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hú)白鸟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否?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 三摩地

2018-07-21

因缘法三世法。生法住法灭法。病等诸法。苦集等法。真如法实际法法界法。略法广法。一向差别说问答法置答法。秘密法直说法。弥勒。如是等可知义。应知弥勒。何者是知法。弥勒。能生彼知三十七品。所谓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弥勒。是名知法。弥勒。何者是菩萨依知得证法。所谓灭贪嗔痴烦恼。远离贪嗔痴烦恼。得四沙门果。所谓我说声闻如来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彼诸功德如实证知。弥 三摩地

2018-07-21

于诸三世众生中如来最尊无譬类于人法处无等等是故平等等一切所应伏灭悉永除所应知法悉通达为智为胜极第一惟佛世尊更非余有力不怖是实语如来有力无畏故世尊大能不损他即是难思希有事善巧方便化众生非是险恶心迷醉众生邪慢自矜高世尊折伏令除舍若人有力能胜他谓是世间成口过若指如来最极尊此语至真无虚失若人依理正问难无有能使如来屈如来难伏无阙短将导众生至乐处四种清净无过失 三摩地

2018-07-21

断一切世法王三昧。常三昧。恒三昧。不变三昧。地三昧。无刺地三昧。无石沙三昧。地等三昧。大云琉璃王三昧。声鼓三昧。大云电三昧。大云瀑水王三昧。大云水藏三昧。大云水鬘三昧。大云安水三昧。大云水凝三昧。大云智海三昧。大云胜力三昧。大云水光持王三昧。大云水潮海三昧。大云海种三昧。大云不动水三昧。大云水不动神通王三昧。大云端正王三昧。大云一味三昧。大云一乘三 三摩地

2018-07-21

行于世间世法不污。犹如莲华处污不染。善男子。如是之果。名为成就甚深大海所入三昧。尔时众中有婆罗门名曰善德。白佛言。世尊。如来之法甚深秘密。为诸众生分别演说。而是薄福钝根愚痴提婆达多。不听不受不知恩分。纯与六群弊恶比丘同其所行。增长地狱。出佛身血。破坏众僧。生于释种增长憍慢。实非人类强名为人。察其行迹畜生无别。复从无量阿僧祇世。常于如来生恶逆心。其有 三摩地

2018-07-21

未来之世法欲灭时。我四部众薄福少智不知厌足。退失善根贫于法财。无心亲近佛法僧宝。为衣食故剃头染衣。其心粗穬如秃居士。畜养奴婢金银珍宝钱财珂贝琉璃颇梨。贮聚谷米牛马畜生田宅屋舍。杂色卧具食肉嗜味。背舍诸佛成就十六不善律仪。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受使邻国通致信命。受人供养反生恶心。成就一切非沙门法非婆罗门法。天子。如是恶世恶比丘时。尔时我当有一。持戒清净少 三摩地

2018-07-21

不应定言世法无常出世法常。如来实语云何出是虚妄之言。善男子。汝今何故如蚕自裹。善男子。若有人言端正之人犹如满月。香象姝白犹如雪山。人实非月。象非雪山。少有相似故引为喻。善男子。世间五事亦复如是。有少常故故以为喻。诸佛如来实不可喻。犹引喻为喻。世尊。若如来常者。何故复于余经中说。犹如灯灭解脱亦尔。世尊。如来若常云何得灭。如其灭者云何言常。如来若言亦常 三摩地

2018-07-21

而说偈言快哉获己利 善得于人身蠲除贪恚等 永离三恶道快哉获己利 遇得金宝聚值遇调御师 不惧堕畜生佛如优昙花 值遇生信难遇已种善根 永离饿鬼苦亦复能损减 阿修罗种类芥子投针锋 佛出难于是我以具足檀 度人天生死佛不染世法 如莲花处水善断有顶种 永度生死流生世为人难 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 盲龟遇浮孔我今 三摩地

2018-07-21

说着世法无有是处。若说大乘相续不绝斯有是处。若所受身有八万虫亦无是处。永离淫欲乃至梦中不失不净斯有是处。临终之日生怖畏者亦无是处。阿那含者为何谓也。是人不还如上所说。所有过患永不能污。往返周旋名为菩萨已得受记。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则名为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名阿罗汉。阿罗汉者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住第十地得自在智。随人所乐种种色像悉 三摩地

