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常念大乘,心不忘失。勤修精进,如救头然。 大集月藏经若能精勤系念不散,则休息烦恼,不久得成无上菩提。大般若经空中声告常啼菩萨言,汝东行求般若,莫辞疲倦,莫念睡眠,莫思饮食,莫想昼夜,莫怖寒热。于内外法,心莫散乱。行时不得左右顾视,勿观前后上下四维等。出曜经智者以慧练心,寻究诸垢,犹如矿铁,数入百练,则成精金。犹如大海,日夜沸动 | admin 2018-07-23 |
![]() |
中国历史上,为了将如来真实第一义谛大乘法带回中国,高僧大德们冒著丧失生命的危险,前仆后继地展开了生死渺茫的取经之路,为历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在取经的高僧中,最杰出的法将就是唐朝的玄奘菩萨。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玄奘菩萨,在印度曲女城的会上,以《制恶见论》的钜论,降伏五印度所有大乘、二乘、婆罗门教等等学人,精英中的精英,完成了旷世的创举;以强大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后来《楞伽经》顺利传到了中国,大众才明白这真心,就是如来在第三转法轮的《楞伽经》所宣演的第八识如来藏。禅宗达摩祖师亦以《楞伽经》来佐证大乘的开悟明心──就是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达摩祖师并将此经典授给门人,作为开悟的传承。然而《楞伽经》的文字以及义理都非常艰深,因此当时的学人难以明了如来的究竟意旨。由于当时的学佛人对于《楞伽经》艰深的文字及义理都还难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传统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的今日,佛教文化都承担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还记得那个九死一生去印度取经的法师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将大乘究竟解脱的佛法带回了东土,现在的我们才能唾手可得的去了解大乘佛法,修学大乘佛法。玄奘法师简介:玄奘法师生于公元602年,664年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22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写到这里不禁想自己22岁的时候在干嘛)。那时虽然已经是隋末唐初,交通工具并没有什么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哪儿基本还是靠腿,有匹马就算是高档奢华。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失真走样。玄奘大师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来说,我们经常会说淡忘这个事情,淡忘这个事情就是说过去的事情淡忘了。淡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来看看,我举个例子来说。譬如说,你早上去上班,被老板骂了。老板骂了你以后,你会觉得很难过;那很难过,所以回家就一直想起这个事情,可能一个礼拜你都觉得很难过。但是过了一个礼拜以后,老板有一天叫你去,说:你最近表现得很好啊,赞叹啊,给你加薪啊!那么你一个礼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换句话说,在每一月的初一的时候,诸侯们要宰杀一只羊,饩羊就是说,宰杀了以后还没有煮熟,是生的羊,宰杀了这只饩羊以后,再把从周天子那边领来的月令书周告宣导让大众周知,这就是所谓的告朔之饩羊;后来因为子贡他所服侍的鲁文公,他因为生病的关系,有连续几次都没有办法参加或是举办告朔之礼,子贡因为爱惜羊的性命,认为既然这一个祭礼的实质已经丧失了,何必又要白白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末学在法义上不行,所以就从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聊几句藏密和心中心法能笼罩住人的一个原因吧:附佛。元音和大愚的心中心法是很推崇莲花生和密勒日巴的,末学早年在心中心外道的时候,有个同修是末学的好朋友,对自己的心中心师父很虔诚,以密勒日巴为榜样。这位同修把师父剪下来的指甲、掉下来的头发都收藏好供养着,而吃饭经常是吃师父吃剩的。实际上,这位同修比末学当年虔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它们在我的经验中同时存在。而阴暗面始终被回避。我猜我之所以回避,是因为我非常担心会和你有同样的遭遇——我可能因为呈现了自身的阴暗面,而被否定,被列为坏人,从此不得翻身。于是我选择隐藏,逃避,看别人。其实那次和你以及你的夫人有过多次电话交流,已超出采访范畴。如果没有地震,或没有那样一篇文章,你们或是一对倡导人文教育的精英伉俪——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也说:嫉妒会让众生得到出生为卑贱种性的恶报;而如果能够远离嫉妒,常常随喜称庆别人应得的名利的话,在未来世就会出生到豪贵家族,享受种种可爱的异熟果报。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放下嫉妒心呢?