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都为这个念头付出时间去参考、去想象,在这个念头里甚至还能体会到一份惬意,仿佛它已经变成现实被我拥有,所以不容他人打破,哪怕是爱人。我以为只有我在构想着,没想到,其实他也在,而此刻我们都在坚持着自己的念头。要放弃念头是件痛苦的事,起码心情会沮丧失落。一想到会让他难受,我选择了放弃。所以马上反问自己:不在你想要的环境里你就不能拜佛看书吗?呵呵,心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因为北郁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郁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口交和肛交)的邪淫,经典说北郁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烦恼障、业障以及果报障这三种,经中有说:欲灭此三障罪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罪灭除?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举例来说,譬如世间人,一听到某种物品乃至药品可以治百病,就一窝蜂的去抢购,根本没有经过思考验证,这样的人就是迷信传言,对于传言偶像崇拜而迷信。又有人迷信于广告说词,因此不加以选择,冲动,那这样也是偶像崇拜;他崇拜于广告说词,轻微者损财,重大者伤身害命,比比皆是;这样的人就是对广告词产生了偶像崇拜,不加以智慧简择,迷信盲从广告词,这也是一种迷信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在佛法中容易感情用事者,情执较重者,相较无情、理性者所犯之过失为大,若不思悔改者,其所犯的过失,将会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其情执重者在楞严经亦有开示: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已。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沈入阿鼻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佛门中,身为佛弟子,经常在见面的时候就会互相寒暄,称呼对方为某某菩萨,这样说法正确吗?这样说法如法吗?身为佛弟子们,是不是应该要深入加以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菩萨,以免积非成是,流于世俗化,与佛陀当时的意旨越离越远,乃至背道而驰。所谓的菩萨,梵语名为菩提萨埵,翻成中文叫作觉有情,也就是觉悟有情的众生。所以,身为菩萨一定是能够觉悟有情的人,因为他本身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得要举证人家错误的事实出来,再从理上来证实分辨,还得要引据经教来辨正,这样从理、教二方面都来作辨正,这才是真正的法义辨正。法义辨正是在救护被误导的众生。如果的确有人指出我的错误,我一定很感激他,我会马上就去研讨:究竟有没有错?如果真的错了,我就会赶快改,并且公开地改正;因为我可以因此而改正,就免除原来误导众生的恶业因果了。佛经上说,会有魔示现为很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如错悟的大师据此印证你开悟了,你就会相信了;如果你对别人说你已经开悟了,那就是大妄语。所以说,真心的体性能生万有诸法,具有能生诸有之性(见闻知觉性是三界有之自性),但是真心的法相却是空无形色的;而见闻知觉性等妄心,则不能出生万法,只是缘于真心所出生的六尘万法而在里面运作、在里面执取罢了;但见闻知觉性的妄心,也是无形无色的。可是妄心等见闻知觉性诸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曾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来说明三乘佛法的差别。世尊说:有些众生具有出世间的智慧,跟随佛陀听闻解脱道法之后,能够真实信受;他厌腻了生死轮转的痛苦,急于想要解脱、出离三界,进入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的涅槃之中;像这样的人就叫作「声闻乘」,就像是小小的「羊车」,只能载他自己一个人出离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概讲一下事情的经过:公司的一个女同事最近特别兴奋地帮我张罗男朋友。其一,我跟这位女同事虽认识一年多,但并不特别熟络,因为脾气性格都不太一样,所以仅仅只是正常接触而已,算不上交心;其二,她给我张罗的这个人刚好是我比较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她可能觉得这种志同道合就是所谓的有感觉吧;其三,当我知道她的意图之后就立即表明了我的态度,并请她不要再操心,不然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能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食、衣、住、行所用的种种资生之具。第二种有智慧的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并慷慨许诺:凡签上名字的,住持大师亲自念经,为您祈福消灾。结果签上名之后,才知道:名字不是白签的,要捐功德钱,多少随意,三、六、九都行。你一细问才知道,所谓三、六、九,就是300元、600元、900元,3000元、6000元、9000元,随你挑选。正所谓:旧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新社会,有钱方得‘佛’保佑!一张小小的门票,断了不少众生的学佛路有个朋友跟我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人们不是经常在议论,某处的神很灵,某处的神不灵吗?!前不久,某个财经新富一度成为有些人的拜求对象;还曾有某地官员率部下到城隍庙内祭拜海瑞,拜求保佑建设系统没有分子……这种信仰现象,在当下中国社会之中俯拾皆是。各地的庙宇、道场,那鼎盛的香火,无数跪拜的人群,未必就是当今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宗教信仰复兴。说的明白一点,这种表面上的复兴,或许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持五戒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就像经中所说的,我们举经中一段来为大家说明。经中佛这么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来先看这一段,这段佛说,一切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说在地狱里面,这些有情已经感受到非常的痛苦,那是不是应当有一些人,或是说你这上帝或是无极老母所派的谁要去好好来教导他们,让他们能够不要一直痛苦下去了?结果并没有这样的法,或是没有这样究竟的救济。好啦!假设说以后这些宗教继续的修正,然后可以把这个问题修正得好一点,他们顶多可以处理掉第三个。这一点就是说,以后我们会派人到地狱去,让他们能够不要再痛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第14〉: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前台中曾经有一个事件,好象是一个KTV的一个这种演唱的歌唱的还是什么,从那一个火灾事件以后,就订定了一些比较严格的标准。那里面就有一个故事流传了,流传下来就说:有一个女孩子,她在那一次火灾事件死了,结果她后来托梦给她男朋友,她说了,她说:我们之前因为造了那个业成熟了,所以刚好所有的人汇集在这里,因此遭到这个不幸。也就是说业呢,它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内外兼学的菩萨具有威德力在佛经上有说,这是属于阿含部的经典,叫《恒水经》。《恒水经》上面有提到说:世间的一切的经法,世间一切,就是真正可以流传、利益世间的,实际上都是从佛法而来的,所以佛法也包含世间法。包括这些外学,就是包括医方明,还有世间法的因明,这些全部都是佛法所包含的。明就是指彻底明了这些世间法的道理,其实不论是卜卦、八字、风水,实际上是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归依的福德是无量的,佛陀在经典上说:布施无量无数珍宝的福德,不如受持三归依的福德,也就是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计算的。佛开示说:如果有人能够受三归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一类有情,当他听到有关阎罗王的种种,他就已经心生警觉了,开始努力行善,持五戒。他绝对不会想到说,要像前一种根器的人,等到要堕落三恶道,要由阎罗王来救赎;因为他已经知道说,生到那边要受种种的痛苦。可是这一类人虽然能够这样想,却又舍离不了人天的欲乐,所以我们方便施设说,这个叫做中等根器的人。另外一类根器的有情,我们方便施设为上等根器的人。这类根器的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