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月光菩萨来此世间时,便会赞叹还留下来的菩萨们,真是如来口中的佛子,真是报佛恩者!于十方世界中唯是殊胜,因地之中,如此大心!如同水王这大海,于此火劫之中,必至于一切大小江河、川流湖泊全都枯竭之后,仍然于此大火之中昂然独存,直至最后一分水滴枯竭而后已;你们大心菩萨们亦是如此,在此难忍的世界中为了佛法的命脉而忍受一切难以言说的煎熬,直至佛法覆灭的最后一刻 | admin 2019-06-19 |
![]() |
[转]导师法语:如果学人不努力将心意调顺柔软;则发脾气的机会依旧是存在;嗔恨心依然是强烈;责骂受不了;痛痒受不了;人家善意的责备;或无礼的辱骂;皆承受不了;是心意未善调柔;内持强硬的观点态度;即叫我执;严重的执著彼境是我所;身体是我有;即身心世界是我所有;调柔后的心态,有如是能力:能承认错误;具足惭愧为其一;能接纳批评;及自我批评为其二;能善于取舍建 | admin 2019-06-19 |
近年来,经常有信众邮寄有关日本净土真宗本愿法门的宣传材料,希望《禅》刊能协助弘扬。他们在信中对本愿法门极力推崇和赞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认为,中国佛教应该学习日本,尤其是要学习本愿法门,并认为这是中国佛教振兴的唯一希望所在。每次读到这样的来信,我就有一种如箭穿心的感觉。图为1937年11月15日,净土真宗本愿寺发行的月刊"教海一栏"的封面我真希望学 | admin 2019-06-12 |
|
![]() |
以下文章全部出自宋朝大慧宗杲禅师的《宗门武库》。背叛师门的果报:和州开圣觉老(安徽省马鞍山附近叫开圣的地方有一位叫某某觉的长老)。初参长芦(寺)夫铁脚(禅师),久无所得。闻东山五祖(法眼禅师)法道,径造席下。一日室中垂问云: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觉云:胡张三黑李四。祖然其语(认可他)。时圆悟和尚(佛果克勤大师)为座元(首座),祖举此语似之 | admin 2019-05-30 |
![]() |
藏密神奇而隐秘,若不能深入了解,真的让人不敢轻易置喙评断,最著名的一个说法就是在正式学密之前,先要用十二年的时间,把显教的大小乘内涵完全通达,来作为学密的基础。也曾经,我也被这种说法笼罩了许多年,不敢质疑这自己曾经有着许多疑惑的神秘的藏密,比如,楞严经中说不可说出自己是哪位佛菩萨再来,否则就要马上离开,如同唐代寒山拾得二大士一般,一旦被人知晓祂们乃 | admin 2019-05-05 |
![]() |
语译:诸佛境界是很难思量与议论底,我仰望诸佛时,很清楚知道自己仍然处于距离佛地非常遥远的层次中。因为您(注)是种性尊贵底菩萨,是我心中深刻爱念底人;而您已经多劫之中无量世陪伴在我身旁,令我难以忘怀。如今,您距离我的证境确实是很阔远的了;而我心中祈求著,愿您趋近我目前证境的路途仍然不是很迢遥。(注:河洛古语中「您」,寓有「您们」之意。)遥亿吾释尊,大 | admin 2019-05-05 |
![]() |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三车和尚”,他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人们给他起这样一个名字?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路过一深山老林,见一茅屋紫气缭绕,料有异人在内。进去一看,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都长满了野草。玄奘大师伸手摸了摸他胸口,尚有微温,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老僧睁开眼,茫茫然问:你是谁啊?玄奘大师说:小僧玄奘,你老在 | admin 2019-05-05 |
![]() |
长期以来,净空及其“净宗学会”利用其影响和境外建立的组织,把中国作为其主要渗透对象,在国内设点活动,推行和散布其歪理邪说。甚至非法组织各种组织机构,打着弘扬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幌子,通过网络及各种论坛和学术交流等形式,从事传教及讲经活动,非法出版大量宗教图书和音像制品,严重违反了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内的正常的宗教活 | admin 2019-05-05 |
![]() |
近日,延寿禅寺公众号开始恢复活动,相继公布护持银行账号和对应二维码,组织系列活动,在此特别声明:该寺院管理权及财务等已移交,公众号管理及账号劝募的一切活动与原常住僧众无关,与修学了义正法无关,望原护持善信大德周知,特此声明。谢谢! | admin 2019-05-01 |
![]() |
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辨正释印顺对佛法的无量误解) 【作者】游宗明老师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书号】978-986-6431-40-1 【开本】244页 【定价】250元台币 【目录】 第一篇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 一、修行勿等待、善知识难逢6 二、寻找生命的实相8 三、请哥哥对自己要好一点13 四、三归依18 五、为何要修行?2 | admin 2019-05-01 |
![]() |
