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这个般若时的教法,它是通于三乘人的,因此又被叫作通教,这就是二转法轮。接下来唯识种智时,也就是三转法轮。经过了二转法轮的时期,有因缘的一个又一个的,渐渐地都能够实证了真如如来藏,进入了大乘的见道位了;所以佛就开始演说《解深密经》《胜鬘经》《楞伽经》等等,主要是摄受这些已经证悟的悟后起修道种智。让这一些,除了依于真如自体的总相智、别相智之外,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51-56集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佛菩提道的阶段差别--三种波罗蜜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目录一、前言二、如何修证解脱道甲、法门——四圣谛、十二因缘乙、观行——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丙、证果——四果阿罗汉、五果辟支佛丁、检验——三法印、如来藏三、解脱道是世俗谛、出离观、方便修四、结语一、前言佛法之道唯有二法:三乘与共之解脱道及大乘独有之佛菩提道,以外无别佛法。(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甘露法雨》,页6,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智是三乘无学通有的,但一切种智的修证却是大乘独有,不共二乘。一切种智是指有关八识心王的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有智慧的佛弟子们,应该要好好思惟,入了佛门究竟要当哪一种达人,如果能够作最正确、最究竟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啊!------《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03集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一)>正光老师 (原标题:世出世间法--菩萨五十二阶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佛法不只是这一些而已,佛法可以依觉悟内涵的不同,分为三乘菩提,也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而这其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是专门教导众生如何断除烦恼,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则是法界实相根源的证知,也就是众生生命的实相——真如与佛性的亲证,以及亲证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所宣扬的大小乘法,无不是围绕着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众生根机不一,故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众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03集三界六道与解脱果》正礼老师 (原标题:三界六道与解脱果--解脱就是灭尽三界我与我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喜觉支,是因为佛法精进修持,观知诸法虚幻,所以对于三乘菩提能够生起信心。猗觉支是,所谓的因佛法之于善于抉择修持,所以得于喜心,然后遍身受乐;也就是说,对于佛法善于抉择以后,因为喜心而能够遍身,因为法乐的缘故,所以遍身受乐,这个就是猗觉支。那定觉支,是因为有修有证,因为有证有验以后,心得决定,所以住于一境而不摇动,乃至发起禅定功德,这个就叫作定觉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有二个主要道——解脱道、佛菩提道,它含摄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声闻菩提是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断除,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将我所执、我执断除而成为四果的阿罗汉,就可以入涅槃。然而阿罗汉入涅槃前,必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故世尊虽因此一大事因缘出现世界,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也曾因顾虑世间众生无法信入此法,徒增诽谤成一阐提入阿鼻狱,想即入涅槃,幸因大梵天王殷勤劝请,才观察过去诸佛于五浊恶世度众方便,将唯一佛乘方便分为三乘教法,于初转法轮的阿含部处处隐覆密意而说真心,专为厌离生死的二乘人详细讲解解脱道,待大众都能证得圣果,于佛于法升起箭净性后方于二转法轮的般若部劝进大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一篇概说三乘菩提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等。然而佛法不只是这样,整个佛法要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部份是讲二乘——声闻、缘觉所修的解脱道,另一部分是讲大乘菩萨所修的菩提道。解脱道是讲二乘的行者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菩提道讲的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证佛教——佛学研究不是佛法实证——佛学教育不是佛法实修上个单元,我们跟各位介绍三乘菩提的关系,我们上次也跟各位介绍,在佛法修学要实证八识心,所谓实证这个心,就是说明佛教整个的内涵,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那什么叫实证的方法呢?也就是要把八个心全部找出来。我们说实证的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常会有的。譬如我们有一种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三乘菩提说声闻和缘觉是二乘,一样有菩提智慧,而其智慧不能和大乘菩提而行相较。最后佛陀在经典中,更加明确说出,二乘人最终还是会重回「后有」,走回到大乘佛菩提法道上来修学。后人又有人以为大乘经典是由二乘弟子来集结,因此由此滋生更多歧路;是当于此说明演述:大乘经典的集结,有多义无法由二乘人来集结!大乘佛法的集结(一)1. 声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二乘人根本不是发言者,也不了解发言者心中所思,这样如何编纂集结大乘经典?如果这也可以,则如来也毋需演说三乘法,以二乘人自能够演说、集结、赞叹、如理宣说故!20.虽然如此,在此也得说明,二乘人还是在小乘典籍里,作了编纂集结大乘经典的工作,如《央掘魔罗经》是于《增一阿含经》里面,因此非可尽说二乘人都不愿意如实而说大乘法,但能够如是集结一经,已经是殊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上说佛三转法轮诸经教典,的确是深涩难懂,尤其末法众生根器羸劣,于佛难修难证,于是有诸大菩萨示现根据佛说著书立论,详解三乘菩提道,譬如《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百论》……等,广利众生,让众生有缘者可以藉此等论著而契入经教,证得菩提,得解脱果乃至成佛。 (原标题:佛宣说分为五时三教而次第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你有如实了解三乘菩提的内涵,你将会对实教、权教、圆教有更深入的理解。在佛法中分为五时三教,三教讲的是二乘教、般若教以及别教。五时就是在这三个时期的前面加上一个华严时,后面再加上圆教的法华时,这样总共就由五个时间的法义,把这五时约略分成三教。华严时是说,释迦牟尼佛初成佛时,本来是认为佛道根本不是众生所能理解的。极难宣说,所以就想入涅盘而离世。但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之人,自所当知;当不生诸妄想,当知大乘经典即是如来所说,以三乘法本小乘经典已经有说,又当信受大乘经典必定是菩萨所集结,不当于此,更生凡夫无知见解!由此更说大乘经典不是后人凡夫长年累月地集结:1. 世间人对于大乘经典常见的误解是:这些经典不是一人一时一地可以完成的。事实上,当然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这当然是本文所说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连听闻都没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中的道理,这中的实义,又如何去修,又如何去证呢?这样说要了解这生命中的实相,岂不是缘木求鱼!如同有人以为这生命中的实相,是在不断地打坐中,就可以得到,不断地到一念不生,这样就可以得到,如是的虚妄!以没有一个念头生起,又如何去观察一个真正的实相,实相要能被观察,如是的「不相在」,至少也要有可以想要观察的,这样这个被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假使有菩萨利根而又精进,勇猛不懈,可以化长劫入短劫,很快成佛,把别人钝根又不精进而历经三大无量数劫修完的三乘菩提,在快速的短劫中修完,还是一丝一毫都无有所遗漏,才能成佛;因此,化长劫入短劫的大精进利根菩萨,看似缩短了成佛的时间,也仍然要修完三乘菩提的全部,成就如来藏妙心中的一切种智以后,才能成佛。然而即使是佛教大乘利根菩萨的精进而能够短劫成佛,藏传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