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唯有亲证如来藏的人才能通达般若,通达般若的缘故,所以宗门可以通,说门也可以通。)对于禅定的定位以及般若智慧的定位,已经能圆满而光明的显现出来,决不耽溺或停滞于断灭空、顽空的恶见当中!这个如来藏本心法界实相的道理,决非只有今日我永嘉玄觉一个人才能独自通达与了知,恒河沙数的诸佛所证悟的实体都一样是这个如来藏,体性完全无二!证悟者为救护走入岐路的众生而摧 三摩地

2018-07-19

真是南辕北辙,认贼为子,当然无法出生实相般若智慧。而他们的错误知见,是从元音老人及徐恒志那里学来的;元音老人及徐恒志则是受学于王骧陆,同样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成为佛门中的自性见外道,与佛门外的自性见外道同堕一处。这个事实,是他们永远都无法否认的;因为,想要眼见佛性,他们的条件是永远不够的:没有看话头的动中深妙功夫,没有真如佛性的正确知见,更没有眼 三摩地

2018-07-19

般若慧。为说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是无明憎爱丛林。一切行苦。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以般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继心正念。如是修习。然后自当得证上果。离三界苦。阿难。 admin

2018-07-18

般若台前回定日,令人长忆雁门师。百亿劫中生死罪,才称名号尽消除。(若不了者,请看注脚。)迷时妄想同春梦,(点雪。)我佛真身等太虚。(洪炉。○倒串。)宫殿水晶千柱匝,园林云锦万华舒。(皆洪炉也。)痴心不是分高下,(向道皆洪炉也。)上上金台始可居。(九品亦约权实开显。妙极。确极。)八表同游只等闲,须臾飞去又飞还。玉楼冉冉红云里,珠树亭亭紫雾间。(元来 admin

2018-07-17

 玄奘菩萨一生所翻经论,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其中许多著名的经典如《大般若经》六百卷,还有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等重要经论。有一部关于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纪录片叫《玄奘之路》,这部影片中提道: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 admin

2018-07-06

摘自正觉电子报第019期般若信箱问八、“平实中国”与“佛运网”,最近似乎关闭了,因为我们最近上不了这二个网站了,只能进入“成佛之道”网站阅读。请问您们为何不继续保持这二个网站呢?答:这二个网站并不是我们正觉同修会所拥有的网站,也不是由会中的同修们控管的;而且佛运网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网站,有可能是在同修会成立之前就已 admin

2018-06-01

 从信位入住位,这里面还有一段说明,经文这么说: 【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说,要从这个信位进入住位,它需要一劫乃至十劫来修行十信,对三宝生 admin

2018-06-01

也就是说,第一时的部分说的是华严;第二时的部分说的是阿含;第三时说的部分是般若;第四时说的部分是方广唯识;第五时说的部分是法华。中间的阿含、般若、唯识这三个部分,因为它的地位特别重要,所以独立出来作为三教(初时四谛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的大乘教,说如来藏空性之总相与别相;三时解深密经等方广的唯识教,说如来藏空性之一切种智),这样成就了五时 admin

2018-03-15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