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他们密教上师所说的古时祖师,譬如花生、密勒日巴等人说有大神通,都是在世时没有,死了以后才有的,都是死后才渲染说有神通的,生前都是不曾有神通的,每一个密宗的祖师都是这样。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道理吗?我告诉诸位,想要修学神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淫欲的贪除掉,淫欲的贪欲越重,神通就离得愈远;神通修证的最大障碍就是男女贪,可是宗喀巴规定:“每天要八个时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范围比较广,以食物来讲,你买了榴、牛排、猪排来供养僧宝,都属于圣所遮物;或者洋人的健康素食中常有五辛的葱蒜等物,那也是圣所遮物,不可用来供养三宝。乃至供佛时,辛香类的蔬菜也不许用作供物,譬如说萝卜、芹菜都有辛味,所以也不许用来供佛。但是牛奶及奶制品却可以供佛,因为不辛不辣,也不是杀生得来的,所以奶酥、奶酪等物也可以供佛,但是不能加了动物油脂作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譬如在藏密法中受了三昧耶戒,这叫作世间戒;因为那不是佛施设的戒法,是藏密祖师自己施设的:他们自己发明另一个行双身法而享受淫乐的大日如来,又把凡夫的花生建立为密教主,然后自己施设三昧耶戒,号称是金刚戒。但其实不是金刚,因为比烂泥滩里的泥巴还要软,死后就烂光了,根本称不上金刚;他们的三昧耶戒,我在《狂密与真密》中详细的破斥了!他们的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六通具足的阿罗汉——花色比丘尼,她是一位绝色美女,但她在出家前,婚姻一直都不幸福。首先,她的第一任丈夫跟她妈妈外遇;后来她改嫁另一位丈夫,想不到这位丈夫后来又娶了她以前所生的女儿为妾。后来她也离开第二任丈夫独自为生,成了一位有名的;不久后她跟一位卖香男子生了一男一女,因为害怕影响她的工作,因此她先后将这两个小孩分别遗 三摩地

2018-07-22

华藏海。证法性身。一得真常。永无退转故。次观五法。第一欲受菩萨戒者。先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圣人想。第二观十方一切众生。如父母想。第三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师长想。第四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国王想。第五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奉大家想。次兴三愿一愿自己三业所作功德。与十方一切众生同共。二愿我共十方一切众生。早度生死烦恼大海。到涅盘彼岸。三愿我与法界众生。通达十二 三摩地

2018-07-22

梵网经菩萨戒本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我今卢舍那,方坐花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即开,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汝 三摩地

2018-07-22

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尔时千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花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花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各各从此花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花光三昧。还本源世 三摩地

2018-07-22

上品上生不坐一般的花,而是坐金刚花台而往生。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地至八地。须臾之间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非常迅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 三摩地

2018-07-22

花林。遍满彼山。彼地狱人。既见花。迭互相唤。作如是言。汝来。汝来。如是山上。多有冷林润腻之林。今可共往。阎魔罗人。打地狱人。上雨刀石。罪人畏故。走赴彼山。望得救[14]免。望主望归。如是罪人。既到彼山。而彼山上。热炎遍满。多有炎乌。铁嘴甚利。彼地狱人。如是见已。彼乌疾来。向地狱人。彼地狱人。有炎乌来破其头者。复有乌来取其脑者。复有乌来取其眼者。复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受五戒、菩萨戒者自杀犯不犯戒?若以自杀手段往生净土,是否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自杀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是否为凭空捏造?若自杀无罪,那么世人因病苦、贫苦等烦恼而自杀,是否也是他的权利?虽不鼓励,但也不应批评,人只要不想活就可以自杀,无罪故。答:《优婆塞戒经》卷六:「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瞋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 三摩地

2018-07-22

——《楞严经卷八》★世尊!如宝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楞严经卷八》★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 三摩地

2018-07-22

身形清净常生花。身净无垢心亦淡泊。是故诸佛说不淫戒。最胜清净无上功德具足五利。赞叹称美为解脱因不可穷尽。淫为极重无索系缚。譬如老象溺五欲泥。普为一切诸罪根本。淫欲之罪吾今当说汝等一心听淫浊恶万行没溺诸禅定障蔽解脱道善男子女等欲求解脱道远离三界狱火坑五欲河汤火寒冰山解脱生死畏持心如诸佛当持不淫戒欲求长寿天寿命无量劫梵天转轮王富有七财宝持心如诸佛当持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受五戒、菩萨戒者自杀犯不犯戒?若以自杀手段往生净土,是否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自杀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是否为凭空捏造?若自杀无罪,那么世人因病苦、贫苦等烦恼而自杀,是否也是他的权利?虽不鼓励,但也不应批评,人只要不想活就可以自杀,无罪故。答:《优婆塞戒经》卷六:「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瞋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 三摩地

2018-07-22

自见己身坐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花至行者前。行 三摩地

2018-07-22

如红花天女无比。母甚怜念抱至我所。而白我言世尊。我儿可爱如天童子。我爱此儿过于我身百千万倍。我时告言。善女当知。一切凡夫自爱寿命。如海吞流终无厌足。汝今云何自言爱子。以何为证。时女白言。世尊。我爱此子。设使火起焚烧我身终不放捨尔时世尊为化彼女。以神通力作四夜叉。各擎火山从四面至。火在远时。女自以身及随身服障蔽此子。火渐渐近。举手覆面以儿遮火。佛告 三摩地

2018-07-22

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华上。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无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十、临终欢乐有念佛的功夫,但尚没有得到一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世尊在《妙法华经》中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妙法华经》卷二)就连七佛之师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只能称为法王子,不能称作为法王,可见法王这个称号确实是只有佛世尊专用的,还没有成佛的人是不应该随便乱用的。但是有某个附佛法外道,否定如来藏是真实存在,或者是把只有一期生死的意识心当作是如来藏,而且竟然有一大堆的,都自称或被称为法 三摩地

2018-07-22

在《华严经》里面描述:释迦牟尼佛祂的广大报身是无量无边的,祂是在花藏世界海中的某一个世界海中,有千瓣的花,祂坐在上面,祂就叫做毗卢遮那佛。那是祂的广大报身,我们一般众生难以见到,即使亲眼见到,因为祂太广大,我们也不知道那是报身。因为太广大了,我们眼界太小(我们太渺小了),所以佛陀还会示现出所谓“他受用”的报身。这个所谓“他受用&rd 三摩地

2018-07-22

”意思是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手上拈起了一朵青花展示给大众看,这时候大众都默然,一片寂静,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心领神会。世尊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要付嘱摩诃迦叶。”就这样,世尊将实相无相微妙法门的正法眼藏——如来藏妙法,第一个传给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再传给阿难尊者,传到第二十八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每一尊佛都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具足一切种智,每一尊佛都是平等平等没有高下的,哪有哪一尊佛比哪一尊佛还要高呢?另一则例子是花乐智上师于《燃灯杂志》上说:对吾人而言,根本上师的恩德更胜过于诸佛……。这个道理蛮容易理解,根本上师是真实的佛陀,就恩德大小而言,根本上师的恩德更大于佛陀。……“自己的身、财、受用,一切的善根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