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什么叫作没有断掉颠倒心?也就是说,他是以识阴、以识阴辗转所生的一切法为常住法,所以就是没有断掉这个颠倒心。所以,只要是以识阴,乃至于识阴所辗转而执著的这一切法,这个都是颠倒心。那这个识阴所执著的,我们最主要就是以我们的识阴为主,也就是说以这个觉知心,以这个觉知心能够去了知一切法,所以你就说那这个东西祂是能够出生一切万法的,那这个其实就是因为我见未断 | admin 2020-02-20 |
![]() |
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大悲经》卷1)大梵天啊!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讲的话,应该就说:上帝啊!每一个众生他在梦中见种种色,闻种种声,嗅种种香,也就是说众生在梦中能看到各种的这样子的色相,在梦中也能够闻到种种的声音,也能够嗅到种种的味道,也能够尝到种种的这样子的一个味觉,也能够觉受到种种的这样子的一个触知,譬如说冷、热、痛 | admin 2020-02-20 |
![]() |
觉、观是识阴的境界,喜、乐是受阴的境界,一心仍然是识阴的境界;把这样的境界中的觉知心当成是常住不灭的心,当然是落入了我见。这样的境界是不是涅槃呢?第一个:在初禅的境界当中还有四尘,即色尘、声尘、触尘、法尘。有这四尘然后还有四个识,就是眼识、耳识、身识还有意识,去分别刚刚讲的色声触法,分别这四尘;既然还在分别这四尘,怎么能叫作涅槃寂静呢?也就是说,这 | admin 2020-02-19 |
![]() |
再来说识阴,识阴它的功能是分别,识的功能就是了别的意思,识阴能够分别六尘,了别六尘的功能属于识阴。欲界中的我见,主要分成六种见解三界中的我见,我们先来讲第一个欲界中的我见。。第一种就是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当成真心,认为这样的心是常住不灭的心。为什么把这样的心当成常住不灭的心是落入了我见呢?我们来看看:能够清楚明白,表示对于它所听见的,所看见的,所 | admin 2020-02-19 |
![]() |
但是一念不生的境界,仍然是识阴的境界,不是真正解脱的境界;因此施设了这样一个每天打坐的戒禁,然后想要求得真正的解脱;这样的一个见解,就是落入了戒禁取见。简单说完了戒禁取见,接下来讲疑。疑的定义很广,有世间法上的疑,有出世间法上的疑,也有世出世间法上的疑。在声闻解脱道当中的疑,是单指对三宝的疑,还有对我见的疑。我们来看看对三宝的疑。譬如对佛的存在有疑 | admin 2020-02-19 |
![]() |
譬如我们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识阴的六识,甚至加上末那第七识,这个七转识,这些会生灭的这些心,来误会了法界实相心,把这个误会以为识阴的某个变相、某个物质,因为他没有如实的检视,而去依据圣教量的判断、依据现前的理证去做智慧的简择,没有依智慧为先导,而去做一个抉择,这样子就把这个当成是菩萨道,可是这就误会了,因为法界的实相心,是离见闻觉知的 | admin 2020-02-19 |
![]() |
识阴的苦集状态我们分述如下:由于识阴六识心都必须以五色根为缘,才能在人间出生、存在以及运作,那么识阴六识就一定不可避免的会与人间的种种六尘接触,一定会被六尘中的许多境界吸引而产生执着;譬如对六尘的执着与贪爱,财产、名声、眷属等产生执着,堕入了我所的执着中。为何说这是识阴的苦集呢?因为这些都是识阴相应的法相,是识阴所认知而且深深执着的,所以才会有许多 | admin 2020-02-19 |
![]() |
接着来谈识阴的苦灭。在灭除识阴之前,当然要先对识阴有所了知,而且必须是深入而正确的了知,才能自我证明识阴的虚妄,特别是证明意识的虚妄;有了正确的了知而确信不疑了,才能断我见,才能灭除识阴的苦。《杂阿含经》卷2言:【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 | admin 2020-02-19 |
![]() |
一般人由于无法证到实相心,只能从这一世的五阴身来观察一切现象最后都会坏灭;又误解佛在经中的开示,不相信五阴之外有一个法恒常存在,很容易就会否定如来藏是万法的根源,在恐怕落入断灭空的情形下,只能回头再认识阴六识心为真实法,以为识阴—尤其是意识心—是恒常存在、能生万法的心体;或者以为外于五阴身心,有一个法是出生有情的真实法。这些状况都会落入断 | admin 2020-02-18 |
![]() |
诸贤!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阴;若有觉,是觉阴;若有想,是想阴;若有思,是思阴;若有识,是识阴。如是观阴合会。(《中阿含经》卷7第30经《象迹喻经》)白话语译如下:【诸位贤者!如果内眼处(眼胜义根处)毁坏了,身外的色尘便不被光明所照,就不会有想要见色的念头出现,眼识就不能出生。诸位贤者!如果内眼处没有毁坏,外色尘便会被光明所照,心中就会有想 | admin 2020-02-18 |
![]() |
为何说诸行无常呢?因为身口意诸行都要以五色根及识阴为缘才能生起及存在,而五色根及识阴六识心尚且是无常之法,依五色根及识阴六识而有的身口意行,又如何能是常住不灭的?即使像藏密喇嘛黄教始祖宗喀巴,在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中,坚持主张说乐空双运淫乐境界中的喜乐觉受,以及领受乐觉的意识心都是俱生而常住的,但是一切有智慧的学人都可以 | admin 2020-02-18 |
