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35集四加行之例释》正礼老师开示(原标题:什么是大乘的四加行?) 三摩地

2018-07-23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31集修四加行之前提》正礼老师开示(原标题:修四加行之前提)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可以让众生解脱于三界轮回、生死无常之苦的,只有佛所教导的三乘菩提。而三乘菩提所要对治的就是众生的无明,而无明可以分为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所说的无明,以及大乘菩提成佛之道所说的无明。四阿含诸经所说的无明,是二乘解脱道的无明,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等无明,主要就是因为不知道五阴,尤其是识阴,都是无常生灭之法;以及不知道五阴灭尽后,仍有涅槃的本际独存不灭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三乘菩提修学次第有四种修: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关于我 三摩地

2018-07-23

阿弥陀佛!祝愿各位菩萨们:福德、道业增长!------《三乘菩提学佛释疑3第56集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二)》吴正洁老师(原标题:修行人断我见的七种方便善巧) 三摩地

2018-07-23

若在大乘法中,有广说识蕴亦含摄意根者,皆属方便说,为显示意根亦是可灭之法故(依三乘菩提共道之解脱道而言皆是可灭之法故),亦欲显示意根非属有色根故。然因意根非是外道诸天天主、天神所能灭除者,亦因不同识蕴六识之夜夜眠熟即灭者,故不摄在识蕴中;亦因意根是识蕴之俱有依故,亦是识蕴所生起之藉缘故,亦是识蕴未生之前即已存在之法故,不予摄在识蕴中,此即是四阿含诸经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03集三界六道与解脱果》正礼老师(原标题:三界六道与解脱果——解脱就是灭尽三界我与我所) 三摩地

2018-07-23

道共戒又名性戒,不共外道、凡夫,实乃佛实证三乘菩提之道所成,见道、修道后转依于所证而摄心为戒,依见、修道无漏功德受用而行,不拘戒相,与道相应,故自然不犯戒,但以摄心住于正道为戒,是名持道共戒者,有别于凡夫未证者需要依于戒相而摄心持守。定共戒者,谓修学禅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之修证,分别能伏三界贪瞋痴,不依佛所制定戒相而持戒,依定之有漏功德而不违佛戒,与 三摩地

2018-07-23

2、事实上,人之存活于世界,不可能没有我见,分别我见是必不可少的!答:事实上,人之存活于世界,不可能没有见闻觉知的意识我,但是意识可以有我见(比如凡夫),也可以没有我见(比如三乘证果的贤圣)。意识的分别我见是可以断除的,非是必不可少的。3、我们与其说断(断意味着消失)我见,不如说不被我见所转,不如说断掉我见引生的贪嗔痴等劣根无明心行!答:把我见断灭, 三摩地

2018-07-23

辨正6、凡夫众生不知不证三乘菩提,不知真如佛性从无始劫来不曾有得,亦未尝有失;未晓色身虚妄假有,未晓受想行蕴虚妄,未晓见闻觉知心虚妄暂有,犹如幻化,执为实有;心中恐惧灵知心灭已,堕于断灭空,故闻佛说「无我」时便生惊惧,不信佛所开示无我之语,返执灵知心自己及灵知心相对之六尘法,盲目追逐,永无止息,故尔世世轮转六道,受诸苦恼,不得出离。佛为破除执此觉知 三摩地

2018-07-23

也因此当你能够有正知见的引导,你在这条路上就不会耗费时间,所以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如何觅得真善知识来教导,那就变成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呢!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二)》<第050集略谈色地所摄定>正珍老师(原标题:性障不除,初禅永远不会现前!) 三摩地

2018-07-23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二》<第070集什么是佛的饮食观?>何正珍老师(原标题:菩萨道的饮食观) 三摩地

2018-07-23

法有没有错误?引据三乘经典来印证,自己就可以很清楚了。我们要说的是:证悟了也只是发起见地的菩萨,他的般若见地还没有通达,离通达位的初地还远著;解脱果上的证量也还没有到达薄地(二果)、离地(三果)的境界;道种智也还没有发起,所以还在习种性位,要到通达位的初地境界,还有一段很长的过程要修。-----平实导师《明心与初地》续讲(原标题:三贤位之习种性) 三摩地

2018-07-23

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28集如何才能远离嫉妒?>陆正元老师(原标题:如何才能远离嫉妒?) 三摩地

2018-07-23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37-038集<作者与受者的关系(五、六)>余正伟老师(原标题:不是不报,时节因缘未到!)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60集略谈佛教对外道的论析--佛陀所行>何正珍老师(原标题:世间最毒的莫过于贪瞋痴)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第094集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原标题:烦恼主要是由意根的执著所生) 三摩地

2018-07-23

能这样如法修行的话,才是佛陀来世间传授佛法的本意啊!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26集什么情况下只是伏烦恼?要怎么作才能断除烦恼?》陆正元老师(原标题:止息烦恼的几种方法)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31集修四加行之前提》正礼老师开示(原标题:修除性障,才能够修四加行的观行) 三摩地

2018-07-23

说真的,只为一世的荣华,却换得多生多劫做牛做马来偿还,那是何等愚痴啊!又反过来说,积蓄钱财对一般人也是有利的,那就是正正当当去赚钱,去累积钱财而不贪著,然后用这些钱财广为布施,不论是救济贫穷,或者供养真正的出家人,而不是假名的出家人,诸如等等,于有生之年不断布施众生,利乐有情的结果,未来可以,乃至于未来可以作为实证三乘菩提的福德资粮,其果报是不可思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