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另外又有四种功德,一、「大护者」,谓:皈依三宝乃能于未来获得自、他:生于圣处亦即生在佛法中国、善得人身即具丈夫性、诸根具足无缺无损、离诸业障而远离五无间业、胜处净信而于圣教信解等五种内自,以及诸佛出世而能值遇佛世、诸佛菩萨宣说教授教诫、法教久住而有可学、于有修有证而能随顺转依得法住随转、他所哀愍护持而能资具不缺等五种外他。二、对信受邪解,如断常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看到有许多的宗教团体,他们会作种种的手线,或者是挂饰品,叫信徒去购买,而且跟信徒说:你买了这个东西,这是由某某上师加持的,这是由什么样的人所诵念多少经典的;你挂在身上,种种的业障都能够消除,然后你都能够诸事吉利。或者是说,像有些人要求事业的,有些人要求爱情,有些人要求家庭和遂等等,他们就应著众生的因缘,做了各种的挂饰品,让众生去请回家,说这样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题是这一个人,他从其他方面的观察,他还喝酒、他还吃肉,他连欲界的层次都没办法脱离,他怎么可能能够有证得超越欲界财色名食睡的初禅,而依初禅真正的禅定而修得神通呢?即使他是真的有通,他也必定是鬼神相应之通,他不是真正的为了要帮助众生而来跟您说:我怎么样帮你解除这些困厄,帮你消除业障。佛不可能有这样子的一个行为的发生。因为很简单,佛不需要为了名闻利养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尔时世尊说此法门已,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人得闻此一切法自性清净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一经于耳,是人所有烦恼障、业障、法障,极重诸罪皆自消灭,乃至菩提,不生恶道。若复有人能日日中,受持、读诵、思惟、修习,即于现身得一切法平等性金刚三昧;余十六生,当于一切法门而得自在游戏快乐;乃至当获诸佛如来金刚之身。”尔时如来即说咒曰:唅(há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中作因有八:一、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贪求利养等故;二、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三、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退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至不退故;五、为令众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离三毒故;六、为令众生修正止观,对治凡小过失心故;七、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八、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因缘获大衰损触大业障。由是缘故我说若有于一切相起无相见。于非义中宣说为义。是起广大业障方便。由彼陷坠无量众生。令其获得大业障故。善男子。若诸有情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熟相续无多胜解。未集福德智慧资粮。性非质直非质直类。虽有力能思择废立。而常安住自见取中。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不能如实解我甚深密意言说。亦于此法不生信解。于是法中起非法想。于是义中起非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除众生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贪欲嗔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妒悭吝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大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及以无见。频申喜睡欠呿不乐。贪嗜饮食其心[梦-夕+登]瞢。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喜多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礼佛拜佛念佛,这都是福德,回向功德给自己某某某的冤亲债主,令得解冤释结,也是自己应该作的,这些都是福德功德,平常佛前忏悔业障,如理诵拜大悲忏,乃至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也都是福德功德,自己于华严经典上的「十行」「十无尽」「十回向」乃至「十地」诸品,耐心读完一遍,乃至其中一品「十行品」至少读一遍,了解菩萨志行的可贵,这样自己心甘情愿地到佛前发起自己的读后 | admin 2018-07-21 |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admin 2018-07-21 |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受正藏师兄附嘱,勉力为文,希望能够利益大众佛法一分!