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淨土 又,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中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众生暂住报,唯有如来登金刚宝座的最高峰,居于常寂光淨土。[13]诸佛世界皆有四种淨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淨土),一切菩萨三贤十圣依自身证量等差别而居住在如来所化现的三种淨土中,唯有如来一人居于常寂光淨土; admin

2022-06-23

   又,中国是有大乘气象的国度,菩萨乘的学人陆续生在中国,亲证佛法、护持佛法,因此与文殊师利菩萨非常相应,故禅宗般若智慧法门在中国大行开展。又,文殊师利菩萨是七佛之师,智慧不可思议,《维摩诘经》中记载唯有文殊师利菩萨堪与维摩诘居士酬对,而教导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八岁龙女成佛者也是文殊师利菩萨,因此以文殊大士代表智慧第一。文殊师利菩萨发愿为未来诸佛之 admin

2022-06-23

   譬如“般若”二字有甚深的义理,也为了尊崇圣教的意思,因此就不翻译的道理是一样的;大众必须先知道这密咒的意思,就如同知道“般若”的根本意思是“实相智慧”,然后唸诵到“般若”一词时,即明其意,这才能达到领解意旨及更为尊敬的目的。是以在此还是要建议〈佛前大供〉恢复採用能让人读懂的颂偈,这样大众普遍都能轻易理解 admin

2022-06-23

  回顾当年释迦世尊对弟子们宣演佛法,从第一转法轮的阿含经、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到第三转法轮的方广唯识诸经,可清楚知悉世尊都著重在法的实证,因此三转法轮都是以佛法实证的内涵为重点,即使是陀罗尼也都是以总持佛法、义理、明咒、得菩萨忍为主旨。后来密教兴起,佛法衰颓,密教挟著外道法入篡佛门,其中明显可见的是密续中出现大量世俗咒语,并且逐渐混入佛教仪轨中。中国 admin

2022-06-23

  通讯报名自誓三归依仪轨 2021年01月修订归依程序(请于佛前自誓):一、礼佛请师(上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二、香赞(合掌)性觉灵明寂照眞常昔迷今悟露堂堂三宝是慈航一瓣心香归礼法中王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合掌念诵一卷》四、顶礼证明归依胜义菩萨僧上平下实菩萨《三拜》《长跪合掌念诵》祈请大德:慈愍弟子○○○( admin

2021-06-08

  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师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劝化国王大臣、一切信心乐(yào)功德者,于日日中澡沐尊仪,获大利益,常当顶受欢喜奉行!”《七佛灭罪真言》(三遍)lí  pó lí pó  dì离婆 离婆 帝qiúhēqiú  hēdì求  admin

2021-05-19

  如此盗法心态,严重障碍有心实证般若智慧的一贯道亲,以及其他宗教团体学人想要正修佛法者的道业。因此,为救护这些道亲与学人,能够除去盗法心态,安住于正法中而实证本地风光,故撰写此文。问:为什么说一贯道有盗法的本质呢?凭什么可以这样毁谤一贯道呢?答:一贯道有盗法的本质,并不是由我们首先说出的,而是由一贯道自己所说的法义中显示出来,古时亦有人说,并且是创教 admin

2021-05-14

  欲问如来无上道业摩诃般若。如来明见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告舍利弗。若于过去七佛所。得闻佛名礼拜供养。以是因缘净除业障。复闻弥勒大慈根本得清净心。汝等今当一心合掌归依未来大慈悲者。我当为汝广分别说。弥勒佛国从于净命无诸谄伪。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得不受不着。以微妙十愿大庄严。得一切众生起柔软心。得见弥勒大慈所摄。生彼国土调伏诸根。随顺佛化。舍 admin

2021-05-12

  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蜜字义炳然。时诸人天寻即为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时兜率陀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师子床座忽然化生。于莲华上结加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顶上肉髻发绀琉璃色。释迦毗楞伽摩尼。百千万亿甄叔迦宝以严天冠。其天宝冠有百万亿色。一一色中有无量百千化佛。诸化菩萨以为侍者。复有他方诸大菩萨。作十八变随意自在住天 admin

