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不管上一次,你是如何沮丧,别人怎么冤枉你呀,不管你是多么地愤恨不平、怨天尤人、心里很担忧或如何如何,虽然是你还会这样,于自己于众生,而受种种的境界困扰,而产生许多不如理作意的心行;可是你要这样想,佛陀会照顾你,因为经典处处在在都跟你说,你绝对会成佛!所以你有什么好去怨叹别人的呢?你有什么好去顾影自怜的呢?不过我还是要说那一点,你不在那个第一时间 三摩地

2018-07-23

那有人就跟我讲,《地藏经、药师经》不是说:念过《地藏经》、念过《药师经》,再大的重罪都可以消失掉吗?可是经典一点都不糊涂的,在《地藏经、药师经》里面有没有说:那一些罪是什么罪呢?他有没有指明是受了菩萨戒以后,犯十重罪?没有。他说的只是一般的五逆十恶。所以要知道,这菩萨十个重戒犯了不通忏悔,忏悔了重罪还是不灭,还要去受,入波罗夷之罪。波罗夷是什么?翻 三摩地

2018-07-23

412,a1-23)如上经论文所示,世尊及弥勒菩萨都有教导我们许多的方法,例如您可以用无相念佛的方式来经行,也可以大声的念诵经典,也可以思惟法义……等等方便善巧来对治。但是前提得要您心得决定,真心愿意除此盖障,如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于此法中为除彼故,以无量门诃责毁呰惛沈睡眠所有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惛沈睡眠永断功德」。或者因为于法有证,心得决定, 三摩地

2018-07-23

另者再谈,假如您已修得四禅八定具足的证量,一定要符合经典所说的证境,不是依于自己错误的认知来说的证量,并且还要已经断了我见,这时您所作的器官捐赠,才是真正舍内财的大菩萨啊!为何这么说?因为四禅中息脉俱断、舍念清净,可以提前舍离色身故,所以不会因为剧烈痛苦境界影响,产生瞋恚而下堕三恶道。因为要进入四禅舍念清净定中,若再进一步准备要舍弃色身的时候,这也 三摩地

2018-07-23

佛子们读经时,如果不落在一字一句之中,能将的前后脉络全部仔细加以探讨的话,其实很多经典都告诉我们耍悟后起修。譬如《维摩诘经、楞伽经、楞严经、不退转经、十地经、华严经》等,都告诉我们如何悟后起修。此师虽然也讲《圆觉经、楞伽经、维摩诘经》但却错会了。他讲《圆觉经》,却不知道《圆觉经》已经把悟后起修讲出来。他错解理障与事障的意思,才会说「见性就是成佛,悟 三摩地

2018-07-23

那有人就跟我讲,《地藏经、药师经》不是说:念过《地藏经》、念过《药师经》,再大的重罪都可以消失掉吗?可是经典一点都不糊涂的,在《地藏经、药师经》里面有没有说:那一些罪是什么罪呢?他有没有指明是受了菩萨戒以后,犯十重罪?没有。他说的只是一般的五逆十恶。所以要知道,这菩萨十个重戒犯了不通忏悔,忏悔了重罪还是不灭,还要去受,入波罗夷之罪。波罗夷是什么?翻 三摩地

2018-07-23

二、有时间看一点经书,看经书是要了解知道,依经典去修持,不是看了去讲说而已。三、修行要表里一致,不要口是心非。 昔日古灵神赞禅师悟道以后,有一天,看到他的受业本师在窗下看经,正好有一只蜂子飞投纸窗钻不出来。古灵便趁机说: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于是说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他的受业本师,因其启发而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经成就佛果。乃至你以散乱心一合掌,这样都已经成就佛果。所以说,你的每一行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实际上它们都是一起的。因为你的如来藏与三世没有间隔,你的末那与三世也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给诸方法师、大师的话诸位法师负有弘传世尊遗法的使命,所以应该好好用心去看第一义了义经典,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而不是去崇拜所谓的大师,忙修瞎练。若已经是一方大师,更应勤求证悟、谨慎说法,绝不能恣意漫解经典、公案。如果误导广大学人,等到别人把您的落处提点出来之后,就心生嗔恨,处处诽谤,不知反省自己对错,为了面子、拉不下脸,那就真是个无智之人也 三摩地

