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从现今科学的角度来看,在Discovery频道中也有一个节目叫作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1,科学家找了一些拥有前世记忆的孩子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也证明了有前世。在故事中有一位已往生的爸爸投生成为自己女儿的孩子,那个孩子还记得自己的前世,跟他妈妈说很多上辈子细微的事情,让他的妈妈,也就是让他上辈子的女儿非常惊讶!相信儿子就是爸爸转生过来的。注1〈前世今生&mda 三摩地

2018-07-22

修行是身体力行,修行不在于我们读了多少经藏,记得了什么妙理,若仅是知识,那不过是记忆而已,所以经常看到同修间很多的交流只是在比较彼此记忆力的好坏,而这和道无关。修行在于我们能够现量境界的观察到: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所惑,而进一步引发一系列不同的受想,而这些不同的反应又如何形成我们的各种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 三摩地

2018-07-22

还有三个时节因缘会舍掉定共戒:第一、舍身时舍,因为禅定是意识心相应的法,舍报后另外新生的下一世意识觉知心,并不是这一世的意识心,而是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犹如诸位重新在人间出生,都忘了过去世的事情,不像今晚意识断了,明天可以衔接今天的记忆,所以过去世的觉知心你已经消失了,并没有来到这一世,此世是另一个全新的觉知心你;所以过去世你所有的财产与眷属,纵使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让当地的印度人听见,唤起他们对佛陀的记忆,功德、福德就更大了,因为他们现在都误以为释迦佛的证量与福德是不如湿婆神的,所以他们现在把释迦牟尼佛收编成印度教的四大护法神之一。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佛陀有什么伟大功德了,不知这是湿婆神永远都无法想象的。假使有人会印度话,去朝圣时就在那边唱给印度人听,唤起他们对佛的恭敬心,这个福德也是一样 三摩地

2018-07-22

拜佛时记忆次数,不可以有一、二、三、等文字或声音在心中出现,而能清楚知道是第几拜,并且心中清晰地忆念所拜之佛。于每尊佛菩萨三拜之后,亦不可在心中出现一个念头:“下一拜是大势至菩萨”。而是直接忆念下一尊佛菩萨并安住于第一拜之意思,而无名号与数目。“忆想佛菩萨之念头”与“第一拜之意思”同时并存,清楚分明。练习既久,自能清晰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让当地的印度人听见,唤起他们对佛陀的记忆,功德、福德就更大了,因为他们现在都误以为释迦佛的证量与福德是不如湿婆神的,所以他们现在把释迦牟尼佛收编成印度教的四大护法神之一。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佛陀有什么伟大功德了,不知这是湿婆神永远都无法想象的。假使有人会印度话,去朝圣时就在那边唱给印度人听,唤起他们对佛的恭敬心,这个福德也是一样 三摩地

2018-07-22

现在她已经92岁,可她的心理年龄也许只有18岁!PhyllisSues写给年轻人的话:看看我,如果想说要做什么事已经太晚了之类的话,请你再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和她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度过自己的一生?拥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只要朝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前行就算现状有一些窘迫也只是暂时你所拥有的是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漫长一生人活着要做什么?人生 三摩地

2018-07-22

云何为十?一寿命延长,二形色圆满,三肢节多力,四记忆不忘,五智慧辩才,六众覩欢喜,七丰足珍宝,八人天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十种胜妙功德,施佛及僧斋食供养,获如斯果。「若复有人,以象马车乘施佛及僧,功德有十。云何为十?一足相柔软,二威仪无缺,三身离疲乏,四安乐无病,五冤家远离,六神足自在,七仆从众多,八人天福相见皆欢喜,九命终生天,十速证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像大脑胜义根当中掌管记忆以及了别的部分,如果受了损伤,或者说老化得非常迅速严重,那也会成为老人痴呆症的患者。所以说以欲界人间的境界来说,意识现起还必须要依托于这个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包括它的扶尘根还有胜义根,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五根也可以说是意识生起以及运作的所依,只是它并不是像我们之前严格定义下的那个俱有依,所以说一般像 admin

2018-07-21

第一个:从轮回、记忆,我们来谈这个不生不灭法如来藏,为什么必定、一定是真实存在,而不是某位法师所说的那是一个假名建立?简单来说,第一点,在上个单元我们说过了,您必定信受轮回,才会信受要解脱轮回,才会来信受三宝。因为佛把三自性讲对,而没有一个外道把三自性讲对,可是外道当中有些人也是不信受轮回的,乃至或许在观众当中对于轮回的是不是真实存在,也是有一点疑 三摩地

2018-07-21

那个统摄五尘境界相的心就是意识,祂是有情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有情的思考、判断、记忆、逻辑、推理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作用,都是意识的功能。前五识各有其所依之根,第六识也是依根而起。前五识是依于清净四大所组成的净色根,是色法之根;第六识则是依于第七末那识,是心法之根。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第六识则是缘于法尘境,所以是心法。前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 三摩地

2018-07-21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zhī)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 三摩地

2018-07-21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 三摩地

2018-07-21

又意根不能了知意识之观行与思惟,则意识之修学佛法及熏习世间法,即成无义,意根皆不知而能配合意识故,则法宣师每年于文殊讲堂唱诵时,则必须极专注的依靠意识的记忆来唱诵,而不是由意根主动唤起以前意识熏习的种子就直接唱诵出来,所以法宣师说意根不知意识所缘境的说法,与其自身主持唱诵之不必意识极专注的事实相违,故其所说与自身所行相违。又意根既不知意识所缘境,则 三摩地

2018-07-21

心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只有一个,西方的心理学家在对接受心理治疗者催眠时发现,病人被催眠后,会产生与其清醒时完全不同的思维、情感、行为、记忆,而且当其清醒以后,会完全忘记被催眠时所发生的一切。譬如歇斯底里症患者清醒时不愿意说出心灵的创伤,当他被催眠后,就很容易说出自己的坎坷经历,过后也记不得自己被催眠时所说的话。心理学家由此观察到人的心除了自我能 三摩地

2018-07-21

细观自身八识之互动状况,烦恼习气如何形成?与习气形成息息相关之记忆如何运作?如何储藏?又如何提取?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如上一言难以尽举之问题,现代科学亦只能解其冰山一角。若再论及阿赖耶识之性用,譬如大种性自性──众生如何依其别业摄取四大种而成就各自别别之正报身?如何依其共业而摄取四大种成就山河大地等之依报土?如何依其共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admin

2018-07-21

意思是说,意根了别境界相之慧心所非常低劣,不像意识能够详细的思惟分别、具足慧心所之功能,也不像第八识完全离开六尘之分别;意根由于意识的配合,加上原有出生以来的熏习,以及被教导分别后的过去记忆,使祂可以非常迅速的分别染净诸法。譬如说开车的时候可以紧急煞车,运动员可以接快速球等等,都是由于意根有这种能够利用意识记忆的功能性,所以称为智识。第五个名称是&l admin

2018-07-21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三摩地

2018-07-21

」正光辨正:举凡因身口意造作众业而感得的三种受,再由想蕴产生欲求接触或厌离或不作为等行,乃至识蕴之识别而起思惟、记忆、贪求或远离等一连串过程,均在行蕴之中,因此行蕴是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识蕴在内的。众生在世间有身口意行而产生种种受、想,便以为五蕴真实。然行蕴不实,若无身口意行即无行蕴,若无三种受之了别即无行蕴,若无三种受的不断领受即无行蕴,若无六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