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然而,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提到:二乘菩提实际上并不是究竟的菩提,声闻人所受的法能够得到涅槃,那是因为诸佛的方便;然而诸佛是在我们这世间如何开启这道场呢?我们来看到这部经典《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时,有十佛刹微尘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毘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维摩诘菩萨、善威光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佛菩提的大道,也使香积如来的名声普闻于十方世界。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讲记:接着文殊师利菩萨又问维摩诘说:菩萨去看望生了病的菩萨,应该要怎样安慰他,以及向他劝进?维摩诘菩萨答覆说:菩萨们去看望生病的菩萨时,应当要向他说:‘色身无常。’但是不可以因此就说:‘要厌离这个色身。’二乘人听了,一定大加反对,因为在二乘法中说:你想要出离三界,就一定得要厌离色身。所以二乘的解脱道中教导大家观察色身不清净,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表面上看,维摩诘菩萨好像有一点在跟佛唱反调的味道,其实不然。佛的说法一向就有很多层面,所以才会有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事实。当然,出家一词有着出世俗家与出三界家的差别。出世俗家的同时,应当征得父母、配偶乃至子女的同意;而出三界家是证出家法,是心地法门,它是不着外相的,它只论是不是已经心得决定。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在意愿上发出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才称为童子与童女)像文殊师利、普贤都称为童子,善财大士也称为童子;可是维摩诘菩萨就不称为童子,因为他示现为在家相而住在自己家中,也有妻女,所以他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人。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女行,他的出家身分,在外观上是与在家菩萨一样的,并不容易分辨出来;大家也可以看到经中的记载,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出家众有时候叫作僧宝,这是就小乘而言;大乘来说的话——胜义僧,也就是说带发修行的菩萨,譬如弥勒菩萨、譬如观世音菩萨,乃至佛世时期维摩诘菩萨,这些都是所谓的大乘胜义僧,也不能说他不是僧宝,如果这样子说法是有很大的过失,一方面既毁谤了这些菩萨们真实的存在,又毁谤了大乘非佛说。回来我们刚刚说的三宝的道理,依于佛出世说法,而有这些佛弟子们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表面上看起来,维摩诘菩萨好像有一点在跟佛唱反调的味道,其实不然。佛的说法一向就有很多层面,所以才会有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这个事实。当然,出家一词有着出世俗家与出三界家的差别。出世俗家的同时,应当征得父母乃至配偶、子女的同意;而出三界家是证出家法,却是心地法门,它是不着外相的,它只论说是不是已经心得决定。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当众香国的菩萨接著问到:“释迦牟尼世尊是以什么来说法的?”维摩诘菩萨就说了: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维摩诘所说经》卷3)说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心性刚强很难教化,所以释迦佛为众生说种种刚强的言语,以便来调伏众生的心性,说了:“哪些是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这里世尊所说的对象是在家、出家菩萨,是不是跟我们一般所认定的在家、出家人是一样的呢?而出家一词的意涵,在经典中的开示又是什么呢?举例来说,《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之中,当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菩萨问疾。而罗睺罗回答说他不堪去探望维摩诘菩萨的病情时,有一段是这样的:【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维摩诘菩萨稽首世尊足下。敬问无量兴居轻利。游步康强少承福庆。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忍界施作佛事。令此懈废之人得弘大意。亦使如来名声普闻。彼诸菩萨皆愕然曰。此人奚来何等世界有懈废人。即以问佛。香积报曰。下方去此度如四十二江河沙刹。得忍世界。有佛名释迦文汉言能仁如来至真等正觉。于五浊刹以法解说懈废之人。彼有菩萨名维摩诘。说上法语。今遣化来称扬我名。彼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佛菩提的大道,也使香积如来的名声普闻于十方世界。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世尊在这同一部经典当中,称赞维摩诘菩萨摩诃萨说:“像维摩诘大菩萨这样子的白衣居士,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已经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将会在来世的时候万行圆满,超过三界,证得大菩提。”祂并且说:“这样来修心即是真沙门,是真出家。”像维摩诘大士这样子,就称为在家的出家人,也就是说,即使是身未出家的居士,只要依照真实佛法来修心,就可以称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么说一定会有人质疑,维摩诘菩萨明明又说无虚假故,这与前面界定直心为心性质直,不谄曲,无有虚假。并没有不同啊!重点就在道场这两个字,道场顾名思义就是办道的场所。佛法中的道场,当然是指能让众生修行无量劫成就佛道的场所。维摩诘菩萨既然说直心是道场,那这个直心当然是永远直,不是有时直,有时不直,否则怎么是能让众生修行无量劫成就佛道的场所。诸位菩萨不妨想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佛菩提的大道,也使香积如来的名声普闻于十方世界。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们看观世音菩萨,还留着很庄严的长发,而且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维摩诘菩萨,都是长发披肩、胸佩璎珞……的在家相,你能说祂们不是僧宝吗?不行的。这种僧宝若在人间示现应化的肉身时,也一样不受供养的;所以在大乘法中也一样,接受供养的菩萨僧一定都是剃发着染衣,受具足戒而现出家相了,才会受供的。所以在家人千万不要妄想:“我明心了,我也算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们看观世音菩萨,还留着很庄严的长发,而且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维摩诘菩萨,都是长发披肩、胸佩璎珞……的在家相,你能说祂们不是僧宝吗?不行的。这种僧宝若在人间示现应化的肉身时,也一样不受供养的;所以在大乘法中也一样,接受供养的菩萨僧一定都是剃发着染衣,受具足戒而现出家相了,才会受供的。所以在家人千万不要妄想:“我明心了,我也算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初地开始的圣位胜义菩萨僧,大部分都显现在家相,较少现出家相,从《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诸善知识即可看出;亦如众所熟知的诸等觉大菩萨,譬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维摩诘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以及现于兜率陀天当来下生成佛之弥勒菩萨等诸大菩萨,也都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在大家熟知的七大等觉菩萨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常现出家相;所以学子皈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才称为童子与童女)像文殊师利、普贤都称为童子,善财大士也称为童子;可是维摩诘菩萨就不称为童子,因为他示现为在家相而住在自己家中,也有妻女,所以他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人。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女行,他的出家身分,在外观上是与在家菩萨一样的,并不容易分辨出来;大家也可以看到经中的记载,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维摩诘菩萨说:生病的菩萨自己应该这样想,应该这样探讨:如今我生病了,而我这个病都是因为前世有种种妄想颠倒、种种烦恼,因此才会有这些病;可是病、色身、我的身心,都不是真实法,到底是谁生病了?要去探究它。假使知见正确,懂得好好去探究的话,就从这个病里面,也可以证得佛法。病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没有人不曾病过;很多人修学佛法,可是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再来看看现童子相、童女相的出家菩萨(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才称为童子与童女)像文殊师利、普贤都称为童子,善财大士也称为童子;可是维摩诘菩萨就不称为童子,因为他示现为在家相而住在自己家中,也有妻女,所以他不是出家人而是在家人。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女行,他的出家身分,在外观上是与在家菩萨一样的,并不容易分辨出来;大家也可以看到经中的记载,文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