2018-07-23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近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近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都不错!然后你才可以开口要求:大德!……大德这两个字不能随便用,如今大德二字与和尚二字都被用了,老师两字也被滥用了。大德是说:至少要证果,在大乘法中至少要断我见及明心了,才可以被称为大德。现在寺院寄给所有信徒的邮件都称呼 三摩地

2018-07-23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近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近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都不错!然后你才可以开口要求:大德!……大德这两个字不能随便用,如今大德二字与和尚二字都被用了,老师两字也被滥用了。大德是说:至少要证果,在大乘法中至少要断我见及明心了,才可以被称为大德。现在寺院寄给所有信徒的邮件都称呼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送经典或他的著作,那他是做法布施,你就可以受施,但是要记得供养三宝;至于其它一切的财物、食物,都绝对不要收,收了就是失意罪。如果受了戒以后,喝水时一定要先用滤水囊过泸才可以喝。古人喝水不像现代人这么讲究,现代人还得要自来水再者一沸过,若是喝了一般河流的生水一定会生病、拉肚子。古人吃了水虫也算是营养,反而更有力气了;古人想要得到动物性蛋白质很困 admin

2018-07-23

若能三心具足的话,他必能上品上生,经中还说或者有一类众生乃是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能够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而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行者他当来亦得往生。所以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何以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上品上生具备的条件中: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必须具足的发起!但是这三心的具足,那必须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在经典里面都有听过佛说过了: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如来藏是我们造作善不善,能够出生五蕴的来造作善不善的这一个根本因;离开五蕴、离开意识、离开七转识,没有善不善可言。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 三摩地

2018-07-22

同时,佛教也彻底的实践忏悔这些善法,因为忏悔乃是众生改往修来远离恶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加行方式,经典上也说忏悔乃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一;七种最上供养就是所谓的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因此,忏悔这个法乃是修集福德一个很重要的行门,因此,菩萨在广行菩萨道而修集一切善根的同时,也是必须要实践成就忏悔这个善法。而且,忏悔之法是与回向等其他的善净行 三摩地

2018-07-22

”世亲菩萨听了以后,内心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恐惧,马上敦请无着菩萨为他解说大乘佛法,譬如《华严经》的〈十地品〉等大乘经典。由于世亲菩萨一向聪颖睿智,一听立刻领悟到大乘教理确实是超越于小乘,因此转而信奉大乘。从此以后便在无着菩萨的座下遍学大乘法,凡为解说无不通达,这才知道自己从前谬赞小乘,毁谤大乘,误人误己,实在是罪业深重,于是便在无着菩萨面前发露 三摩地

2018-07-22

经典中说: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从这一段圣教的开示可以显示出来,菩萨道的行者,在他广行一切善根之后,他必须要回向发愿,而得以使自己早日成就佛道。因为,如果能够早日成就佛道的话,就能够更有智慧、更有福德广泛的利益一切的有情、一切的众生。因为诸佛乃是福德庄严,而且是究竟的成就,诸佛同时也是智慧庄严,并且也是究竟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我们在经典上常常看到,诸佛都劝诸菩萨能够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回向一切智智,回向诸佛净土。所以,菩萨在广行回向的时候,应当以利益众生趣向佛道,以及利益自己能够在佛道上面的成就为主,一切以回向无上正等正觉、回向成佛为主,这样的才能成就无倒回向的功德。但是,我们再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看,一般的众生他所回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世间有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愿意经常诵经,代表着对于佛法有信心,也因为常常诵经的关系,信心越来越坚固,使得信根能够逐渐成就;同时未来世碰到这部经典,或者经中所出现的佛菩萨名号、佛法名相等等,也都会觉得很欢喜而希望进一步修学。因此藉由读诵经典,也可以把这些善净法的种子,种进心田之中带到未来世去,届时便很容易与佛法相应,因此利益很大。即使对于经中的某些义理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因 三摩地

2018-07-22

《解深密经》中已说般若经是有上有容之法,其意思是般若经之上还有更深妙、内容更广的经,是故《解深密经》说般若经相对于第三转法轮经典,是不究竟之法。因此,如果能受持读诵三转法轮方广诸经,才是依止最甚深经、最了义经,才是真正能够对治现行之断除,乃至能断除习气种子及无始无明随眠。又真能持诵般若经,主要的还是在于触证经中所讲的「非心心、无心相心、金刚心、无住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