些法的内容是成就你菩萨种性的内容,让你能够发起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在这一段是讲五力,五力发起了以后会产生一个现象,就是不喜欢分别世间法的利害关系,不喜欢在世间法上贪着,这就是五力开始现行了。若是往世不曾熏习过三乘菩提的人,就说他们还没有五根,当然更没有五力。菩萨有了五力,所以他对世间法不乐于分别和执着,可是他却有另外一个执着:乐求佛十力。这二种心态看来似乎是互相颠倒的。对世间法善能分别的力量出现了,对于远离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漏尽明呢?阿罗汉的漏尽只断现行,至于习气种子以及异熟种都还没有断,他的漏尽明不具足,所以不能称为明行足,但诸佛都是明行足。诸佛的第四个名号叫作善逝,那是说诸佛已经成佛了,乘愿去某个世界的某个星球受生时,故意隐蔽威神之力示现如同凡夫,然后一世修成佛道,以凡夫身示现成佛,然后化缘已毕示现灭度;又在另一个星球,重演一遍八相成道,不断地度化有缘众生,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阶段的菩萨,已经能够现观如来藏阿赖耶识虽常恒、不断、不坏,但是在不生灭心体中,却有生灭相存在,恒时流注一切种子,而出生意根与六识心等生灭法之现行运作;六识心等种子流注生灭法,与不生灭之第八识本觉心体和合运转,名为阿赖耶识。因此说,亲证实相心如来藏之七住位菩萨,已证如来藏而入理般若,能离断常、生灭二边邪见,能为众生宣说般若空理,能度众生证得般若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因此第八识,具有如是恆而不断之常住体性,及含藏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法种的缘故,能令一切佛门证悟之人,由其所悟之佛菩提智,而得以渐渐转化八识田中一切烦恼障之现行及习气种子;也能以佛菩提智,而渐渐断尽无始无明所知障,使第八识之内涵得以究竟转变清净,断尽阿赖耶性及异熟性,改名为真如,成究竟佛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着我们要说这八个心的现行,以及这八个心现行之后,必定会产生的一切法: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空性如来藏这个真实心亦无法离开七转识(注:13)而在三界中独自现行运作,七转识妄心依赖于如来藏才可以存在,祂们不一不异;譬如明镜显色,影像因有明镜而存,受、想、行、识也是如同这个道理。有情生命中的苦受、乐受皆因有如来藏的执持才能现行感受,五蕴皆非能离开真实心而现起,此即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道理。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是说十行位最主要的修行就是在长养圣性,把自己的那一些习性给修除掉,让那些习性不会再现行,才算是十行位性种性的修证圆成;因为你想要入初地,而初地是一切烦恼障都不现行;烦恼障现前是地前的事,地后就是开始渐除习气种子。所以才说初地菩萨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所以初地满心是可以取证慧解脱的,只是他故意不去断尽思惑而已,这样才叫作初地的入地心菩萨。这一些不好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漏尽通的证得,除了禅定的功夫之外,那必须要现观觉知心我、思量心我,也就是意识、意根的虚妄;现观之后,还必须要断除想让觉知心我、思量心我永存的这样的执着;确实断除之后,确实有能力、有自信于舍寿时灭除自我,就是能够不让来世的觉知心我、思量心我又再现行,这样才是真实证得漏尽通。所以,漏尽通只有佛门中已断我见及断我执思惑现行的小乘四果阿罗汉,以及大乘初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