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楞伽》卷四〈一切佛语心品〉云:【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着作者。」】(《楞伽阿跋多罗宝》卷四)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 三摩地

2018-07-23

”世亲菩萨听了以后,内心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恐惧,马上敦请无着菩萨为他解说大乘佛法,譬如《华严》的〈十地品〉等大乘典。由于世亲菩萨一向聪颖睿智,一听立刻领悟到大乘教理确实是超越于小乘,因此转而信奉大乘。从此以后便在无着菩萨的座下遍学大乘法,凡为解说无不通达,这才知道自己从前谬赞小乘,毁谤大乘,误人误己,实在是罪业深重,于是便在无着菩萨面前发露 三摩地

2018-07-23

(二)云何言世俗化是佛教之大隐忧?谓诸方大师同以建大庙、办大型诵、说种种肤浅佛法、作种种世俗服务,作为佛法修行之主要内涵,而不弘传真正之三乘菩提。譬如佛光山之星云法师,于本岛建筑大寺院,并于世界各国到处建立分支寺院与精舍,每逢年节即为信众办理种种,以种种名义聚集钱财,所说皆是肤浅世俗之表相佛法,绝口不言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修证,成为世俗化之佛教;有 三摩地

2018-07-23

那一霎那,我真的相信,也许你真的比我大很多,你已无数次进出这个世界,这一次来,也有你新的任务——后来我才明白,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可能有什么表情的,表情都是后天学来的——但在那时,我如此确信,坚定的确信——以至于脱口而出,叫了你一声大哥。趁你还没有被这个世界的转基因和快速催熟的食品毒害以前;趁你还没被这个世界无所不在 三摩地

2018-07-23

突然她愣在那里,她看见,自己的那盒饼干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包里!现在要请求那个人原谅已为时太晚了。她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自己才是那个傲慢无理、没有教养的贼。曾几何时,我们在脑海中以为事情应该是某种样子的,而后来却发现,事实并不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子?曾几何时,我们因为缺乏信任而凭借主观臆断来不公正地评价别人,结果往往远离了事实。由此可见,我们在对别人进 三摩地

2018-07-23

“你怎么可以来谤我呢?”----所以她还自己振振有辞:“你怎么可以这样诽谤我呢?”所以不要说每辈子,就算是一辈子,这样是不是很难受呢?因此这一生就遇到这样的果报,闪都闪不掉,因为过去生所发的这个业报要怎么受,自己已把它规范好了。一般的情况下是说,你不发这种的没有意义的这种恶誓愿,这样的话,如来藏会根据各种的因缘最后处理;可是自己把 三摩地

2018-07-23

《杂阿含》卷三二第九〇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世尊先为诸声闻少制戒时,多有比丘心乐习学;今多为声闻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佛言: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减故,大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发菩提心品第二>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 三摩地

2018-07-23

许多学佛者都有诵的习惯,如果能多了解有关诵的相关知见,在修行上一定会有直接的帮助。首先我们来了解读诵的意思。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的解释:读是了解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 三摩地

2018-07-23

许多佛典,如《金刚》、《优婆塞戒》、《佛说阿弥陀》等,开头是这样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祗树给孤独园正确的读音是:qíshù/jǐgūdú/yuán,这个园林是怎样由来的呢?当给孤独长者去拜访一位好友,这位好友却没有专心招待他,半夜里一直在忙活儿;忙什么活儿呢?忙着准备供品,因为天亮以后要请佛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解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说: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只要练习到不因顺逆环境而产生爱或憎,就能太平无事,自由自在,所以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错,可是六祖的偈里这二句所讲的佛法是指禅,不可以用声闻法解释,不能用消除烦恼的方法来解释六祖这二句偈。论是语言、文字,假名为佛法。真实的佛法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也许当时能够忍住,但是在看的当下,就已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种下邪行的种子,遇缘祂就会产生作用。当我们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了别的时候,也就已熏习到了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那阿赖耶识就专门记录我们所有的善事、恶事不会消失,因为我们一切善、恶的种子,都会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纵使百千劫也不会遗失和消亡,因果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如果看 三摩地

2018-07-23

此点,佛陀早已预知授记,读者可参阅《入楞伽》卷第九,总品第十八之一。当年世尊宣说如来藏法时,因为太胜妙了,大慧菩萨摩诃萨悲悯众生,就问: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世尊答: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公元五世纪初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问到说:学佛至今已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当要如何克服?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会承认或者是观察到自己有上述的问题,这表示说这一位学人已能够去观察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也愿意试着去改正它;这不妨是一件善行,所以是应当要随喜而且要赞叹的!说明嗔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嗔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 三摩地

2018-07-23

无论做什么,分开多久,只要情况允许了就是要在一起,天地义。所以表哥研究生毕业一找到工作,就把表嫂娶了回来。表嫂辞了职,跟着表哥生活在了北京。然后很快就有了第一个男孩。表嫂在家带孩子,表哥工作,男耕女织。隔了几年,又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儿女双全,羡煞旁人。表嫂在家带孩子,开过一阵子网店,卖婴儿服装,生意还不错。后来有了第二个小宝贝,就没时间打 三摩地

2018-07-23

还要于法得自在,使别人不能检点你的法义,于中谁也都转不走你,所以佛在中才如是开示我们前面所说的这样子的一个道理。佛如何开示呢?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得好念心、自在之心。(《优婆塞戒》卷2)这一段就是在说明我们前面所说菩萨所应该发愿的这个道理。愿我生生世世色根都能够诸根具足、六根。这六根,意根 三摩地

2018-07-23

像《大般涅槃》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很多年了,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业也都不顺利?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感应呢?我这么虔诚的信佛,佛菩萨为什么都不保佑我呢?这真是让我想退道心啊!那么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要去正觉上课那个时候其实是我身体最差的时候,那学了这个法之后,慢慢的找到所谓的安心之道,所以后来就很好睡了,躺到床上三分钟之内就已睡着了。所以就这样一直学下来。因为自己的受用很多也很好。主持人:所以这二十多年您一直在跟随这个老师在学习。陆正扬老师:是的。这个平实老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就是平平实实的。主持人:萧平实老师。陆正扬老师:是。虽然说他 三摩地

2018-07-23

我曾是一个赌徒,虽然是小赌怡情的那种,我对赌徒的定义是:对某种博弈极具兴趣,有空就要参与,没空也要找空参与,参与不了,心情失落,浑身不自在。对打麻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两年前我开始学佛,知道不应该再参与打麻将这种活动,曾克制自己尽半年没打。后又不住同事的每周陪她们玩一次,虽然觉得不应该,还是给自己找个借口: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玩的过程中忆佛念佛。很可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