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识蕴里的这个我,是意识的证自证分反观自己,了知自己存在,所以意识才认为我存在。详细的解说请阅萧师《阿含正义》第三章。这里请师兄想一下,这个我只是意识的产物,而意识是有断灭的法,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我是真实不变的法吗?当你睡着无梦的时候,这个我还有吗?2.这只是师兄自己的认为吧?这些问题要以佛经菩萨论的说法为准。3.我见引生的贪嗔痴等劣根无明心行这些烦恼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五阴世间及三界世间皆是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如梦如幻,暂时现有;唯有证得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非如虚空之常,亦非如色法之有、之无常,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方能出离生死;上平居士、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一切藏密古今诸师,乃至台湾四大名山诸大法师,皆认取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心,或者认取觉知心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那识、阿赖耶识虽然仍在运作,却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心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只有一个,西方的心理学家在对接受心理治疗者催眠时发现,病人被催眠后,会产生与其清醒时完全不同的思维、情感、行为、记忆,而且当其清醒以后,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那识、阿赖耶识虽然仍在运作,却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心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只有一个,西方的心理学家在对接受心理治疗者催眠时发现,病人被催眠后,会产生与其清醒时完全不同的思维、情感、行为、记忆,而且当其清醒以后,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着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行位菩萨就是如此,见自七识妄心依附于藏识而追逐境界风;以证自证分冷眼旁观自他有情一切法,现见一切有情处于如幻世界之身口意行,皆是依其心与心所有法,演其所当演之角色;人生无非是戏,都是七识心与心所有法而令色身行来运往,依于藏识现一切行,犹如阳焰动摇不住,无有真实;故说人生如戏——一切法犹如阳焰,是名性种性菩萨所住境界。这就是十行位的观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入于非想非非想定,虽然意识已经没有证自证分,不会去反观自己入于这一个非想非非想定,不会去反观这样一个境界,终究他还是执著著这一个意识,而不敢去把祂灭除掉。也正是因为他是用这种石头压草的方式,来修得这个非想非非想定,而进得修证神通的,他并没有真实断除意识相应的一个;所以当公主行捉足礼的时候,压制很久的这个淫欲,突然一下之间生起了,就一念之间淫欲心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不证涅槃啊!因为入涅槃时,阿罗汉十八界都灭了,纯然无我了!哪能知道涅槃中的本际——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本际如来藏自身也没有六尘中的证自证分而不能反观自己,又有谁知道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所以说阿罗汉不能实证涅槃,他们哪有到彼岸?根本就没到彼岸!他们只是免掉分段生死而已,都没有到彼岸,只有菩萨随同诸佛亲到涅槃彼岸。所以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不证涅槃啊!因为入涅槃时,阿罗汉十八界都灭了,纯然无我了!哪能知道涅槃中的本际——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本际如来藏自身也没有六尘中的证自证分而不能反观自己,又有谁知道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所以说阿罗汉不能实证涅槃,他们哪有到彼岸?根本就没到彼岸!他们只是免掉分段生死而已,都没有到彼岸,只有菩萨随同诸佛亲到涅槃彼岸。所以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狭义来讲,虽生出这种种的法相,但自己却无法知道,也因无证自证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存在,所以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生七识。上面这些已经明确指出,阿赖耶识如来藏为无我性的,虽生万法而不自知,离于能取和所取,所以本性清净,具真如性,这和认为能取和所取为实有的我见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个生出我见心行的是染污末那和意识,此二识为阿赖耶识心体所生,为依祂起性,不得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着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着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意识也能了知第八识所现起的六尘相分,祂还有能返观自己的能力,不似其余七识不能返观自己;这种返观自己的能力,就名为证自证分。但是这种证自证分,还是须以见分为基础,才可以有证自证分;也就是说,意识能了别六尘,所以祂有见分;祂所了别的六尘,就称为相分;祂能了别及证实自己正在六尘中运作,这就是自证分;而祂也能了别自己是否存在,也能返观自己的所为正确或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那识、阿赖耶识虽然仍在运作,却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心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只有一个,西方的心理学家在对接受心理治疗者催眠时发现,病人被催眠后,会产生与其清醒时完全不同的思维、情感、行为、记忆,而且当其清醒以后,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他入于非想非非想定,虽然意识已经没有证自证分,不会去反观自己入于这一个非想非非想定,不会去反观这样一个境界,终究他还是执著著这一个意识,而不敢去把祂灭除掉。也正是因为他是用这种石头压草的方式,来修得这个非想非非想定,而进得修证神通的,他并没有真实断除意识相应的一个;所以当公主行捉足礼的时候,压制很久的这个淫欲,突然一下之间生起了,就一念之间淫欲心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意识有证自证分,能返观自己,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往往会以为意识——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当作自己。故西方有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把意识心当成我了。末那识和第八识无自证分,所以必须通过意识才能找到它们,借假修真。2,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亦即小乘佛法所说之意根。末那识由如来藏所生,非有形色,故名为末那识。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赖耶识虽然能生万法,但它本身却离见闻觉知,也没有思量性,没有证自证分(依狭义的种智来说)——所以它不知道有自己,它也不作主;它完全是寂灭性,完全是无我性,所以无余涅槃之中只有它。此阿赖耶识非断非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无形无相,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与五蕴和合似一,然非一非异。故名中道。何故非断非常?如来藏性如虚空,无形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吾人假使想要了解如来藏的见分,也就是想要了解佛性之前,应该先了解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意涵,才不致于误会“如来藏的见分”的意思,以免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而不自知。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我们就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 | admin 2018-07-21 |
![]() |
但是意识心有熏习正法的能力,有智慧能作正确的思惟,有自证分及证自证分,能证实自己的虚妄;也有能力保有出世间智慧,遇到正确的正法时也有智慧能认知涅槃的正理;也能有智慧确认自己的虚妄而愿意灭除自己,使未来不会再有自己继续流转生死;由此而灭除了生死众苦,不再轮回。若能接受这个观念,您对于解脱道的实修,一定会有成绩,此世必定证果;假使不能接受这个正确的观念 | admin 2018-07-21 |
![]() |
一切五阴世间及三界世间皆是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如梦如幻,暂时现有;唯有证得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非如虚空之常,亦非如色法之有、之无常,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方能出离生死;上平居士、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一切藏密古今诸师,乃至四大名山诸师,皆认取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心,或者认取觉知心之证自证分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