在佛法的解脱道当中,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要断除我见以及我所见而证得初果,那么就可以从根本断除嫉妒等种种烦恼而远离造作恶业了。在《长阿含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原对照《杂宝藏经》卷第二:【昔波斯匿王有女,名曰赖提,有十八丑,都不似人,见皆恐怕!时波斯匿王募于国中:其有族姓长者之子穷寒孤独者,仰使将来。尔时市边,有长者子,孤独单己,乞索自活;募人见之,将来诣王。王将此人,入于后园,而约勅言:吾生一女,形貌丑恶,不中示人。今欲妻卿,可得尔不?时长者子白王言:王所约勅,假使是狗,犹尚不辞,何况王女,而不可也?王寻妻之,为立宫室,约勅长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说别于这个道理,那请问:那个业的因,到底是什么样的法来执持的呢?执持就是说祂所蕴藏,而且且不说执持蕴藏,因为你要怎么收藏,那已经很困难。你要经过无量劫来都还可以收藏这样的种子,这样你要用哪一种容器、器皿?而且要怎么样的分类?这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且不说那更早之前呢,这个因到底是怎样判定的?谁来当法官呢?谁来审判这件事情应当得什么样的果呢?世间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的确,在别人看来,许晴经受的那些小委屈不过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当让她产生那么强烈的情绪,甚至上升到价值观的问题。可是我看完之后却感同身受,且看到那些攻击她的话语之后心疼不已。或许在这样一个繁杂不清世界里,所有涉世不深的心灵都不能被人接受和懂得。所以没有人懂得许晴那番话想要表达的含义,也没有人懂得我为什么要逃走,因为在他们眼中,好像什么事情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菩提即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成三乘,《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即:觉悟声闻菩提者,即成声闻乘的圣人;觉悟缘觉菩提者,即成缘觉乘的圣人;觉悟佛菩提者,即成贤位或圣位菩萨乃至成究竟佛。然而此中异同,错综复杂,绝非三言两语便可厘清。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之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正知见,无法了知三乘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曼哈顿的灯光已经开始照耀在这个全世界最神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纽约最平凡不过的一个夜晚。这个28岁的中国女孩2001年移居美国,获得电机工程学学士学位后曾经在华尔街工作,2011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的Sloan商学院就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明年就毕业了。她在遗书中声嘶力竭地向活着的人哭诉:除了中文,我觉得我没有任何优势。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嗔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织经尽。如囚趣市。犹如假借势不得久。观欲如是多诸过恶。四大假为女,其中无所有,凡夫迷惑心,执取以为实。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妄见女相故,生于染著心。譬如幻化女,而非实女人,无智者迷惑,便生于欲想。如是了知已,一切女无相,此相皆寂静,是名女三昧。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化作大鱼饱众腹,来世成佛度群蒙在《贤愚经》佛曾开示:自己往昔为了让众生免于饥饿之苦,愿意身为一只大鱼让众生得到安乐。在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以前,阎浮提有一位大国王叫作设头罗健宁,统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国,六万山川,八十亿聚落等。当时国中出现火星,占星师看到便向国王禀告:如果有火星出现,就会久旱不雨十二年,如今火星已经出现了,会有饥馑之灾,请国王赶快加以因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经中开示:一切世间所有誓愿,及出世间所有誓愿,无有能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誓愿无胜无上。由于菩萨所发的广大誓愿不是世间人及二乘无学所行境界,所以二乘无学的阿罗汉,因为畏惧再一次受生而枉受生死轮回苦,因而不敢发如此广大誓愿;二乘无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凡夫能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了。所以佛在另一部经曾开示:如果能够度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人成为阿罗汉,反而不如度一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