见性与看话头 【作者】黄正幸老师 【出版日期】2014年03月 【书号】978-986-6431-77-7 【开本】375页 【定价】300元台币 书籍简介 书中详说禅宗看话头的详细方法,并细说看话头与眼见佛性的关系,以及眼见佛性者求见佛性前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书是禅宗实修者追求明心开悟时参禅的方法书,也是求见佛性者作功夫时必读的方法书,内容兼顾眼见 | admin 2019-05-01 |
![]() |
这里有一名叫阿父师的名泉,在砂漠地带的一座绝壁之上,崖高数丈,水自半崖而出,相传曾有一段奇异的因缘。据说往昔曾有商侣数百人途经这里时,水都用光了,一行人饥渴疲惫,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群众里有一位行脚僧,什么东西也没带,一路上都靠大家供养过活,可是他一点也不紧张。于是大众中就有人建议:“这位出家的师父,我等一路供养他饮食,现在大家断了饮水, | admin 2019-04-29 |
![]() |
”说明:1、印广说:无情众生如花草树木泥土瓦块也能成佛,其弟子用这段经文来证明印广的说法。 2、印广 错误解释成:土枭鸟抱着土块并念咒把土块变成自己孩子!破镜兽抱着有毒植物的种子念咒变成自己的孩子。 &nb | admin 2019-04-29 |
![]()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白话本 玄奘大师,俗姓陈,是河南陈留地方(今偃师县)陈慧的第四个儿子,单名一个袆字。他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西元六○二年)。他的祖先,是汉朝太丘仲弓的后裔,曾祖父陈钦、祖父陈康,都做过大官,他的父亲也是很有学问的人,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节志。奘师幼年就具有高尚的品 | admin 2019-04-29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我们今天从第六辑第196页中间那一段开始讲起。马鸣菩萨在接下来的论文中说:观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因无明熏习力故,受于无量身心大苦;现在未来亦复如是,无边无限,难出难度,常在其中不能觉察,甚为可愍。(《大乘起信论》卷2)而在这一段之前,马鸣菩萨说:“观第一义谛非心所行, | admin 2019-04-24 |
![]() |
如果因为儒家用「理」,我们就要把「理」取消掉---说「理」不能代表真知佛性的话,那佛教的了义经典大部份都要改了:耍再创造另一个字来代表真如佛住了,所以不能说「理」不是指真如佛性,因为经典里面处处都用「理」表示真如佛性,请佛子明白辨正。《心经密意》第一章第三节另外一个部份就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和一念无明有什么不同?一念无明的现行,会使得众生轮回三界生死 | admin 2019-04-24 |
![]() |
如果因为儒家用「理」,我们就要把「理」取消掉---说「理」不能代表真知佛性的话,那佛教的了义经典大部份都要改了:耍再创造另一个字来代表真如佛住了,所以不能说「理」不是指真如佛性,因为经典里面处处都用「理」表示真如佛性,请佛子明白辨正。--------《心经密意》第一章第三节 另外一个部份就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和一念无明有什么不同?一念无明的现行,会使得众 | admin 2019-04-24 |
![]() |
解脱道所断的烦恼,在大乘法中名为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从哪里来?从我见为根本而生。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烦恼出现,就导致众生的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 | admin 2019-04-24 |
![]() |
无始无明就是讲:众生不了解法界的真实相,不了解法界中一切万法的根源,不了解法界万法根源的体性,也就是说他没有法界体性智。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不管哪一种法界,祂的根源都是第八识,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了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实体性,就是第八识心的体性;所以一切法界的根源,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 | admin 2019-04-24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从这一集开始,“三乘菩提之概说”中“三乘菩提之异同”我们要探讨的是: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的差异。今天首先要来探讨:什么是无明。在佛法中,无明这个名词常常听到,例如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有这样说:“无明普于一切烦恼杂染、诸业杂染、诸生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一)可见,佛 | admin 2019-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