2018-07-21

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善男子。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众生随其所称。是名世谛。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谛。复次善男子。或复有法有名有实。或复有法有名无实。善男子。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者是第一义谛。善男子。如我。众生。寿命。知见。养育丈夫。作者 三摩地

2018-07-21

二说出世法中。初说四谛论。(-----《瑜伽论记》释遁伦集撰)于是如来告女人曰。若汝欲得阿难比丘以为夫者。宜应出家学其容饰。答曰。唯然敬承尊教佛言善来便成沙门。鬓发自落。法衣在身。即为说法。示教利喜。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要最善。又此欲者。众苦积聚。其味至少。过患甚多。譬如飞蛾。为愚痴故。投身猛焰。而自烧害。凡夫颠倒。妄生染着。为渴爱所逼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百法明门论》,将世、出世法分为一百种。列举八识心王、心所等五位百法的名目。4.《大乘成业论》,说明阿赖耶识的起源及名义。5.《大乘五蕴论》,解释五蕴。6.《释轨论》。7.《三自性论》,为近来发现之梵本,古代未汉译,或已失译。三、论书注释1.《摄大乘论释》,共有:陈真谛、隋代达磨笈多与行矩、唐玄奘等三个译本。2.《大乘庄严经论释》,注释《大乘庄严经论》(马 三摩地

2018-07-21

】马鸣菩萨于《大乘起信论》中既已明示此难可了知之理,今逢导师的《起信论讲记》为众进一步开示大法,开演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有缘佛子承斯般若慧之熏习,应消除个人之性障,累积深厚之福德资粮,速求悟入,以便悟后起修,将来莫因世法种种缘故,起贪瞋痴慢疑而退失,致废失今生往世修习一切道业。后记此世诞生于西印度婆罗门家族,后移居中印度舍卫国婆枳多的马鸣菩萨,上承 三摩地

2018-07-21

九者一切世法无所贪着。十者防护六根无令染着。佛子是修行菩萨十种戒行。若菩萨能住此地不久戒行六波罗蜜。成就无上菩提。复次修行菩萨。复有十种退道迷路。应当远离每自察心。何者为十。所谓一者不敬师僧和尚及善知识。是其迷路。二者怖畏世苦。是其迷路。(原标题:初地菩萨十无尽愿) 三摩地

2018-07-21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问何故此八说名世法。答世间有情所随顺故名为世法。世间有情若遇利等四法其心则高。若遭无利等四法其心则下。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欢。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慼。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染故生喜。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憎故生忧。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爱。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恚。故此八种名为世法。如来于此心不 三摩地

2018-07-21

问曰:何故此八说名世法。答曰:世间有情所随顺故名为世法。世间有情若遇利等四法其心则高。若遭无利等四法其心则下。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欢。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慼。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染故生喜。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憎故生忧。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爱。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恚。故此八种名为世法。如来于此心不随顺故。说不为世法所染。问曰:声闻独觉爱恚断故亦不随顺如是 三摩地

2018-07-21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问何故此八说名世法。答世间有情所随顺故名为世法。世间有情若遇利等四法其心则高。若遭无利等四法其心则下。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欢。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戚。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染故生喜。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憎故生忧。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则生爱。若遭无利等四法心则生恚。故此八种名为世法。如 三摩地

2018-07-21

而于此「色」生起增长,名之为「生」,而于此持受,名之为「住」,而与此有损减变异,而称之为「异」,乃至坏散,而称之为「灭」;所以总一切四大种色为义,故当说「显四大种法」的「自性」常住,所以大乘法于中所说「显大种性」的「自性」,减而约就此中土所称,即是「大种性自性」,如何可以谓小乘法,于小乘缘起诸甚深义理中,无有隐覆说此性?乃至成一切世间相貌,成所有心 三摩地

2018-07-21

世法宝是指四谛缘生、六度诠旨。四谛是指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谛即真实的义理。真理谓之“谛”。所以苦、苦集、苦灭、苦灭道,为佛陀所说的四种真实之道理,谓之“四谛”。这是佛子们都知道的佛法,不必解释。缘生是指十二因缘以及因缘生、因缘灭。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三摩地

2018-07-20

心不净施就只能得到世法中的福德,不得修行上的功德。功德是自受用,福德则是后世的依报。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2〈11自他庄严品〉中说: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CBETA,T24,no.1488,p.1044,b29-c3)。分别解释如下:布施之时不是为了增长生死善果而行施的。譬如布施时心中想着:我现在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27条/7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