一二三在开悟前将导师的七本公案几乎都翻阅过,虽明白哪些作略,可从来不认为这样叫做开悟,因自知只有真正开悟者可以坦然说自己开悟而无过,想自己不过于书籍文字纸张上熏习导师法义,往世喜爱读书的种子现行,以思辩分析而断其一二,以是如此,何须张扬,以为开悟!真正开悟,一念相应,才能肯定无疑,才能发起受用!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是故当知:是如来方便,非是业障。善男子!有沙门、婆罗门持戒,如我受他请已,而知请主荒迷,不能供给,或不肯住;以是缘故,如来已所许处,现必就请,及欲示现业报缘故。善男子!当知如来常法:虽受他请,不得供给,不令请主堕于恶道。善男子!若彼五百比丘共如来夏安居食马麦者,有四百比丘多见净故,生贪欲心。彼诸比丘若食细食,增益欲心;若食粗食,心则不为贪欲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还有更有穷于毕生的精力用功修行而没有任何的进展,所以对自己生起了小根劣器的想法,而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的境界,那更是不敢奢望了;那也只能私下自怨自艾的,自己慧根浅狭,自己福德不足,自己业障深重啊!所以,对于如何求进佛道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这样子的缘故,使得今日我们三乘菩提概说的电视弘法因缘得以成熟。我们为了帮助广大佛法的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问题是这一个人,他从其他方面的观察,他还喝酒、他还吃肉,他连欲界的层次都没办法脱离,他怎么可能能够有证得超越欲界财色名食睡的初禅,而依初禅真正的禅定而修得神通呢?即使他是真的有通,他也必定是鬼神相应之通,他不是真正的为了要帮助众生而来跟您说:我怎么样帮你解除这些困厄,帮你消除业障。佛不可能有这样子的一个行为的发生。因为很简单,佛不需要为了名闻利养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之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正知见,无法了知三乘菩提之异同;对于三乘菩提之共道与不共道懵无所知,因此导致久修佛法而不能突破、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可谓彼彼皆是;更有穷尽毕生精力用功修行,而毫无进展,于己遂生小根劣器想,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境界更是不敢奢望;只能私下怨叹自己慧根浅狭、福德未具、业障深重;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因为知道想求往生之前,须把业障随缘、随分、随力消掉一些,所以此时会真心忏悔发愿,迥向往生极乐。每天心里默念佛号,会听自己心里念佛号的声音,即是心念心听。持名念佛有个妙处,即以佛号消除妄想、消灭烦恼,灭除过去生无量无数的罪业。因佛号不断,所以想佛的念不会断,因此在第八识里不断地种下净业的种子。还有个好处,是持念无量寿佛的名号,十方一切诸佛都会护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要观想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先要有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能做这种观想的人,不会遇到各种的灾祸,一切的业障全部除尽,并且除掉无数劫生死的罪。像这样的大菩萨,只要听到祂的名称,就获得无量的福报,何况是这样很详细的去观想分明。欲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话,要先观想顶上的肉髻,然后想祂的天冠,其余诸相再次第一种一种加以观想,这个是第十观。第十一节观想念佛:观大势至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行者若非上根之人,务请早晚各以十至二十分钟练习“无相忆念拜佛”,一则消除业障,二则锻炼工夫。早晚各用十至二十分钟修习无相忆念拜佛,对于现代人而言,可谓费时不多,轻而易办。念佛一声,尚且罪灭河沙,何况拜佛时一心不乱、定心忆佛、灭罪难量。此种无相忆念拜佛法门是一种强而有力的习定方法。此种工夫由动中得,是故将来修成无相念佛时,身心能于声色中来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自己其实是烦恼而生起了有所得心,乃至是妄想执著而生起了取相分别,甚至有的是鬼神或者业障、冤亲债主变化的相貌;这些情形的发生来示现假似瑞相,因此让众生以为是瑞相。可是众生遇到这种情形,有瑞相的时候,就应该要特别小心,应该要以智慧来作抉择;而不要执著说自己见到瑞相多么不得了,因为这样的执著而成为障碍自己道业进步的因缘。所以,不管是念佛人在念佛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自己其实是烦恼而生起了有所得心,乃至是妄想执着而生起了取相分别,甚至有的是鬼神或者业障、冤亲债主变化的相貌;这些情形的发生来示现假似瑞相,因此让众生以为是瑞相。可是众生遇到这种情形,有瑞相的时候,就应该要特别小心,应该要以智慧来作抉择;而不要执着说自己见到瑞相多么不得了,因为这样的执着而成为障碍自己道业进步的因缘。所以,不管是念佛人在念佛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0 |