2021-05-12

律部的《菩萨璎珞本业经》告诉你「如果修学六度波罗蜜」,特别跟你强调是「修学六度波罗蜜」喔!修学到六住圆满,有一天证得如来藏了,是不是就没事了?不是咧!证如来藏之后如果没有佛菩萨、没有善知识摄受,就会退转—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于般若波罗蜜,然后就开始不信因果、无恶不造!你们看琅琊阁这些人现在不就是这样吗?他们不相信有什么恶事果报,他们不信呢!他们 admin

2021-03-26

  (2)、依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世尊明示,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因为第四静虑才能让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也就是一定要证得四禅,才可能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才可能入地。导师虽于《灯影》书中说明「戒慧直往」「戒定直往」两种入地菩萨情况,但弟子经过与多部经论比对后,事实并非如此。若有反驳说「因为过去世已入地,已 admin

2021-02-02

  )例如琅琊阁无法依文解义来扭曲《菩萨璎珞本业经》开示的“般若正观现在前是七住不退”[《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大正藏》册24,页1014,中29-下4。]时,他先找出学术界说法来毁谤 admin

2021-02-02

  他们将佛法依佛教历史时期切割为佛陀在世的原始佛教时期(佛示现入灭后,弟子结集为二乘阿含诸经)、声闻部派佛教时期(如来示现灭度后的二乘部派分裂)、大乘佛教前期(大乘般若经典流传)、大乘佛教后期(大乘唯识、方广诸经出现)、密教时期(密续);亦简分为初期阿含(但包括印顺在内的一分学者并不承认四大部阿含皆是佛说)、中期般若(一分学者说是后人发展创作)、后期 admin

2021-01-02

  玄奘菩萨译出如来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深切开示: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先世闻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已曾舍去,今世闻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由宿习力还复舍去。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身、语及心皆不和合,由斯造作增长愚痴、恶慧罪业。彼由造作增长愚痴、恶慧罪业,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即便毁谤障碍弃舍。彼既毁谤障碍弃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则为 admin

2021-01-02

  进入了这个大乘的止观,所依止的就是依止于般若实相智慧、依止于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相应的这样的一个善根,来观察他自己应该修、应该证、应该断的这些所知障以及这个烦恼随眠。这是大乘止观的内容,而不同于二乘的止观:二乘的止观呢,他只是停留在这些有为法的缘起性空上面而已;那大乘止观是以这个般若实相为基础来观察,以不生不灭的心所出生的一切有为法的这些法的内 admin

2020-08-28

  所以正觉同修会有施设两年半的禅净共修班,在这个禅净共修班的最后,我们会有般若度的教学,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详说五阴十八界的内容跟它的自性,然后教导学员来作观行。当然在作观行之前还要有种种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之下,作的观行才能够成功。所以,有菩萨对于五阴十八界的内容有兴趣,而且想要作五阴十八界的观行的话,欢迎来同修会,来参与我们的禅净班的共修,就可以获得这 admin

2020-08-28

  接着,以真如离于生死涅槃相故,这一句我们先解说什么是真如?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在般若经中,常用真如指称如来藏心,而真如这个名称通一切位,不论因地或佛地的第八识心,都可以称为真如。第二,有时候真如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的所显性,也就是如来藏在运作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真实与如如的法性,因为真实而且如如,合起来叫作真如。什么是真?真就是真实的意思,这是 admin

2020-08-28

  大乘佛法就是以实相心如来藏为教理的核心,强调实证实相心如来藏的中国禅宗,称为宗门禅,又称为般若禅。但是宗门禅不外于教门的教理,所谓宗门与教门不二,所以禅宗证悟的行者能够深入般若教典,教门三藏十二部经都是世尊证悟宗门才讲出来,讲出来的内容记录下来便成为教门,这些教门所说都是世尊证悟的内容,所以教门与宗门是一体的两面,不可分离。达摩大师传来的禅法,所以 admin

2020-08-28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阿罗汉舍报前,无余涅槃里面是什么?不知道!因为阿罗汉只要断见惑与思惑,不必修证般若就能出三界。也就是舍报时把五蕴十八界全部灭尽,只剩下离见闻觉知的本际如来自存在,就称为涅槃。这时候阿罗汉自己都不存在了,还有谁来入涅槃?还有谁来了知无余涅槃里面的境界呢?都没有了!所以二乘圣人始终无法了知无余涅槃里面的境界,所谓证涅槃、入涅槃,都是 admin

2020-08-28

  观世音菩萨发愿偈摘自《大悲心陀罗尼经》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 admin

2020-07-30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77   78   下一页»   共1548条/7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