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概说”在前一集节目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佛法中无明分为三乘菩提共摄一念无明,以及唯有大乘菩提所摄而不共二乘与通教无始无明。这一集之中,我们要进一步来探讨一念无明相关问题。解脱道所断烦恼在大乘法中称为一念无明,而一念无明是从哪里来呢?它是以我见为根本而产生,包括我见与我执在内无明。而我见与我执 admin

2019-04-24

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叫作烦恼障,所断惑(惑就是烦恼)就称为见惑或思惑,思惑又称为修惑。无始无明则是所知障,所断除惑是“尘沙惑”。无始无明是无始本有,这种无明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所以叫作无始无明;又因为无始无明内涵,众生自无量劫以来都不曾相应过,所以称为无始无明,从无始以来就是对它就是无明了。合一念无明见惑与思惑,以及无始无明 admin

2019-04-24

正元老师(视频开示文稿)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为大家介绍题目是“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上集。什么是“一念无明”呢?一念无明就是二乘解脱道所断烦恼,也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所断烦恼,因为一念无明也是阿罗汉跟辟支佛所断烦恼。一念无明也是见惑、思惑烦恼,一念无明也是我见、我执烦恼。在《胜鬘经》里面也提到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 admin

2019-04-24

正元老师(视频开示文稿)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为大家介绍题目是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下集。上一集我们谈到“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只要众生有办法不再造作会招感后有生死业,众生在这一世受报以后就能够得解脱。但是众生为什么会一再造业呢?就是因为这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常住众生觉知心中,所以众生在受业报过程里面会不断起惑造业,所以就必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3集十八界之六识界(上)正莉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单元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上一集我们说到断我见本质,就是认知以及现观识阴六识虚妄性,现观识阴六识都是有生有灭缘生法,虚妄不实;既然断我见就是要断除那觉知心常住不坏我见,当然得要深入了解识阴六识内容。现在我们就来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4集十八界之六识界(下)正莉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单元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我们继续上一集讲十八界中六识界,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及意识。《杂阿含经》卷3,佛告诉比丘们说:【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复次,彼识 admin

2019-04-24

六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意根是心,是无色根,不是有形色实物形体。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六根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尘根,大脑是胜义根;意根是心,住于脑部,不是有色根。有人以为意根是大脑,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 admin

2019-04-24

目  录前言一、五蕴(一)色藴(二)识蕴(三)受藴(四)想藴(五)行藴二、十八界(一)六根(二)六尘(三)六识三、五蕴十八界虚妄及苦患(一)色蕴无常(二)识蕴无常(三)受蕴无常(四)想蕴无常(五)行蕴无常(六)十八界虚妄四、五蕴十八界空相证入(一)前方便(二)修声闻禅(三)思维四食(四)明心与见性——参禅五、五蕴十八界皆依阿赖 admin

2019-04-24

在前面一集当中,我们讲解十二处,十二处已经讲完了六根,对于六尘还没有作详细解说。因为十八界函盖了六根、六尘、六识,所以十二处也函盖在十八界当中。虽然我们在十二处当中没有详细地介绍六尘,但是我们在十八界当中,会把六尘部分作一个比较详细说明。在这个单元主题所要讲是:略说十八界。我们先来看:到底什么是界?界,就是它有个范围,有个界限。譬如说,国 admin

2019-04-24

在上一集当中,我们对于六尘介绍,介绍到法尘,法尘只介绍了一部分。我们继续介绍法尘。法尘事实上不是只有五尘上面法尘,事实上法尘函盖了心法跟色法,但是法尘范围函盖很大,所以我们就用另外一个方式,来说明到底法尘函盖范围有多大?法尘又有个名称叫作法处。我们用百法来说明,百法当中到底有哪些法是属于法处所摄范围里面?百法当中第一个是心王,心王有八个识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6集五阴概略内涵(一)正娴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最早根据》单元。透过本会亲教师解说法义内容,传达正法、闻熏正见、思惟正理,可以种下学习正法因缘,欢迎您收看。今天这一集要谈是“五阴概略内涵”,我们从《中阿含经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7集五阴概略内涵(二)正娴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最早根据》单元。透过本会亲教师解说法义内容,传达正法,闻熏正见、思惟正理可以种下学习正法因缘,欢迎您收看。我们继续上集所谈论:“五阴略说内涵”。其实五尘也属于五阴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8集五阴概略内涵(三)正娴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最早根据》单元。透过本会亲教师解说法义内容传达正法,闻熏正见、思惟正理,可以种下学习正法因缘,欢迎您收看。我们再继续上集所谈论“五阴略说”内涵。一般学佛人初学佛 admin

2019-04-24

上一次《三乘菩提——阿含正义》(一)之中,已经先探讨了“识阴不能去到后世”原因,提到了在阿含诸经之中,常常可以看到“识,因缘故起。”(《中阿含经》卷54),说是识阴六识都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因缘所生之法,而不是常住不灭。今天接下来探讨“五阴与五盛阴差别”这一个部分。探讨“五阴与五 admin

2019-04-24

“阴”有遮盖意思,五阴就是五种能够遮盖众生智慧,使得众生不能实证三乘菩提,因而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哪五种呢?就是色阴、识阴、受阴、想阴、行阴,由于这五阴是众缘和合所成,才有世间种种行,而世间种种行都是虚妄不实,没有一个是真实。 所谓色阴,乃是这个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也是借着四大以及父精母血等缘而成;既然是因 admin

2019-04-24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儿子这么早死?如果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会这样操劳、辛苦啊!”佛陀慈悲看着老人,而后轻轻一笑。一会儿,一头满身臭秽大猪,身体滴着屎尿,摇摇摆摆晃过市集,众人此时皆掩住鼻口。佛陀看见此景,似有所感再度露出怜悯地微 admin

2019-04-21

若器世间所有果树果无当。非时结实时不结实生而似熟。根不坚牢势不久停。园林池沼多不可乐。饶诸怖畏恐惧因缘。如是一切是绮语增上果。若器世间一切盛事年时日夜月半月等渐渐衰微。所有气味唯减不增。如是一切是贪欲增上果。若器世间多诸疫疠灾横扰恼怨敌。惊怖师子虎狼。杂恶禽兽。蟒蛇蝮蝎蚰蜑。百足魍魉药叉诸恶贼等。如是一切是嗔恚增上果。若器世间所有第一胜妙华果悉皆 admin

2019-04-20

《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中列出十恶果报如下:一杀生果报,于人中得短命、多病二种果报。二偷盗果报,于人中得贫穷、共财不得自在二种果报。三邪淫果报,于人中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二种果报。四妄语果报,于人中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二种果报。五两舌果报,于人中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二种果报。六恶口果报,于人中得常闻恶声、言多诤讼二种果报。七绮语 admin

2019-04-20

他静坐时常常如此思惟,而出去游行时就以无常道理教化大众,精进不休。有一次游行之时,看见过去生好友今生受报为妇人身,成为一位富人妻子,她为财色所惑,身处市井商肆之中不能觉悟无常道理。他心中不由地为她感到惋惜。于是,为了帮助过去生好友,帝释天化现成为一位商人来到这位妇人面前。商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妇人,然后不由地发笑。妇人心里不禁觉得奇怪,并责 admin

2019-04-19

413,b8)(原标题:如何判断你从六道中哪一道来)  admin

2019-04-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