![]() |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4)----张正圜老师第七节五阴与五盛阴的差别所谓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而五阴为何会称为五盛阴呢?五阴与五盛阴之间到底有何不同?兹举述佛陀在《中阿含经》的开示作为说明: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毗舍佉优婆夷往诣法乐比丘尼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法乐比丘尼曰:贤圣!欲有所问,听我问耶?法乐比丘尼 | admin 2020-02-18 |
![]() |
若是我慢(因我起慢)仍然存在,就不是无间等法,因为他心中仍然保留著一点点对自我的贪爱执著,只是这么一点点的因自我存在而喜乐,就无法取证无余涅槃,就会堕入我执中,执取识阴中的微细意识为常住法,但其实仍是有间等法。所以说,慢是有间等,非无间等,一切想要真正修学阿含解脱道的大师与学人们,都必须确实地理解这部经,才有可能与阿含道的无间等法相应,否则都会如同 | admin 2020-02-18 |
![]() |
六识界全体即是识阴。[2]五阴十八界虚妄,是佛法基本常识。六识依根而立名,[2]以前五识和第六识来分述。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是有色根,五识的立名,是因为随五色根而立的缘故,所以眼识就依眼根的能见外色尘功能而立名为眼识,意谓眼根有见外色的功能、眼识有分别色相的功能......乃至身识依身根的能触冷热......等功能而立名为身识。(第六识——意识从意根立名,但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蕴处界及万法都不能自外于真心如来藏存在?这是因为如来藏借着自己本有的体性,借着父母的四大而出生五根身,然后如来藏再借着自己所出生的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而由如来藏变现内六尘;因为有了五根以及无始劫以来就存在的意根去接触内六尘,因而有识阴六识出现,其中前五识就在五尘上分别,意识就在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广分别,因而有众生所了知的 | admin 2020-02-18 |
![]() |
接着以这个识为基础,再由十二因缘往上逆推,如何使十二因缘之一一有支消灭?一一推究的结果,因为有无明的关系,使得众生造作种种善行、恶行,如果将无明灭了,行也就灭了;行灭了,识阴六识也就跟着灭了;乃至生灭了,老病死也就跟着灭了,纯大苦聚也就灭了。由于缘觉是透过佛语开示,自行观察十因缘知道有一个识存在,这个识是一切有情真心,也是一切有情蕴处界出生及消灭的 | admin 2020-02-18 |
![]() |
这样整整一百个大劫专修福德圆满后,转入妙觉位,上生天上,于天上事先安排菩萨诞生人间,以成就自己未来成佛的因缘,并于因缘成熟时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不仅识阴尽,而且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完成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并依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这个涅 | admin 2020-02-18 |
![]() |
吾人假使想要了解如来藏的见分,也就是想要了解佛性之前,应该先了解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意涵,才不致于误会如来藏的见分的意思,以免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而不自知。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我们就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就是百法明 | admin 2020-02-18 |
![]() |
由阿含所说的灭尽定及无想定中仍有命根,而说识、寿、暖三法仍然继续存在,可是那时的识阴已经全部灭尽了,连意识心都已经不存在了,却仍然不会死亡,而仍然保有身体体温,仍然可以在数天以后再度出定去托钵,可见第八识是确实存在的。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放心断尽我执。又《杂阿含经》卷21中,也有相同的内容如下:【复问:尊者!有几法,若人舍身时,彼身尸卧地;弃于丘冢间 | admin 2020-02-18 |
![]() |
五种妄想有:坚固妄想、虚明妄想、融通妄想、幽隐妄想、颠倒妄想,由坚固妄想变生色阴,虚明妄想变生受阴,融通妄想变生想阴,幽隐妄想变生行阴,颠倒妄想变生识阴。在《楞严经》,世尊开示了五阴的本质其实都只是妄想,说色阴是起于错认色法实有、器世间真实的坚固妄想;受阴起于能知能见的觉知心,都是与四大相织妄成的虚明妄想;想阴起于如来藏自身虽然对六尘不知不觉,但是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